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农村客运发展战略暨策略研究李颜平南京市交通局,南京210008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农村客运相关基础数据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研究了农村地区居民出行特征及客流分布特征;总结分析南京市农村客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问题症结所在;以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和要求为导向,提出农村客运交通发展战略及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层面多角度深入研究南京市农村客运交通发展策略。关键词:农村客运、发展战略、策略引言农村客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是农村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人与物在城乡间的流通频次不断增加。因此,从满足农村居民出行需求角度来看,农村客运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探寻适合农村居民出行的农村客运发展战略及策略成为农村客运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南京农村客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南京农村客运发展战略与策略进行了归纳。一、农村客运交通发展主要问题1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协调性问题目前南京市城乡交通体制的分割,存在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协调发展问题。由于线路载体不同、服务对象的差异,两者在规费、税收、载客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2“村村通”线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南京各区县的“村村通”线路通达率普遍较高,除部分道路条件制约外,已经基本全部开通。但是线路通达的同时面临的是如何经营和维持的问题。3农村客运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目前南京各区县乡镇客运场站建设相对滞后,车辆性能和车型结构参差不齐,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总体偏低。此外,由于道路设计和建设问题,往往出现农村客运车辆会车困难、车辆转弯视距不足等引发的安全问题。4经营主体集约化程度及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目前南京各区县农村客运经营主体大多为公司化经营,但是从资产组织以及管理体系上来看,目前南京农村客运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个体联合车队组建的公司和大型公交企业运营各有利弊。5农村客运运营组织水平不高目前南京各区县农村客运由于对农村客流的规律把握不够,传统的公交运行方式难以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客流量小、客源不稳定等特点,在运力组织上存在较大问题,往往呈现高峰时段运力不足,低峰时期运力过剩的状况。同时,运营组织水平的低下也促发了非法车辆的客运市场。6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南京各区县农村客运市场中普遍存在非法营运车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客运班线的正常运营,部分客运车辆在各等级公路上行驶时,由于车流构成复杂,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手段,对农村客运市场进行清理和整顿。二、农村客运交通问题主要症结1管理体制分割导致城乡客运交通系统难于协调农村客运交通不是孤立的体系,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客运交通的发展需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相互衔接。目前南京的城乡交通管理体制存在二元分割,城市内部交通属于建设部门管理,城市外围的交通运输属于交通部门管理,因此在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上的统筹安排上往往会出现偏差,衔接不畅。2对农村客流规律的欠缺把握,交通供需变化效应差异较大农村客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农村地区镇村分布较为零散,客流潮汐性强、客源不稳定,且处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农村客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和缓慢发展的,因此两者的变化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目前南京以至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供需不平衡长期存在,动态的客流与相对稳定的客运供给往往引起了线路的运营组织和服务水平降低,村村通线路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3农村客运市场管治薄弱,缺乏多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目前农村客运市场中存在小三轮、农用车等非法营运车辆,以及城区出租车辆挂牌经营农村客运线路等问题。而对农村客运市场的仅靠单一部门治理往往收效甚微,多部门配合的缺乏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黑车市场问题。4农村客运交通发展政策单一,缺乏灵活的发展思路农村客运本身具有公益性质,同时农村客运主体其本身又是参与客运市场竞争的经营性企业,其生存和发展必须靠经济效益来维持。目前南京在农村客运方面的扶持政策相对缺乏,许多政策措施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灵活的实施策略,没有从战略高度和具体可操作性上去科学研制交通政策,引导农村客运市场健康积极发展。5缺乏对农村客运交通的系统性规划作为公共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客运交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仅仅作为一种运输形式而存在,没有上升到农村客运交通体系对其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因此在农村客运发展政策的制定,线路的新辟、延伸和调整中往往具有主观性质,对线路的发展缺乏规划引导,从而也引起了场站等配套设施布局的不合理和建设的滞后。三、南京农村客运发展战略1南京农村客运交通发展战略针对南京市发展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症结,借鉴国内外相关发展经验,南京农村客运交通需要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布局合理、衔接紧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集约型交通发展格局,采用集约化、网络化、组织化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发展战略:(1)基础设施先导战略以农村客运网络扩容为指引,加大农村客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建设,注重与农村客运通达性与安全性相关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和完善;加强农村客运场站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场站规模、等级和功能;扩大农村客运主干通道的公交化网络规模,加大车辆和配套设施的投入。