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2011年行测模考试卷解析1.A.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表达”指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可见是人的行为,应该跟人来搭配,所以排除B、D项;“山月” 是一具象,因此,在此应该用贯串,更为形象直观。所以选择A选项。2.A.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音乐”有节奏,有旋律,是“流动”的,与之相对应,“建筑”要体现平衡、和谐、对称,是“凝固”的,故首先排除B、C选项;“建筑表达思想”其实是说建筑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设计者或是建造者的想法,这不存在“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第二空应该填“自觉”。所以选择A选项。3.C.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对于“定金”,依照“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至于“订金”,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视为“预付款”,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应无条件退款,消费者违约时可以要求经营者退款。很显然,句用“定金”。“合适”和“适合”都有“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的意思,但“合适”是形容词,“适合”是动词。句用动词“适合”。“大致”和“大概”都是副词,表示推测估计,用于对情况和数量的推测,但“大概”多偏重于猜测,而不是肯定;“大致”多偏重于肯定,而不是推测。句用“大致”合适。所以选择C选项。4.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白处,和前面的修饰语“封锁”相并列的只能是“孤立”而不能是“个体”;第二个空白处“谅解”指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体谅”指为别人着想而给予宽恕或同情,这里用“体谅”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5.D.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生疏:不熟悉、不熟练、疏远关系不亲密,多指对人、环境、语言等不熟悉;生僻:不常见到的,不熟悉的,固定搭配为生僻词汇。所以在这里“公务航空”作为一个词语与生僻搭配比较合适,因此可以排除A、C两项。管制:监督管理;监管:监视、监督、管理。从词语搭配的角度来看,“严格”作为副词用来形容监管更为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6.A.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经天纬地:比喻人的才智极大;地大物博:指国家领土辽阔,资源丰富。从词语搭配角度来看,“博大精深”搭配“传统文化”更为合适。所以选择A选项。7.D.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畅所欲言:能够痛快的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固执己见:坚持按照个人成形的偏见解释或办事;众口一词:形容大家说话完全相同;言人人殊:每人说的话都不一样,指各有自己的见解。“始终没有一个定论”说明意见不统一,所以从词义角度来看,“言人人殊”最符合题意。所以选择D选项。8.C.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回天无力: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日落西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D项与题意相悖,可以排除。由“业绩从上市初期的每股收益1.2元,逐渐跌至现在的每股收益0.02元。”说明股价在下降,那么A和B项语义较重。所以选择C选项。9.C.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难解难分: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势均力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威廉姆斯姐妹20次交手中每人各赢10次,所以“平分秋色”一词不仅意思符合,而且相对于其他三个词更加形象。所以选择C选项。10.C.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年轻气盛:指年轻人处世不深容易做事不计后果;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春秋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年轻气盛”略带贬义色彩,与题意不符。“春秋鼎盛”与后面的“身强体壮”一词对应,与B和D项相比更为合适。所以选择C选项。11.D.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言论;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醒世名言:指能够给世人以启示的名言。崇论宏议: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A项词义与句义不符;B项带有贬义色彩,也与题干的感情色彩不符;C项词义过重。所以选择D选项。12.D.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或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如火如荼”意为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马不停蹄”指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所以选择D选项。13.B.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因势利导”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左右逢源”指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见风使舵”指看风向转发动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以上四个成语各有本义和引申义,现代我们更多的用到他们的引申义,但从文段提供的语境上下看,这里显然用到了“随波逐流”这个成语的本义。“筋疲力尽”指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力不从心”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计穷力竭”指计谋、力量都用尽了;“殚精竭力”指尽心竭力。这四个成语中,只有“筋疲力尽”可以表示身体的疲劳,符合原文语境。所以选择B选项。14.D.解析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第一个空白处,前面已经出现了“挑战”一词,后文应该回避,因此排除“挑战”用“困难”合适;第二个空白处,“意料之外”和“意想不到”都有“意外”的意思,但“意料之外”通常用于“在意料之外”或“出乎意料之外”,“意想不到”常做宾语和定语,用在这里是合适的。所以选择D选项。15.D.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第一个空白处,“祈求”指恳切的希望和请求,一般指希望得到恩赐、福祉等;“乞求”也指请求、希望,但有哀求的意思。这里选择“祈求”更合适。排除B、C两项。“俯拾皆是”和“不胜枚举”都含有“数量很多”的意思,但“俯拾皆是”更强调“多而易得”,句中并没有表示像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易得”的意思,因此用“不胜枚举”更准确。所以选择D选项。16.C.