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诗二首.doc_第1页
第一单元古诗二首.doc_第2页
第一单元古诗二首.doc_第3页
第一单元古诗二首.doc_第4页
第一单元古诗二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语文学科电子备课9月13日古诗两首(主备人:黄诤)教学目标:1借助书后拼音,自主、独立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同桌互读、互查检查反馈。2学会生字,根据注释和诗句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诗句中的“却、妻子、漫卷、白日、青春、元、但、同、定、乃翁”等词语。3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说出诗句的意思。4通过对比阅读,比较两首诗所写的时间、景物、特点的不同,明白两首古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紧扣“喜欲狂”“悲”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5拓展诵读春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自主积累其他爱国 2-3首,通过展示诵读,分享积累的快乐。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1借助书后拼音,自主、独立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同桌互读、互查检查反馈。2学会生字,根据注释和诗句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诗句中的“却、妻子、漫卷、白日、青春、元、但、同、定、乃翁”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性目标】3通过对比阅读,比较两首诗所写的时间、景物、特点的不同,明白两首古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紧扣“喜欲狂”“悲”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杜甫和他生活的年代。2查阅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两位作者,复习以前所学的古诗。1导入新课,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2说到这两位诗人,你会想到他们的哪些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指名背 会背的一起背 (课件出示古诗)板块二:借助注释,自主感悟诗意。(一)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完成下面几个任务,大家一起来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好。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二)出示自学指导:(限时5分钟)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同桌互读互评。2根据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每组的四号做好交流的准备,比一比哪组教的认真,学的认真)附:注释剑外:剑门关以外,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卷:随便卷起。 白日:美好的日子。 纵酒:尽情喝酒。 放歌:尽情歌唱。 青春:指明媚的春光,也指春天。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但:只九州同:中国统一。王师:南宋的军队。北定:收复北方。家祭:家中祭祀祖先。无:不要乃翁:你的父亲。(三)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督促。(四)全班交流:1随机指名读古诗,正音,评价,最后齐读。注意正音:忽传(“传”读“chun”)蓟北(“蓟”读“j”),涕泪(“涕”读“t”),妻子(“子”读“z”),好还乡(“好”读“ho”) 万事空(“空”读“kng”).2请4位四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分句说),比一比,谁说得正确。同桌互相说说两首诗句的意思。板块三:对比阅读,感受两首古诗的不同,体会古诗情感。(一)出示学习目标:比较阅读,体会两首古诗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出示自学指导:(5分钟)1朗读两首古诗,对比一下两首诗传递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圈出每首古诗中最能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2潜心默读两首古诗,想想诗句的情感从哪些描述中能体现?用横线在古诗中标示出来。3紧扣这些具体行为,入情入境地想象画面,试着感情地朗读古诗。(关于时代背景的资料每人一份)(三)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1(每组2号)相同之处:都表达了爱国之情。 不同之处:闻“喜欲狂”示儿“悲”2闻“喜欲狂”表现在“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漫卷诗书”(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唱歌喝酒)、“即”(归心似箭)。学生在品词析句时出示改过的古诗,通过比较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从而体会诗人喜悦的情感,感受诗人“生平第一快诗”。教师补充介绍平定安史之乱后,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以回到故土安度晚年,但是更重要的是官军平定了叛乱,收复了失地,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诗人心中怎能不高兴?3.示儿“悲”表现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放不下,这是至死不渝啊!)“家祭无忘告乃翁”(多么执着强烈)(四)朗读、背诵两首古诗。1两首诗都是爱国诗篇,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的是前者是轻快酣畅,后一首则凝重、深厚。2.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两首诗的不同基调?同桌商量商量?交流学生朗读,教师指导:第一首 低缓逐句加强兴奋急切第二首:无奈遗憾语重心长 3.指名读 指导 小组汇报朗读 4.背诵两首古诗。 四、当堂训练:必做题:1.默写这首诗。 2. 完成补一1、2、3、4 二1、3 三 2 四选做题:练习册七、过关任务:能流利的背诵诗词,并默写。八、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欲狂示儿 悲爱国教后反思: 关于这课教学,虽说是一首古诗但丝毫没有影响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全诗的一个字眼是“喜”, 这种“喜”表现在“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漫卷诗书”(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唱歌喝酒)、“即”(归心似箭)。这些都是学生通过品析感受出来的。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为什么?这个环节通过改编诗歌来引导学生体会,既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9月16日第二课时拓展诵读春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课时目标【基础性目标】拓展诵读春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自主积累其他爱国 2-3首,通过展示诵读,分享积累的快乐。教学准备:1.熟读春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 2.收集课外的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句。(3-5句)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熟读春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一)出示学习目标:借助拼音,正确朗读两首古诗;借助注释大体了解诗句意思。(二)全班交流:1、组内互查两首诗的朗读,组内赛读。2小组汇报朗读。3.开火车说说每句诗句的大意。(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万里黄河,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到青天。这大好河山沦陷在金国统治者手里,老百姓生活在金兵的残酷统治下,眼泪也哭干了!他们天天遥望南方,希望南宋王朝的军队去收复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板块二:大体了解两首诗的情感1. 两首诗都有一个“望”,春望望到的是(引读下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所望的景物,产生了(引读下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满腹焦虑、搔首而叹(引读下文“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中人民天天遥望南方,(引读下文“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希望南宋王朝的军队去收复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2.朗读这两首诗自由练读 指名读 齐读3.背诵竞赛熟练朗读两首诗熟练朗读两首诗,试着背诵一首。熟练朗读两首诗,背诵两首。同桌互查,打星。反馈,表扬两首都会背的,课后背熟。板块三:课外爱国古诗展示诵读,分享积累快乐。1.像这样的爱国诗句还有很多,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了摘记、背诵,待会儿我们就要举行展示诵读了!赶紧把你收集的诗句读读、记记,待会儿看谁背得熟练、流畅。2.学生准备3.展示诵读。板块四、当堂训练:必做题:1. 完成补充习题:一:5 二:2 三:1、3 五2:读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及收集爱国诗句过关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