(2)城乡一体化战略明确农村客运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定位,加强农村客运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紧密衔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认清农村客运在道路旅客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农村客运与对外长途客运之间的衔接,推进农村客运与长途客运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路、站、运协调发展,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紧密衔接。(3)市场化战略营造良好的客运市场氛围,吸引若干大中型客运企业参与农村客运市场竞争,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金,鼓励客运企业力争上市,增强农村客运发展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整合客运市场资源,合理匹配区域运力,提高区内线路运营组织水平。(4)地域差别化战略根据南京各区县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南京主城、南京城镇空间体系的关系,基于农村客流特征,建立差别化的农村客运供给体系和运营管理方式,注重共同目标导向下农村客运发展形式的多样性。2南京农村客运发展战略任务(1)提升农村客运交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扩容,提高设施供应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线网密度和线路通达深度;构筑农村客运站场体系,分类、分等级和规模进行农村客运综合场站建设与管理,加强沿途停靠站点的布置与优化,提高站点覆盖人口率,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安全性;继续加大客运车辆投入,优化车型结构。 提高农村客运运输效率积极推进条件成熟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保证主要客流走廊的行车速度和发车频次,缩短城乡沟通的时间距离;提高线路直达性,降低换乘次数;提高客运线路组织水平,总体把握和协调线网运行。 保持农村客运票价水平的合理性协调客运成本与价格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市场调节与行政干预的协调,提高农村客运经营抗风险能力。 促进运输形式多样化发展发展快运与普运相结合的客运方式,加大高峰期线路区间运输的投入;注重农村居民出行特征把握,打造农村客运多元化服务形式。(2)协调农村客运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关系 南京农村客运交通与南京城市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相协调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经营,进而推进一体化的农村客运网络、场站体系构建以及农村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客运交通支持和适应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适应中心城市向外疏解、城镇自身功能完善以及城镇规模化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发挥。 南京农村客运交通与南京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相协调总体上,南京农村客运交通要适应南京未来城镇集中式的不均衡发展模式,适应“三城九镇”的城镇发展构架;具体的,各区县农村客运交通既要与区(县)域城镇体系相协调,也要与南京总体城镇体系发展方向相一致。 南京农村客运交通与产业活动、城镇建设及人居环境相协调农村客运交通针对城镇产业特点开展服务,支持地区产业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快速发挥;在城镇开发和建设同时,按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不同功能和等级作好用地控制,鼓励和促进车站功能的复合使用以及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农村客运服务适应人居生活环境,符合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并注重农村地域风貌和历史旅游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3)加强农村客运与其他客运交通方式之间的互补与衔接继续加大城市道路和国省县乡公路网建设,推进干线公路网络化、乡镇公路灰黑化、等级化,构建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平台;明确农村客运在道路旅客运输系统的功能定位,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实现各种客运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加快建设乡镇等级客运站以及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实现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的有机衔接,从而构筑一体化的客运交通体系。(4)整合农村客运市场资源 经营主体整合推动农村客运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整合,建立农村客运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取得规模经济效应。通过整合农村客运经营主体“散、小、弱、差” 状况,克服组织化程度较低带来的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经营行为缺乏约束以及运输资源低效利用等问题,提高农村客运发展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农村客运网络的整体协调和“村村通”工程的有效维持和推进。 客运线路整合打破传统单线经营与组织方式,实现区域范围的线路联合组织。采用多种线路运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客运线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营运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线网的整体效益。 运力资源整合利用线路联合组织形式进行运力资源配置再优化,依据客流特点动态调配运力,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四、基础设施建设策略1农村客运线网(1)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我国农村客运线网模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公路、城镇布局等需求逐步演变过来的。目前现有的农村客运线网主要有放射状线网、树形线网、环形线网、网络型线网四种,其他的线路基本上是在这四种网络模式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条件灵活组合变动而成。1)放射状线网形式放射状线网是目前农村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布线形式,空间上呈现以城区为中心,沿着城区对外公路向外发散放射出客运线路。线路大多截止至乡镇,部分线路在乡镇末端延伸至某个乡村。布局形式如图1。2)树型线网形式树型线网是对放射式线网的进一步完善,树型线网的次级节点具有生命力,乡镇对周围村庄具有一定的出行吸引,能够支持镇村级线路的开通。而农村公路的建设也为线路开通提供了条件。布局形式如图2。3)环型线网形式环形线网主要是利用公路网布局特点架构的一种特殊的布局形式。