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第一个空白处,“实力”指实际的力量,“势力”指威势,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这里用“实力”合适,排除B、D项;“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多用于工作学习方面;“掉以轻心”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满不在乎的态度。这里用“掉以轻心”更好。所以选择C选项。17.A.解析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云泥之别”是指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但文段中只想表达知识菁英和买菜卖菜的湾仔小市民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地位高下的意思,因此,用“互不相干”合适。第二个空白处强调商人的“小圈圈”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不沟通,用“鸿沟”合适,“误解”指错误的理解,商人主宰社会政策,显然不能对社会有深深地误解。所以选择A选项。18.C.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被视为”后应该接名词,故首先排除B、D项;“穷山恶水”指条件恶劣的地方,含贬义,放在这里不合原文感情基调,故排除A项。所以选择C选项。19.A.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言听计从”指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原文中并没有“信不信任”的问题,故排除B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不符合原文呈现的语境,排除D项;“藐视”指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从而对它加以轻视,加以嘲笑。消极的感情色彩太重,排除。所以选择A选项。20.B.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行为” 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举措”指举动、行为;“做法”指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措施”指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可见,“行为 ”、“做法”和“措施”都是针对具体事物或是情况,与文意不符。所以选择B选项。21.D.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A项断章取义,排除;B项说法太过表面,排除;C项错解了文意,原文是讲学生应该怎么学习绘画,而不是老师怎么教绘画,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22.B.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文段在论述乙酰胆碱,而且显然还未完成,因此接下来不可能立即介绍增强记忆力的其他方法,排除A;根据文段中“许多食物都含有胆碱,而且胆碱还以卵磷脂的形式混合在许多食物当中”,后又论述了乙酰胆碱的产生可以推导出,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论述的是B项,同时这也是读者最想知道的问题。所以选择B选项。23.B.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A项概括片面,排除;C项错解了文意,排除;D项断章取义,排除。所以选择B选项。24.B.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应该对文段的结构进行把握,这是一个总分式的结构,首句点明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接着就应该分述这样说的理由。显然是衔接的;和列举了狗在听觉和嗅觉上超出人类的本能,也应该是前后衔接的,且以“它”开头,显然应该在之后;和衔接,解释人类利用狗的作用,且所提到的“这种天赋”应该是指上文所提到的狗的本能,应该在之后。所以选择B选项。25.A.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是分-分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即消费和投资来阐述推进城镇化的意义。因此,能够全面概述文段主旨的即A项。其他选项都片面。所以选择A选项。26.A.解析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需要紧扣作者表达的态度来做出选择。从文意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表达出反对城市化的态度,排除B项;作者对于城市化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但是并无忧虑之情,排除C、D项。所以选择A选项。27.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布达拉宫是西藏完整最宏伟的古建筑”,当把近现代的建筑也算在内的话,它可能就不是最完整最宏伟的了,故排除A选项;布达拉宫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但是历代藏王是否都在那里成婚,无法从原文推知,故排除B项;布达拉宫现存早期建筑法王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但并不表示布达拉宫仅仅由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组成。故排除C项。所以选择D选项。28.C.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讲软件盗版率上升,A项错误,排除;B项说法从原文中看不出来,排除;D项说法同样从原文中推不出,排除。所以选择C选项。29.B.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中的“完全”一词太过绝对,根据“戒烟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咨询、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单用任何一种,效果都不好”可知其说法错误;针灸戒烟相对于其他戒烟方法有其优势,但并非一旦采用即可成功,C项错误;戒烟失败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原因也并非无法消除对尼古丁的依赖性,D项排除。所以选择B选项。30.C.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D三项都可以通过文段得出,但是文段中只是说 “绿色植物是装点办公室的主要材料”,但是否是最佳的选择则未作说明。所以选择C选项。31.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由文段可知,转基因作物有两大特征,一是带有能够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二是这种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是由其他外来基因移植的。结合选项,只有D项理解全面,A项“因环境影响”没有提到,B、C项都嫌片面。所以选择D选项。32.D.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属于偷换概念,文段中提到“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是以燕借喻良马,并不是“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B项的“二句”是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C项铜奔足下一鸟,“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而不是奔马速度快于飞燕;D项符合文意,是正确的。