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钟一、单选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错误的说法是 a.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2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b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进行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所以机体不需要合成其相应的抗体5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6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7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 b. c. d.8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组别甲乙丙丁处理自然状态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a乙组 b乙组和丙组 c丙组 d丙组和丁组9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我国钓鱼岛、黄岩岛附近海域每年实行“禁渔期”,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鱼类资源再生10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1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 d物质和物质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 1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 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a:不产生淀粉酶 a他们的孩子1/2为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0 c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 d他们的孩子中有14能够产生淀粉酶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5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d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1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1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55018000雄蝇27010028090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bxb、aaxby bbbxaxa、bbxay caabb、aabb daabb、aabb1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b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 d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0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21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盛在含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2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23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25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6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27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为神经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息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8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29右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两个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有两种 b根据图二判断,4患白化病,7患色盲病 c若10和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30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处理方式测定指标外源生长素(mg/l)npa(mol/l)00.0010.010.13弯曲角度(度)3740312216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3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3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 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33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a植物体一部分愈伤组织植物体若甲离体培养,则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包括再分化b二倍体花粉单倍体经和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得到的甲为纯合子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d抗原b细胞浆细胞过程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34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 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 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35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组别生长素(mgl )细胞分裂素 (mgl )分化状况甲20.02分化形成根乙2 0.2不分化丙20.5分化形成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 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36(11分)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 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在刚刚结束的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不少体育健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有极少数运动员违背体育竞赛精神,偷偷服用含有性激素的兴奋剂。分析这样做对性腺的影响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分别是 、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 的(双向或单向),因为 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 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 膜。37(6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38(8分)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下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1、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片段还是在1、2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 。(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回答问题。a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b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子代可能的基因型为 。(15分)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可以生产抗性植株。在研究并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1)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的核心是 ,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 。在供体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 酶,此酶的作用特点是 。抗虫基因能在甘蓝植株内成功表达是因为 ,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 技术。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甘蓝细胞,运用的原理是 ,甘蓝细胞培育成抗性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称为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4)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蓝细胞的常用方法有 、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据表中na+和k+的含量,细胞外na+含量高,细胞内k+含量高,故是细胞外液,属于细胞内液。d正确。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很少有蛋白质,故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线粒体产生,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共5层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d【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以hiv的rna做模板,合成dna链,该过程叫逆转录,a正确。图乙曲线显示hiv侵入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进行免疫,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因hiv专门入侵破坏t细胞,图丙中加入药物a后,机体内t细胞数量增加,故可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c正确。图丁中加入药物b后,hiv的数量增加,说明hiv对试验药物b不敏感,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病毒遗传信息传递及相关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c【解析】试题分析: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a正确。刺激a、b、d三点中任一点,兴奋先到达距离微电流计近端,引起指针偏转一次,兴奋向距离微电流计较远端传导时,之前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指针发生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正确。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到微电流计两端的距离相等,刺激c点,兴奋部位产生的局部电流传递至微电流计两端并同时进入,指针不偏转,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c错误。兴奋在ac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而在神经肌肉突触以化学信号传递,因突触延搁其传导速度较慢,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肌肉突触间信息传递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正常鼠与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可推断,基因突变鼠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甲状腺被切除,甲状腺激素减少,对血糖浓度无影响,b错误。血糖不能转换成肝糖原,则血糖会升高,c错误。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则胰高血糖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d【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该组小鼠体内存在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被破坏的免疫器官是胸腺;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产生造血干细胞的骨髓被破坏,给三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只有乙组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说明丙组小鼠的胸腺也被破坏,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动物免疫器官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吞噬细胞参与的是细胞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溶酶体内有多种酶,对病原体的处理没有针对性,处理的目的是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c正确。物质是细胞膜上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7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示,若细胞为胰岛a细胞,细胞为肝细胞,则物质m是胰高血糖素,物质n是其受体,错误。若细胞为浆细胞,细胞为肺结核杆菌,则物质m是特异性抗体,物质n是其抗原,正确。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细胞为垂体细胞,则物质m是甲状腺激素,物质n是其受体,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传入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与传出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错误。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细胞及物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甲组获得有子黄瓜。乙组开花后已经完成受精作用,获得有子黄瓜。丙组开花前套上纸袋,雌蕊不能受精,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再做套袋处理可得到无子黄瓜。丁组用秋水仙素处理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缺少生长素,子房不能发育成黄瓜。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无子果实的培育方法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9a【解析】试题分析: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增加,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由于空间和资源条件限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提高k值,b正确。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每年实行“禁渔期”,是保证种群数量在k/2以上,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鱼类资源再生,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a【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乌鸦种群数量第一年值大于1,说明1年内该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a正确。第3年和第9年的值相同,但第2年种群数量大于第8年种群数量,故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同,b错误。第13年乌鸦种群数量不断增大,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错误。