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2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2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2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2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2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 孟子 荀子与儒家 儒家 仁政 人性本善说 性恶论 礼法 易混易错孟子的 仁政 孔子的 仁 孟子的 仁政 不是对孔子 仁 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孔子 为政以德 思想的发展 孔子的 仁 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基本的精神即 爱人 孟子从孔子 仁 的思想出发 把它发展成包括政治 思想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即 仁政 孔子的 仁 属于伦理思想 孟子的 仁政 学说属于政治思想 1 电视剧 传奇皇帝朱元璋 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 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 撤出圣人庙 并亲自将 孟子 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什么思想 提示 民贵君轻 说 2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荀子提出 舟水之喻 体现了他继承发扬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提示其继承发扬了儒家 民本 思想 提示 学习思考 二 墨子与墨家1 地位 墨子是战国时期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 2 主要学说 1 主张 也称 仁 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非攻 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2 提倡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主张 节用 3 地位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的利益 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 战国以后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鲁国 兼爱 尚力 节葬 手工业者 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在介绍诸子百家学派时 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 请推测其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 并说明理由 提示墨子的 兼爱 墨子的 兼爱 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提示 学习思考 三 庄子与道家1 地位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 是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 2 主要学说 1 哲学观 提出 的观点 认为事物无本质区别 2 天命观 天与人 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3 个人修养论 的人生态度 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 超然的态度 道家 齐物 逍遥 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庄子 人必须顺应自然 的观点庄子 人必须顺应自然 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尤其是人不应当破坏自然 应该顺应自然 反之 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 但此观点也有不足之处 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 应该改造 利用自然 4 试归纳在人生态度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先秦道家与儒家相对应的观点 提示 1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 逍遥 的人生态度 主张避世 强调 超脱 2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庄子主张 顺自然 荀子主张 制天命 人定胜天 提示 学习思考 四 韩非与法家1 地位 法家的集大成者 其思想成为秦治国指导思想 2 主张 1 政治观 主张 相结合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2 历史观 反对儒家 是古非今 的历史观 主张变法革新 3 影响 1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政治体制的需要 2 西汉以后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 术 势 中央集权 五 孙膑与兵家孙膑 其思想主要受 的影响 并广泛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 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六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 2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3 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孙子兵法 道德准则 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 5 教材p10 稷下学宫图 反映了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怎样的关系 提示稷下学宫的兴盛是百家争鸣的直接反映 又对百家争鸣文化风气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示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百家争鸣局面 1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史料某历史学家写道 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是从春秋末期到西汉王朝 在此期间 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变 土地所有权从国君和贵族手中滑出 重新分配 新兴的地主阶级 向世袭的贵族阶级挑战 一个人的权力 决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 不完全决定于他的祖先成分 中国所有的古哲学思想和文化创造 在这个时代纷纷出现 使华夏人的思想学术进入空前辉煌时代 教你读史 百家争鸣出现时的社会巨变 指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表明当时统治者在诸侯争霸时代 称雄天下需要治国理论 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 说明这个 黄金时代 的社会巨变有哪些 答案巨变 1 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 周王室衰微 诸侯进行争霸兼并战争 分封制瓦解 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3 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活跃 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4 私学兴起 学术逐渐下移 答案 2 诸子学说的共同议题史料 诸子百家 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 也 都是围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这形成了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 对 