所以选择D选项。33.A.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由首句可知,对于温室效应的定义并没有强调温室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因此B、C项错误;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不是“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D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34.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主要在讲锌,A、C项讲“人”和“老年人”都属于偷换概括,排除;B项推理过度,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35.D.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通过讲“染发”这种时尚的来龙去脉,是想告诉人们风靡世界的时尚背后有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所以选择D选项。36.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项提到媒体的作用,而文中并没有提到媒体在这件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所以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B项属于推论过度;D项属于偏离题意。所以选择C选项。37.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统观全文,主要讲文艺理论的创新。A项讲“民族理论”,偷换概念,排除;C项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与时俱进”是当代文艺理论在发展中应该出呈现的特点,但不是它的理论基础,故排除D项。所以选择B选项。38.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B、项中“商业机密”、“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外延过大,没有扣题,一律排除。所以选择C选项。39.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项是文段的表面含义,排除;B项的内容不完整,世博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提供展示的机会,也在于其探讨的内容是有深远影响的,排除B项;D项属于无关话题。所以选择C选项。40.C.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项不属于通过文段推断出来的作者意图,排除;B项的说法很表面,排除;D项中的“更加坚强”可以包括在C项的“精神力量“当中,因此,C项的说法更加全面。所以选择C选项。41.A.解析 本题属于多级数列。括号在中间,需要先猜后验。原数列:-8,-6,-10,-2,( ),14两两做差: 2,-4,8,(-16),(32) 等比数列所以选择A选项。42.C.解析 本题属于多级数列。原数列:1,0,4,5,11,( 14 )两两做和:1,4,9,16,(25) 平方数列所以选择C选项。43.D.解析 本题属于分数数列。原数列中分数的分子部分都是1,所以将1转化为,则原数列分子都是1,分母数列无明显特征,采用做差的方法试探。分母第一次做差得到2,3,5,9,第二次做差得到1,2,4,(8),所以分母是一个三级等比数列。所以选择D选项。44.B.解析 本题属于递推数列。研究“44,68,56”三个数字的递推联系,易知(44+68)/2=56,验证可知全部成立。所以选择B选项。45.C.解析 本题属于幂次数列,对数字敏感性要求较高。原数列可化为14+1,33+2,52+3,71+4,(90+5)。所以选择C选项。46.D.解析 本题属于行程问题。设某人的速度为,城铁的速度为,车站开出的城铁间隔时间为T分钟。由已知则有4(+)=T,12(-)=T,所以得24=4T,所以T=6,所以选择D选项。47.C.解析 本题属于排列组合问题。如果按象限进行命名的话,第一象限的地有5种可能,那么第二象限的地就只能有4种可能,第三象限分两种情况:它的种子与第一象限相同,这时第四象限就有4种可能;它的种子与第一象限不同,那么第三象限就有3种可能,这时第四象限也有3种可能。综上,总的方案数为54(433)=260。所以选择C选项。48.A.解析 本题属于工程问题。设原定速度为1,总工程为2,那么原定计划所需时间为2,现在前一半工程的速度为,所花时间为 ,那么后一半路程所剩的时间为 ,故后一半行程的速度为,与原定速度之比为11:9。所以选择A选项。49.B.解析 本题属于浓度问题。分析每一次操作过程:在该过程中,溶质损失,即每次操作后溶液总质量不变,溶质变为原来的,所以第3次操作后溶质变为,所以选择B选项。50.D.解析 基本应用题。由题意可知55为书总页数的5%,因此该书的总页数为1100。所以选择D选项。51.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由、为等比数列可得:,解得2=d,故。所以选择C选项。52.C.解析 本题属于几何问题。将一条钢管锯为6段需要锯5次,共需10分钟,即每锯一次需2分钟。因此,锯为30段需要锯29次,需要292=58分钟。所以选择C选项。53.A.解析 本题可采用方程法。设乙餐馆冻了x瓶,则甲餐馆冻了x+24瓶,丙餐馆冻了2x+34瓶,所以有x+x+24+2x+34=210,解得x=38,所以选择A选项。注:本题不难,心算也可得出答案:即为甲乙之和,而即为数量最少的乙餐馆的冰啤酒数量。54.A.解析 本题属于推理运算类。设A、B两阅览室的藏书量分别为x和y,由题意可得25x=40y,即=,即x=,两者之差为。且x能被40整除,y能被25整除。由于10000 y 100000且10000 100000,因此10000 y 62500,由于y能被25整除,y最大取62475,这时两者的差值为37485。所以选择A选项。55.C.解析 本题属于年龄问题。设甲的年龄为x,由第二个条件,(x6)14为整数,将选项中的数直接代入可快速选出答案为C。所以选择C选项。56. B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每个图形都含有3段弧。所以选择B选项。57.D.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考察直线数量,题干图形中直线的数量依次是8、7、6、5、4、(3)。所以选择D选项。58.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图形3,4都含有1条纵对称轴,图形2,5都含有1条横对称轴,图形1同时含有1条纵对称轴和横对称轴,所以图形6也应同时含有1条横对称轴和纵对称轴。所以选择B选项。59.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题干5个图形都含有直线,选项中A、C、D都只含有曲线。所以选择B选项。60.A.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三角形都相同,不考虑,第1行三角形内部直线的数量为4,第2行三角形内部直线的数量为3,第3行三角形内部直线的数量为2。所以选择A选项。61. A.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前2行图形的规律为:黑黑=圆圈,圆圈白=白,白白=黑,黑白=白。所以选择A选项。62.D.解析 本题属于位置类。每行第一个图形中各方块向下移动一格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依法得到第三个图形。所以选择D选项。63.C.解析 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观察“笑脸”的方向。要想折成左边给定的图形,必须至少有一对“笑脸”是相对的,所以排除D。A项折成正方体后,与左边给定的图形对照,右侧面上的“笑脸”方向不正确,可排除。B项折成正方体后,与左边给定的图形对照,正面、顶面上的“笑脸”方向不正确,可排除。C项上半部分三个面很明显可以折成左边给定的图形,所以选择C选项。64. A.