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教案 涪陵第20中学校 秦爱华一、 教学目的:1、 理解议论文写作中“有理有据”的含义。2、 学会提出正确、新颖、有针对性的论点。3、 如何选择最有效的论据。二、教学重点 1、能提出正确、新颖、有针对性的论点。 2、学习选取可靠、典型、新鲜、有说服力的论据。三、教学难点 选择新颖论点、采用新鲜论据。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组讨论、课堂练习五、教学时数两课时六、教学内容以及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议论文的写作主要是针对某种社会、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议论文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道理服人,使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思想。要达到这个写作目的,最重要的就是使你的议论要做到“有理有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二、 有理所谓“有理”,是说文章有论点而且论点要符合客观规律和人们的是非观念,和某种生活现象形成严密的必然逻辑联系。议论文的论点通常有三种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第二要求是有针对性;第三要求是要有新意。1、 论点正确。 论点正确,就是指论点能准确而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这是写议论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要做到论点正确,一方面取决于作者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挖掘,“入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另一方面,在于写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例一、清代作家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 它的主旨是以蚕食桑吐丝、蜂采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为喻,指出人应善于读书。据此材料作文,可确立这样的论点:要善于吸取有益的营养,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例二、小明利用阳台一角,栽上一葡萄树。今日施肥,明日浇水,到了夏天竟结出了几串小葡萄。他高兴得不待葡萄果也成熟,就摘下了几颗,定要同学们尝尝。大家觉得其味苦涩,他却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甜蜜。同学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句很富有哲理性的话:“苦涩”和甜蜜是生活中的一对孪生的姐妹。” 根据这则材料,可以确立这样的论点:生活苦中有甜,甜从苦中来;生活是由劳动和享受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苦涩”和“甜蜜”同在;“苦”尽“甘”来;“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等。 然而人们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由于看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都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们的是非观念,都是正确有理的。面对同样正确的几个观点,怎么办呢?那就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观点来写。2、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就是指立论要有的放矢,不空发议论,力求现实感、时代感,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挪威人捕沙丁鱼回港时,大量的鱼死亡,只有一艘船例外。原来这禾艘船的船长在鱼槽里放了一条鲶鱼。鲶鱼在槽中因环境陌生而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自然会引起沙丁鱼的紧张,也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鱼港。 根据自己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提出不同的论点: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来立论,提出“只有不断运动、发展,事物才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旦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事物就会消亡”的 论点;从分析事物发展的条件来立论,提出“ 事物的生存发展是内困和外困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论点;从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来立论,提出“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既要“走出去”向世界学习,也要“请进来”,使外来的先进东西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点。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这三篇文章,都是以战国到秦朝灭亡这段史实为议论对象。但作者根据不同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论点:苏洵从“六国破灭”的原因角度立论,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纳绢输银的不当;贾谊从总结秦朝兴亡的历史教训的角度立论,提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目的在于希望汉文帝以此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杜牧从“秦之速亡”的原因角度立论,提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目的在于以秦朝的奢逸亡国为戒,为当朝统治者迷恋声色、大兴土木敲响警钟。这三篇文章,作者各自提出的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的针对性。3、要有新意有些道理,虽然正确,可是尽人皆知,再写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就要求议论文的论点要有新意,就是面对一个事物提出新的见解,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收获。怎样才能得出有新意的论点呢,那需要同学们大胆怀疑,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变换角度,反弹琶琶;深入一步,探究细节。 例一: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从表面看,可以说它是嘲笑国人的惰性,这个论点没错。如果认识更深一层,我们会发现:每个和尚都在计算别人,惟恐自己吃亏,宁肯自己不做事,也不希望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这个论点一针见血地解剖了有些人的本质,比前一个论点更有新意。