环形线网在树型主干的基础上,在支线端采取了连通成环的形式。农村客运支线以环线互通,对村庄以站点式服务,使线路运行难度降低,支线数目和通村率进一步维持和提高,并为村村通达到较高水平奠定基础。模式如图34)网络式线网形式网络线网是前面几种线网布局形式的复合,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如城市公交线网就多呈现这种形态。网络式线网节点连通度较高,网络通达率高,但网络式线网要求公路同样成网络,且覆盖地区站点居民聚集度较高,社会经济和路网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从而支持线网的运营效益。模式如图4。图1 放射状线网模式图 图2 树型线网模式图 图3 环型线网模式图 图4 网络型模式图(2)线路功能分类结合农村地区客流特征和道路网络条件,农村客运线路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快运线、普运干线、普运次干线、普运支线。普运干线、普运次干线、普运支线构成的普运网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客运服务为布设宗旨,提高线网通村率为目标,使线网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地区。快运线则旨在为较发达乡镇提供快速、高效、准时服务。2农村客运场站(1)布局原则农村客运场站布局主要考虑以下原则:与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的原则;和农村公路网建设、规划,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满足需要,远近结合,适当超前,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节约社会总成本的原则。(2)场站体系构建根据农村客运及线路运营的特点以及客流积聚特点,南京农村客运场站体系可以构建为由中心城市场站、乡镇等级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或一般停靠站)、简易站牌、保养修理场等构成的场站体系。农村客运场站体系布置与组织情况如图5。图5 农村客运场站体系布置组织图(3)场站选址各县区的场站选址应当与当地农村客运需求相协调,与县域道路网络规划相一致,确保有可供农村等级站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农村客运站在布局上应考虑有效的衔接换乘,方便旅客的中转与换乘。选址宜优先考虑原乡镇停车换乘中心,通过对自然形成换乘点的改、扩建,最大限度的符合居民出行习惯,提高居民中转换乘的便利性,保证居民出行的延续性。场站选址考虑与城镇体系发展方向相一致,考虑等级客运站与城镇发展的互动影响。(4)规模确定根据地区未来年客流发生量以及结点重要度分析,确定符合营运车辆停靠需求的客运场站的规模,场站建设遵循集约化原则,不搞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结合远期需求,采用“一次征地分期建设”方式。客运站规模的确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把握功能性和服务性,体现全局性、战略性。同时,场站规模应当符合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标准,划分汽车客运站等级和规模,确定客运场站设施设备的配备。3农村客运车型(1)选取原则农村客运车型的选择应当基于道路交通条件的限制和客运市场的发展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参照以下几点原则:与线网结构相适应、与道路条件相适应、与服务结构相适应、与运营方式相适应、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及与客运市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2)车型配置策略南京农村客运车型的选择应当体现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色,注重市场的不同培育期对车型的不同要求。一般的,可以根据各区县线网布局层次和干支线的服务性质及强度对线路车型进行分类,即分为干线车型、支线车型和特殊服务车型三类。具体车型选取要考虑车价与票价的协调,权衡好车辆成本(包括维修保养、投资回报期等)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注重车辆自身性能的提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舒适性;考虑站场容纳能力和车辆实载率,选取适宜车长,明确投放更新;与企业经营方式相适应,展现车型优势,树立品牌,注重环保和信息化建设。五、农村客运运营管理策略1经营模式农村客运不同经营方式的发展模式有三种:以公车公营为主的模式、以承包租赁为主的模式和以挂靠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班线经营模式的选取,有必要根据市场规律,让需求决定供给模式,在考虑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证服务水平。农村线路经营模式的选取,必须考虑以下方面:(1)农村地区客流出行特征有其独有特点,区城、乡镇街道、村庄社区等地居民出行特征各异,时间上表现为集中在早晚两个高峰,空间上表现为高度离散,客流服务的组织难度较大;而且城乡出行客流强度差距明显,大多镇村级线路一天两次的班车服务就已经饱和。(2)农村客运做为一项公益服务设施,早期对其较大的投入能促进土地的加速开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服务水平也能显示新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强对农村地区投入和发展的信心。通过分析各种经营模式的特点,南京农村客运经营方式建议:主体采用公车公营模式,灵活应用承包模式,逐步取消挂靠模式。2运营组织农村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直接决定农村客运线路的运营组织方式。线路组织需要以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为基础,明确各种类型线路运营方式为前提,基于客流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既有线网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线路组织与行车调配。根据南京农村客运线网层次、功能及实际地域的特点,对区域范围内的线路推荐采用片区组织形式。具体线路组织形式按路网形态以及干支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单线片区组织和多线片区组织两类。六、农村客运市场管理策略1在制定农村客运的发展政策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客运发展;(2)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保障;(3)完善运价机制和补贴机制,进一步体现农村客运的公益性(4)开展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引导农村客运规范化发展。2农村客运市场管制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统一农村客运的管理主体,理顺各客运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加强客运市场系统的规划研究,全面系统发展,并促进农村客运市场规范的制定;(2)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经营,从严审核经营条件,强化对企业监督,优化经营方式,完善客运市场;(3)有效打击非法经营,创造良好客运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另一方面要提高整治客运市场能力,同时做到秉公执法,严格执法;(4)加强车辆、驾驶员等安全管理,做好对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减少事故隐患。