解析 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考察了考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能力,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观察条纹的方向及它们的相邻关系。有条纹的两个面是相邻的,所以C项可排除。折成立方体后,条纹的方向相同,排除D。B项很明显条纹的方向不正确,可排除。所以选择A选项。65.D.解析 本题属于机械制图类。每组第1个图形为45视图,第2个图形为主视图,第3个图形为俯视图。所以选择D选项。66.B.解析 解题的关键点在于(1)实施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报复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符合的只有B,所以选择B选项。67.D.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活动意图诚实,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选项A、B、C侵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选项D属于对公司机密的保密,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以选择D选项。68.A.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合同义务,造成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A项属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B、C、D项均无先合同,所以也不存在缔约过失责任。所以选择A选项。69.A.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所获收益”。B选项属天然孳息;C选项腹中胎儿既不属于天然孳息也不属于法定孳息;D选项不是通过法律关系所获收益。只有A选项租金是通过法律关系所获收益。所以选择A选项。70.D.解析 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倒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影响,使得先前学习的内容出现记忆错误或者被遗忘”。D选项中是后学习的内容受到之前学习内容的影响,不能用倒摄抑制来解释。所以选择D选项。71.B.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耗能尽力减少,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选项A符合耗能尽力减少,减少大气污染;选项C符合耗能尽力减少;选项D符合减缓生态恶化,减少CO2污染;只有选项B,多食用有机蔬菜属提倡健康生活,与低碳不直接相关。所以选择B选项。72.D.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传统能源之外的能源形势”。D选项天然气是传统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所以选择D选项。73.D.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1)介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2)具有合法资格(3)为经营和消费提供服务”。A、C选项中都是经营者,而B选项中的机构不具有合法资格,D符合所有关键点,所以选择D选项。74.D.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选项A说的是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救赵国采用的是围攻魏国新都大梁,逼魏国回救都城,进而解救赵国,属于逆向思维;选项B司马光砸缸通过把水放走来救小朋友,与常规的救人离水相反,属逆向思维;选项C曹冲称象也是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相反思维方式,不直接称大象,而是称与大象在相同的船上吃水深度相同的石块的重量。选项D虽然思维方式不同,但不属于反向思考。所以选择D选项。75.A.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呈现呆滞”。B选项不符合“社会变迁中”,属于文化的融合;C选项也不符合“社会变迁中”,属于地域的文化差异;D选项是部分城市青年和农村多数青年在婚礼形式上的差异,且“部分城市青年的婚礼”和“多数农村青年的婚礼”不属于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A选项,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属于文化集丛的一部分,由于改革开放造成的饮食文化产生差异,西部处于呆滞状态,符合定义。所以选择A选项。76.B.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思考和思索互为近义词,夸奖和赞扬互为近义词。所以选择B选项。77.C.解析 本题属于组成关系。纸张组成书籍,而书籍要经过装帧才能成册。布料制成服装,服装经过熨烫才能平整。所以选择C选项。78.A.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题干中,田野里种植着大豆,从大豆的种子是豆粒。依照这一关系,水塘里养殖着鲤鱼,鲤鱼产出鱼籽,其他三项均没有此关系,所以选择A选项。79.D.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考查测量工具对于单位。秤是测量重量的工具,而光年是长度单位。由此知道应当选择重量的单位和测量长度的工具,所以选择D选项。80.A.解析 本题属于动宾关系。前后两词构成动宾短语。纠正的对象是错误,澄清的对象是事实,所以选择A选项。81.B.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既然心脏健康不等同于身体健康,那么饮用常规量的咖啡对心脏无害就不等于对健康无碍题干的论证就难以成立。所以选择B选项。82.C.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郑兵的决定忽略了:一个学生总人数少的学校,如果老师人数也相应的少,则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不一定低。C项恰当地指明了这一点。所以选择C选项。83.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题干的论证基于一个隐含的假没:避免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就能确保文稿的语言质量。A项如果为真,说明这一假设不成立,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所以选择A选项。84.D.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事实上,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右撇子。因此,不能根据大多数家务事故都出自右撇子,就否定左撇子比右撇子容易出操作事故。D项恰当地指出了题干的这一漏洞。所以选择D选项。85.C.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题干的结论断定:S研究所遵守承诺,是和平基金会的资助不再会有利于武器研究的充分条件。C项陈述了这一条件关系不能成立的理由,因此最为恰当地概括了这一结论的漏洞。其余各项均不足以说明这一条件关系不成立。例如即使事实上S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诺。题干所断定的条件关系仍然可以成立。因此,A项不恰当。所以选择C选项。86.A.解析 本题属于削弱论证型。B、C和D项如果为真,都有助于说明,原先港湾杂志的一些常年广告客户转向其他刊物,是出于对广告经济效益的考虑而非道德方面的考虑。因此,都能削弱题干的论证。C项如果为真,有助于说明,广告商拒绝续签合同,不是因为炼狱刊登暴力与色情内容,而是因为在炼狱上登广告不再像港湾那样有利于推销家居商品。A项不能削弱题干。所以选择A选项。87.A.解析 本题属于支持论证型。为什么白酒和红酒都取葡萄做原料,而那种化学物质又普遍存在于葡萄中,但只有红酒含有那种物质,而白酒却不含有呢?一个合理的结论是:这种物质只存在于葡萄的表皮中。