例二:有个故事说日本有个亿万富翁京关胜,临终咽气时看着自家对面无人住的楼房亮着灯,便难以瞑目,待人熄灯后才安然离世。这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何其相似!从一般角度看,跟吝啬鬼严监生一样,这个故事也是在嘲讽这个亿万富翁的吝啬。但我们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想想,这“吝啬”背后蕴藏着多少京关胜对人生奋斗艰辛的认识啊!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积累起来的万贯家财,来之不易。所以,他更懂得钱要用在刀刃上,一个子儿也别浪费。深入探究,同一事物就会得出新见解来。三、有据所谓“有据”,是说议论文写作要对这个文章论点,提出与之协调、相似的证据,对论点进行“证明”,使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事实统一。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不论是哪种论据,要做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必须注意下面几点:1、要真实可靠不论是叙述事实,还是引用别人的话,都不能有半点出入,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断章取义。谈爱国中的一段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誓言,屈原以他的爱国行动实践了他的誓言,临死时还高喊着“还我河山”的口号。古人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人的爱国精神更令人敬仰,如伟人毛泽东少年读书时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论据把顾炎武的话及岳飞的名言说成是屈原的,把周恩来的话放在了毛泽东身上,张冠李戴,这样就使论据背离了真实可靠的原则,成了虚假论据,这还有什么论证力呢?2、要典型也就是所用的论据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证明论点。例如: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可以选择这则材料: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可以选择这则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可以选择这则材料: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3、要新鲜也就是论据是别人没有用过的,即人无我有。或者论据虽然是旧的,可选择的角度却是新的,即人有我新。新鲜的论据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印象深刻,说服力也就强。例如: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然而,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假如鸟飞得再高再远一些,飞出了枪的射程之外,那又奈何得了它么? “飞出射程之外”这材料都来自于生活,选择它证明论点,不仅有极大的说服力,发人深思,而且给人新鲜的感觉。四、课堂练习根据第一课时讲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分析教材“示例”中的论点与论据。第二课时作文训练读下面的材料,写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某某牌面包包装上印着这样的字样:“配料:法国酵母、添加剂,贡国椰蓉、椰粉,澳洲黄油。”有人入厂调查,原来就是普通面包,并没有那些“洋货”。示例: 民族之本“某某牌面包包装上印着这样的字样:配料:法国酵母、添加剂,英国椰蓉、椰粉,澳洲黄油。有人入厂调查,原来就是普通面包,并没有那些洋货”。当我看到这则消息时,长时间积于心中的那一种担忧和悲痛又喷涌而出。我不想去指责厂家的不对,但我不禁想问:难道“洋货”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以致于厂家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产品与“洋”沾上边?是因为“洋”真的有这么神奇,还是因为某些人不正当的心理将“洋”神化了?种种怪异的现象呈现在我的脑中:有些人专爱“洋牌”车,甚至于不惜高价购买进口车,并以此为炫耀的资本;有些人还盲目地崇拜外国的歌星,即使听不懂他们到底唱的是什么;有的不吃包子馒头了,改吃汉堡和三明治,不吃油条而改吃薯条了,甚至连茶也不爱喝了,而硬是要喝那咖啡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有些人喜欢上了过情人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并以此为时尚,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日渐冷淡。难道,在我们的脑中,对端午的印象仅仅是粽子和龙舟,对中秋的印象仅仅是月饼,对春节的印象仅仅是烟花爆竹吗?难道,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节日只有这么点内涵吗?难道,我们已把什么给丢上了吗?丢了,我们确实丢了太多了。相扑被称作日本的国技,可很少有人知道,这项运动其实发源于中国。早在汉代,史书就有了关于相扑的记载,直至唐代,这项运动还盛行着,可后来却渐渐失传了。而今,这项运动却在另一个国家发扬光大,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惊异。七夕节时,妇女们本会做一种手工艺品,供互相观赏同时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做这种工艺品的技艺已失传了,而在日本,这技艺却保留着。这使研究民俗的专家不得不远赴日本学习这种技艺。这又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古代,日本学习了我们的文化,而今我们又得到日本学习自己祖宗的文化。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典型地区海-淡水食物网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营养级传递规律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神经重症患者早期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
- 3.9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设计
- 5.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练习题(答案+解析)
- 呼叫中心服务员创新意识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抗帕金森病药项目发展计划
- 扬声器号筒擀制工岗前日常考核试卷含答案
- 植物检疫工标准化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中考地理经验课件
- GB/T 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
- GB/T 4937.20-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 民俗学概论授课ppt
- 废纸再生新闻纸生产过程及存在问题
- FZ/T 73042-2011针织围巾、披肩
- 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专题讲座课件
- 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
- 全自动洗车机规格书
- 主动性不够整改措施3篇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