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大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专题.doc_第1页
江科大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专题.doc_第2页
江科大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专题.doc_第3页
江科大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专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科大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专题1如图所示,由于液化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 A冰冻的衣服晾干 B草叶上的“露珠” C树枝上的“雾淞” D冰雪消融 2.细心的小贺发现清晨的贺江江面上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江水 ( )A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先汽化后凝华C先蒸发后凝固 D先蒸发后液化3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 )A熔化 B 液化 C汽化 D凝华5.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6.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7.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8.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10.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11.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 B清晨的露珠 C寒冬冰雕变小 D树枝上的雾凇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1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CO时间/min温度/AO温度/时间/minB时间/minO温度/D时间/minO温度/14.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5.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块一会儿就变成了水,这是_(选填“熔化”或“凝固”)过程,水一会儿就干了,这是_(选填“汽化”或“液化”)过程。温度/时间/min246854O52504846444216.冰糖葫芦(如图所示)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17.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熔化过程持续了min;第4min时处于状态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1)本实验应使用(水银/酒精)温度计(水银沸点357,酒精沸点78)(2)1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应记作(3)创新组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盐水需要热,其沸点为(4)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80901001108090100110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49710010310310310319.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BC甲 乙温度/时间/min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999999999(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水甲-201000B时间/min温度/DECbc乙(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得到可靠的结论 减小实验误差(2014沈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20.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形成的。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甲 乙 丙(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