这正是 A 项所断定的。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中推出。所以选择A选项。88.D.解析 本题属于支持论证型。题干的结论是喜欢甜味不再是一种有益的习性,其根据是有甜味的精制食糖不是健康食品。要使题干的论证成立,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即喜欢甜味的人,在含食糖的食品和有甜味的自然食品(例如成熟的水果)之间,更可能选择前者。否则,只要有甜味的自然食品(例如成熟的水果)仍然是人可供选择并更喜欢的食品,就没有理由认为喜欢甜味这种习性不再对人有益。D项正是断定了这一点。因此,如果D项为真,能有力地加强题干的论证。其余各项均不能加强题干,其中C项削弱了题干。所以选择D选项。89.B. 解析小王和律师不同岁,律师比小李年龄小,可知律师是小张。所以选择B选项。90.A.解析 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型。题干断定了以下几个条件关系:(1)只有发展传统工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2)只有杜绝工业污染,才能保护生态环境;(3)如果发展传统工业,则导致工业污染。因此:如果发展传统工业,由(3),必然导致工业污染;又由(2),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不发展传统工业,由(1),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又,或者发展传统工业,或者不发展传统工业,对于威尼斯来说,二者必居其一。可以推出结论:威尼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发展的停滞或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正是A项所断定的。其余各项均不从题干推出。所以选择A选项。91.D.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根据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话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所以2007年生产总值为10488(1+9%)=9600,由于2007年增长率为9%+6%=15%,所以2006年生产总值一定小于9000,只有D项符合。所以选择D选项。92.B.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根据材料第一段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029元。”所以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约为1048810863029人,稍加计算知,结果的前2位数字是16,只有B符合。所以选择B选项。93.A.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根据材料第二段第一句话知,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企业所得税497.5亿元,增长60.8%,所以2007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1%,与A项最接近。所以选择A选项。94.B.解析 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根据第一段第一句话,“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所以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9%+6%=15%。:根据第二段第一句话,“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1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回落10.5个百分点”,所以2007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为20.2%10.5%=30.7%15%。:根据材料第二段第二句话,“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1956亿元,增长18.6%,增幅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所以2007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增速为18.6%+8.6%=27.2%15%。:根据第四段第一句话,“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2.3%,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所以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增速为12.3%+2.1%=14.4%15%。:根据第五段第一句话,“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9.5%,涨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所以2007年房屋销售价格增速为9.5%+1.9%=11.4%15%。增速大于15%的只有、两项,所以选择B选项。95.D.解析 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A选项:根据材料第一段知,2008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亿元,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821048870%,A项正确。B选项:根据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08年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控目标为1.82%0.48%=2.3%,B项正确。C选项:根据材料第三段知,2008年北京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是明显上涨。但由于材料所给数据不全,无法判断食品价格上涨是否最大,所以C项无法判断。D选项:由上题、两项的解析知,2007年北京市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为27.2%,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为30.7%,支出增幅小于收入增幅,D项错误。所以选择D选项。96.C.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由所给资料知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只需求出2008年比重即可。2008年比重为7350.4313698.15=53%,所以2007年比重为53%-2.1%,结果在50%到53%之间,只有C项符合。所以选择C选项。97.A.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题,可适当放缩进行比较。材料第一段交代“2008年,上海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而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2008年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速为(13698.15-12188.85)12188.85150012188.8510%9.7%,所以2008年上海价格指数较2007年肯定有所增加。所以选择A选项。98.D.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根据第二段文字知,“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431.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根据图形资料知,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2188.85。