(5)加强农村客运交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通过上述发展战略与建设、管理策略,南京将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布局合理、衔接紧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集约型农村客运交通发展格局,进一步整合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和融合,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2) 交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和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396号文件(3) 交通部全国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经验推广会资料集G2005.542-49,80-83(4) 傅学练,帅朝晖嘉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探J综合运输,2004(10):47-49(5) 相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公交规划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523-31(6) 王艳艳农村汽车客运站布局规划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36-38(7) 李德刚,罗霞,霍娅敏.乡镇汽车客运站场规模确定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63-167 (8) 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1-35(9) 陆锡明,陈小雁 客运规划与城市发展 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0) 国家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经济日报,2001-09-17(11)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to rur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 by Gowkarran Budhu, 1981, UMI 8126248 (Dissertation at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lacksburg, VA 24061).,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General, Volume 17, Issue 6, November 1983, Pages 531-532(12) Stephen D Nutley,Rural Transport Problems and Noncar Populations in the USA,Ja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 4.No.2.P93-106.1996(13) Marc Antrop,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Volume 67, Issues 1-4, 15 March 2004, Pages 9-26(14) Christian Overgaard Hansen ,Improvements and Rationalizations of Bus Service in Rural Areas of Denmark,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General, Volume 22, Issue 1, January 1988, Pages 27-36 (15) 戴继锋,张国华,赵杰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票制体系对我国公交票制改革的启示J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2005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00-306(16) 高红丽. 高速公路客运运力配置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24,2005,3:42-45(17) 邓仕壮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湘潭大学,200412-14(18) 王庆云著交通发展观:中国交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 交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交通科技进步、运输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选编M北京:交通部,1990(20) 靳文舟、张 杰、李 强. 客运班次的组合配车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 Vol.16,1999,12(21) 吴清烈, 蒋尚华预测与决策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59-160(22) 吴良镛系统的分析 统筹的战略J城市规划,2005,29(2):15-17(23) 周干峙统筹城市和区域 整合城市和乡村J城市规划,2005,29(20):18-19(24) 相伟,顾志兵,过秀成等城镇公交规划评价指标的选取J第五届交通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6(25) 王景新村域经济转轨与发展国内外田野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2-123(26)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务馆,1997(27) 刘敬南京郊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28) 潘海啸大都市地区快速交通与城镇发展:国际经验和上海的研究M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VB考试连连看试题及答案
- 编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研究试题及答案
- 代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考虑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自我反省的试题及答案
- 网络故障案例分析试题与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团队项目管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移动设备开发试题及答案
- 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复习全攻略试题及答案
- 21CJ103-1玻璃纤维增强聚酯(FRP)板材应用构造(一) 采光带、通风、消防排烟天窗及防腐板
- MOOC 国际交流学术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JG(皖)112-2021 失重秤检定规程
- 焊接机器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 《简易呼吸器》课件
-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南通市等2地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 粮食购销合同样本.文档
- 2023中考数学练习 08 圆与几何综合问题(学生版+解析版)
- 读后续写:三大出彩收尾设计(解析版)20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