图示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先增后减,因此乌鸦种群数量在前6年呈“s”型增长,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所做假设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生物特性,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之一是实验材料选择正确,b错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c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情况,e与e这对等位基因控制着红细胞的形态;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eeddaa 和eeddaa, 他们的孩子中1/2为椭圆形红细胞,rh血型阴性的基因型为dd,所以生一个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0,他们的孩子中,基因型aaddee、aaddee的个体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只有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3d【解析】试题分析:夫妻双方正常,生了一个同时患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儿子,可推导出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分析题图可知,a和d是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而b和c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a可表示父亲的体细胞,b可表示夫妻双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c可表示母亲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d所示细胞的基因组成和夫妻双方的均不同。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4b【解析】试题分析:子代的雌蝇无白眼,而雄蝇有白眼,说明眼色基因为伴(x)性遗传,白眼为隐性,则亲本眼色基因型为:xay、xaxa。而后代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为3:1,则长翅为显性,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翅型的基因型均为:bb、bb。综上,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5c【解析】试题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属于特异性免疫,a项错误;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项错误;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c项正确;在病毒感染中,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将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裂解,导致其死亡,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最终由浆细胞合成的抗体来予以彻底消灭,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6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损伤的hlad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说明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d项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在抗原的刺激下也有记忆细胞的产生,b项错误;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即hlad基因发生了突变,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为记忆细胞,细胞f为浆细胞,细胞g为记忆细胞,则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故a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故b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故c正确;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a为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故a正确;图中c处为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正确;脊髓为低级中枢,不会产生痛觉,只有大脑皮层能产生痛觉,故c错误;伤害引起的疼痛可以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9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兴奋,然后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故a错误;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故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故c错误;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b产生的激素可以作用与a、c,则b为甲状腺,c为下丘脑、a为垂体,故a正确;激素为甲状腺激素,靶器官是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故b正确;当甲状腺激素较低时,会导致激素和分泌增多,故c错误;幼年时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1a【解析】试题分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错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其中有关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他们能促进物质代谢,故b正确;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ad【解析】试题分析:蓝藻、小麦都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它们都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生物群落中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b【解析】试题分析:过程是将棉花叶肉细胞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根据酶的特性,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项正确;过程是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由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需要经过筛选才可能获得优良性状的突变,b项错误;过程是脱分化,就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c项正确;过程是再分化,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4a【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培养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与“s”型曲线相符合,a项正确;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所以大草履虫主要分布在培养液上部,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随机分布,b项错误;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为竞争,c项错误;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而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5d【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a正确;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b正确;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水平结构,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物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6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没有抗性的兔子被淘汰,具有抗性的兔子能生存下来,故a正确;如果病毒的毒性过强,会使兔子死亡,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故b正确;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原因是中毒性病毒对野兔的抗中毒性能力进行筛选,能够抗中毒性病毒的兔生存下来,因此抗病毒能力不一定下降,故c错误;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原因是该病毒是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7b【解析】试题分析:自养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环境中的co2和水合成有机物,所以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a项正确;大气中co2量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故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自养生物(生产者)和所有异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物群落,c项正确;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在自养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不能用双向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故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8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ac之间为双箭头,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中之一,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故a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故b错误;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图中b是分解者,故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题中要求“至少需要”,因此用20%的能量传递率计算,则至少需要a=120%20%=25kg,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9b【解析】试题分析:愈伤组织会进行细胞分裂,故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a正确;烟草愈伤组织细胞虽然未分化,但并未丧失全能性,b错误;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朝不同的方向分化,出现稳定性差异,c正确;由表可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30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限制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这两种酶,故ac不合题意;基因工程不需要纤维素酶,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可以使用纤维素酶获得原生质体,故b符合题意;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故d不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1b【解析】试题分析: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其中的信息在神经元内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形式传递,a错误。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对a分泌d、b分泌e均有抑制作用,b正确。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d过程是转录,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若该图a表示突触小体,b为神经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息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信息传递机制及具体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2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左图中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由中图可知,当浓度低于105时,都会促进侧根生长,故a正确;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故b正确;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并且低于中图中施用iaa浓度为0时的侧根数目,故c错误;比较左图和中图,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3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就表现出向光性。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时,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a正确。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利用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图示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b正确。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根向地生长,由于重力作用,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c错误。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4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表中能量的含量,可以推知食物链是:戊丙(乙)甲丁,故错误;根据食物链戊丙(乙)甲丁可知,正确;由示意图可以看出,表示两曲线的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而丙,乙二者体内能量相当,属于同一营养级,故错误;根据食物链戊丙(乙)甲丁可知,甲是乙和丙的天敌,甲丁数量减少,丙乙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增加,由于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一段时间后,一种生物数量增多,一种数量减少,故正确。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5b【解析】试题分析: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一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xb、axb或axb、axb,其中axb不携带致病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 恋迹社区工作总结
- 亲子互动情感小课件
- 村血防工作汇报
- 亲仁弟子规课件
- 事考帮课件知乎
- 公司级安全培训授课方式课件
- 护理学生个人介绍
- 公司码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机场登机口业务培训
- 2024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大学生英语六级必考词汇表全部汇编(带音标)
- 铁道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参考500题)
-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 脑干神经解剖定位
- FZ/T 52059-2021抗菌粘胶短纤维
- 医学课件-护理评估课件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暴力玩具不能玩》 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描红
- 养老院预算及成本管理制度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