所以2007年上海市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1+8.1%)=55%。所以选择D选项。99.A.解析 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A选项:由第一题结果知,2007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所以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188.8551.6%6289.4亿元,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就为7350.436289.41=16.87%,是三个产业中最高的,A项正确。B选项: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速为9.7%,则到2011年其生产总值约为13698.151.0973137001.131.8万亿元2.0万亿元,B项错误。C选项:从上题结果可以推知,2007年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4%=43.6%45.7%,C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100.D.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题。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就是利用图中每年实现的生产总值直接计算,很容易判断出20022008年每年增长速度均超过10%,所以选择D选项。101.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和分析能力。由合计的数据可以发现,第一栏的从业人数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总和,并没有包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因此无法算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目。所以选择D选项。102.D.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2008年该市私营企业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4.71162.38100%=70%,只有D项符合。所以选择D选项。103.B.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近似计算法。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3.15+21.92)230.455230=20%,只有B项符合。所以选择B选项。104.A.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题。直接计算比较繁琐,注意到港澳台投资从业人员11.33万人近似于外商投资从业人员22.36万人的1/2,而外商投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7%,所以港澳台投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应近似于4.7%2即2.35%,3.9%-2.35%=1.55%,与A项最接近。所以选择A选项。105.C.解析 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A选项:所给数据中没有涉及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情况,所以根据所给数据无法判断此项正误,尽管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大,故A项无法判断。 B选项:从表中数据可以算出2008年该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441.06+33.69=474.45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230.4万人,不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B项正确。C选项: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中外资企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大于10%,C项错误。D选项:虽然不知道外资企业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情况,但可以发现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少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所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必定低于50%,D项正确。所以选择C选项。106.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通过图1可以明显看出除了失业保险基本没有变化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都在逐年增加,所以一定是2007年参保人数最多。所以选择D选项。107.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比较图1中每年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柱形图的差距知,2007年二者差距最小。所以选择D选项。108.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根据前面的解析,可以知道我国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在逐年增加。所以先看2003年参保人数:基本养老保险超过1.5亿人;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均超过1亿人;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合计也超过0.5亿人。所以2003年我国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人。所以选择C选项。109.A.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题,可采用直除法进行比较。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4016/4885、5401/6975、6477/8645、7888/10812,只有2003年比重是80%多,其他三年都是70%多,因此2003年比重最大。所以选择A选项。110.D.解析 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A、B选项:通过图1可以较为直观的判断正误,A、B正确。C选项:如上题解析中所示,20032007年中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比重的确在逐年降低,由于这个选项计算很繁琐,所以在解答此题时可以暂时不考虑,C项正确。D选项:2004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同比增长速度为(5780-4885)4885=895488520%,D项错误。所以选择D选项。111.B.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材料第一段就交待了“2008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287家;年末就业人员5.41万人”,所以2008年该省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法人单位平均规模为:5.4110000228723.7人。所以选择B选项。112.C.