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雷海宗 国史纲要 教你读史 本史料的主旨是诸子百家探讨的共同议题及其影响 表明 治国平天下 成为诸子学说中共同的议题 实际反映出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问题思考 史料表明诸子学说中共同的议题是什么 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背景 答案议题 治国平天下 背景 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答案 主题二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1 孔子的主张史料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教你读史 史料主旨是儒家讲求仁和德政 以及礼的树立 是实行仁的方法 即推己及人 一为 引导 二为 治理 此处为后者之意 意为整齐 约束 意为百姓不仅应有羞耻之心 且有归服之心 问题思考 据史料 归纳孔子的主张 答案 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遵循周 礼 答案 2 孟子的政治主张史料孟子曾对梁惠王说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 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 梁惠王上 教你读史 史料为孟子对梁惠王的施政建议 宽刑薄税 让农民安于农业生产 这是 施仁政 的主要具体表现 施仁政于民的主要效果 问题思考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 归纳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答案继承了孔子 仁 的思想 主张 政在得民 给农民一定土地 不夺农时 宽刑薄税 答案 3 荀子的政治主张史料 法者 治之端也 君子者 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 则法虽省 足以编矣 无君子 则法虽具 失先后之施 不能应事之变 足以乱矣 故有神稷而不能爱民 不能利民 而求民之亲己爱己 不可得也 荀子 君道 教你读史 注意结合史料中省略号划分层次 理解层意 概括归纳荀子对 法 与 君 的关系的主张 主要是对 社稷 与 爱民 关系的表述 问题思考 据史料归纳荀子的政治主张 并指出其与孔子 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答案主张 以德治民 以法治国 异 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 礼法并用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 礼义教化和刑罚奖惩二者缺一不可 同 荀子继承了孔子与孟子的 仁政 思想 把 礼 的内容作了新的发展 即在 礼 的基础上又赋予了 法 的内容 答案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导致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 2 春秋时期 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 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 孟子进一步提出 仁政 民贵君轻 等主张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发展了儒家思想 3 儒家提倡 仁 礼 德治 仁政 老庄之学崇尚自然 主张 无为 法家主张奖励耕战 推行严刑峻法 墨家提倡 兼爱 非攻 尚贤 4 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孟子曰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 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 礼治b 无为而治c 仁政d 兼爱解析题干中材料大意是 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 鳏 鳏夫 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 寡 寡妇 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 独 幼年死去父亲的叫 孤 孤儿 这四种人是最为困苦的 而文王常体恤他们 这体现了孟子的 仁政 主张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2 明礼仪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 重刑罚以禁之 使天下皆出于治 合于善也 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 重视礼仪教化b 主张礼法并施c 强调严刑峻法d 提倡为政以德解析从材料 明礼仪 重刑罚 可知荀子主张把礼仪和法律同时用于对国家的治理 故b项说法最为全面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3 春秋战国时期世道衰微 孔子因此提出了 礼 的思想 孟子更为 礼 寻到了颇为深刻的人性依据 这个依据是a 民贵君轻b 人性本善c 重义轻利d 浩然之气解析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人性本善 这是孟子主张仁政的人性依据 a c d三项虽然是孟子的主张 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解析 4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 仁爱 思想b 墨家 兼爱 思想c 儒家 礼治 思想d 墨家 非攻 思想解析材料意思是说 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 视其他人的家为自己的家 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 这反映的本质是要无等级差别地相亲相爱 体现了墨家 兼爱 的思想主张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5 战国时期 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 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a 兼爱 非攻 的主张b 民贵君轻 的认识c 君主集权的理念d 人定胜天的思想解析a项是墨子的思想 b项是孟子的思想 d项是荀子的思想 c项是法家的思想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涉及经济 政治 文化各方面 井田制瓦解 分封制 宗法制被破坏 诸侯争霸 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 士 阶层在政治上崛起 在学术上异常活跃 私学兴起 文化下移 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 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与探究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 缓和社会矛盾 使社会安定 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学加以改造 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 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我测评1 儒家 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提出 仁政 学说 要求统治者重民 提出人性本善说 提倡 养浩然之气 荀子主张 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 主张 性恶论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主张礼法并施 墨家 代表人物是墨子 主张 兼爱 非攻 尚力 节用 节葬 道家 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 他提出了 齐物 的观点 认为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人生观上庄子提出 逍遥 的人生态度 认为天与人 不相胜 法家 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 主张法 术 势相结合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永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