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doc_第1页
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doc_第2页
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doc_第3页
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doc_第4页
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宋女艺人并非撒娇发嗲的花瓶:个个都有真本事“胭脂虎”、“河东吼”足以证明宋朝妇女的强势,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离不开的。北宋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一是文人,二是女人。宋朝女人有傍身技艺,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她们用聪明才干和勤劳实现梦想,眷顾家庭,赢得了地位。 1.不重生男重生女 女艺人身价赛黄金 皇家有资本大搞派头,逢年过节喜庆祝寿都热衷于请乐队、戏班子热闹一番。皇家表演乐队中,全是年方二八的美眉,她们经过时,必引起轰动。年轻男子莫名兴奋地吹起口哨,争先献花献水果,端着酒杯频频放电眼。市民追星一点不亚于现代,场面异常疯狂。 从东京、临安两大城市的“御前应制”看,皇家召集最多的就是女艺人。那些热闹非常的活动如小唱、嘌唱、叫果子(以上是宋代流行的歌唱艺术)、杂剧、傀儡表演等都由女艺人领衔担纲。 这些女艺人可不是金玉其外只会撒娇发嗲的花瓶,她们个个有真本事,演奏乐器、舞枪弄棍、填词作赋,无一不精,还能当众表演骑驴击球、下棋、演说历史、打鼓击乐、射击、杂剧、作词开赋,是名副其实的百样技艺集于一身的表演家。四朝闻见录有记载说:慈圣太后未进宫时,经常玩一种掷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在地面上旋转多时而侧立不倒。这件事传进宫中后,她被特招入宫。从此以后,才艺就成了皇家选秀响当当的硬标准。 一名才艺俱佳的女艺人身价是官券千缗。如果她仅仅擅长唱歌也不逊色,一天轻轻松松可拿到数百券工资,而且豪门“争延致之,日掷与金钗”。官员在这方面的消费从不吝啬,一出手赏钱数万。反正打着考察学习的旗号,公家埋单,不大方才是“很傻很天真”。那些暴发户花起钱来更是嚣张。他们喜欢附庸风雅,喜欢那些年轻漂亮的女艺人带来的各种新奇体验。这些人雇人打理生意,自己每天揣着钱,到处捧角儿,把女艺人的身价越抬越高。那个时候,没有显赫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小户人家,全视女孩儿为掌上明珠。生下男孩,哭天抹泪儿感叹命苦。若生下丫头,全家欢天喜地,真是“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句诗的写实。父母只盼女孩快快长大,选择合适的技艺让她拜师学艺,然后待价而沽,期待有朝一日麻雀变凤凰,全家沾光。 宋元时期的戏曲宦门子弟错立身刻画了一位官二代的追星情形。这位叫完颜寿马的发烧友对散乐女伎王金榜十分崇拜,爱到不能自控。王金榜也确有偶像范儿,她“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神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鹊飞顶上,犹如仙子下瑶池;兔走身边,不若姮娥离月殿”。完颜寿马甚至舍得抛家舍业,与王金榜一起去“冲州撞府,求衣觅食”,并发誓“不图身富贵,不去苦攻书,但只教两眉舒”。这种疯狂是当时许多空虚的年轻男子共有的状态。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年少靓丽的女艺人引着他们的心灵走向,抚慰着他们莫名的忧郁与惆怅,成为无数人的梦中情人。 2. 嫁好不如干好 厨娘摇身一变成富婆 厨房是女人的天下,在这个天地里谋生,她们得心应手。她们个个技艺精湛,用一双纤纤玉手,为那些挑剔的食客烹调着各种美味。 临安有位当过太守的官员,让人为他物色一位家庭厨娘。他开出的条件不仅要求厨娘模样上乘,还要能书会算。谁知厨娘做派更大,人未露面,先派脚夫送书信一封,提出做饭可以,但要车接车送。信中语气委婉,字迹端正,一看就知不是等闲之辈。 厨娘不仅派头很足,而且技术精湛。江行杂录曾记载一位厨娘,做菜时,将华丽锦裳换成素衣花裙,腕上银镯闪亮,切菜斩肉“运斤成风”。所带餐具,皆金银所制。客人举筷之间,盘中美味已罄,交口称赞,主人倍儿有面子。宴毕,主人酬以帛百匹、银数百两。 宋代男子争着迎娶擅长煎炒烹炸的女子。对进门的媒婆,女孩父母夸女儿的口气都如出一辙:“我家女子不善裁袍补袄,若修治水蛇、黄鳝,一条胜似一条。”那时不流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相反,人家是干得好才嫁得好。有好厨艺不仅能嫁给有车有房有前途的官员,在社会上还能享有相当的地位。当时市场上很多名牌食品和食杂店都以女子名字命名。比如王小姑酒店、李婆婆杂菜羹、王妈妈家茶肆、金明池酒肆卖酒女、汴河岸卖粥妪。她们厨艺精良,食客们交口称赞,逢人便夸,连做广告的钱都省了。 东京最著名的吃食不是什么湘菜、川菜、霸王菜,而是不起眼的鲜鱼羹。东京有个宋五嫂擅做鲜鱼羹,后来宋五嫂南下,在杭州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宋高宗赵构微服私访时尝过鲜鱼羹,非常赞赏,又念其年老,于是赏她10枚金钱、100枚银钱、10匹锦绢。宋五嫂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皇帝御尝,那等于是贴上了皇家标签,这货真价实的皇家御封让普通市民趋之若鹜,挤破头也要品尝。她的小店天天爆满,不几天就和大酒楼赚一样多的钱。宋五嫂靠着这道金字招牌,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婆。 3.行行出女状元 懂手艺当职场宠儿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懂歌舞艺,不精通厨艺,都不要紧,只要学会一门手艺,宋代妇女到职场上照样可以如鱼得水。 那些分散在各行业的手艺人,走出家门,与男人一样投身社会,靠技术养活自己。这些职业包括供过人、身边人、拆洗人、堂前人、针线人。与歌舞艺人相比,她们无论手艺还是收入,都丝毫不逊色。 单符郎全州佳偶中说:李英是个靠缝补刺绣的针线人,技术十分了得,可以暗中缝纫,分毫不差。一位踏青的郡王,偶然看见一女子腰间挂了一条手绣腰带,大为欣赏,派人一打听,原是临安桥下“璩家装裱古今书画”店家18岁的女儿璩秀秀。从此她被郡王赏识,接进了府中。璩秀秀的刺绣功夫有词为证:“斜枝嫩叶包开蕊,唯只欠馨香。曾向园林深处,引教蜂乱蝶狂。”寺院的老尼姑们听说了刺绣奇遇,纷纷扔掉原来的行当,全都拿起针线做绣工,增加寺院收入。 宋朝妇女实在幸运,会点手艺就能变成职场宠儿,这缘于就业政策的宽松,没有歧视,也不限制35岁以下。一些十四五岁的穷人家姑娘早早就步入了社会,干活赚钱挣嫁妆,没有知识就有钱吧。一些更年期妇女也可以顺利上岗,体现自己的剩余价值,比如陈确之母“经理产业,不避寒暑”。举凡有影响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