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注意本题求的是户均收入而不是是人均收入。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175户,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1020万元”,所以2008年该省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户均年营业收入为:1020175=5万元。所以选择C选项。113.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知“2008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176.99亿元”,要注意这只是主营业务收入,不是全部营业收入,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所以选择D选项。114.B.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题,计算时可采用直除法。从材料最后一段可以得知“商品房销售面积727.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46.47亿元”,所以2008年该省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46.47104727.37元/平方米,结果的前两位数字为20,所以选择B选项。115.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据查找的能力。要想求出2008年该省物业管理企业法人平均在管房屋建筑面积,需要知道2008年该省物业管理企业法人数目以及物业管理在管房屋建筑总面积。最后一段可以知道“物业管理在管房屋建筑总面积为3210.46万平方米”,从图表中无法求出物业管理企业法人数目,但第一段材料开始就交代了“其中物业管理企业372家”,所以2008年该省物业管理企业法人平均在管房屋建筑面积为:3210.46372=8万平方米。所以选择A选项。116.A.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释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选择A选项。117.D.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关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体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为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选择D选项。118.A.解析 本题考查政策理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选择A选项。119.C.解析 本题考查政策理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选择C选项。120.D.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题中A选项政府转移支付不应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B选项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C选项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D选项净出口额是GDP的组成部分,除此以外还包括消费、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所以选择D选项。121.A.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若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则货币总供给量不变,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货币需求增加,由于货币总供给不变,所以货币投机需求只能减小,这只能由利率上升来实现。所以选择A选项。122.A.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挤出效应是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这就意味着利率一旦提高,那些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可能减少开支(投资),从而发生所谓挤出效应。所以选择A选项。123.C.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史。1954年召开日内瓦国际会议,会议第一阶段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第二阶段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威望,而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的进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选择C选项。124.A.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人们把地面辐射叫做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由此可见,低层大气增温的原因并不是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也不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而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结果。所以选择A选项。125.C.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选项,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B选项,七十岁成为“古稀”,语出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选项,耄耋是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D选项,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所以选择C选项。126.A.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旅游项目单包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标准砖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采购合同
- 2025版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保密协议书汇编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居间合同协议书(新型城镇化)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标标前合作合同
- 2025年金融产品代理推广合同
- 2025版机器人设计制作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提前终止合作协议书
- 2025版顺丰快递快递服务质量考核合同
- 2025版电信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参考模板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202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业余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 社情民意写作基本知识要点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