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柏拉图改革2“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3九岁的男孩金阳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4公元前222年,秦以吴越地为会稽郡,置钱塘、余杭、富春等县。下列有关会稽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b是该郡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在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地 d有权直接任免辖区内的县令5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6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信仰得救 d因信称义7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8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克里米亚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9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9911600795418791874200051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10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1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13梁启超说:“我支那4万万余人大梦唤醒,是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200兆之后始也”。他说的“大梦唤醒”主要是指( )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反清斗争兴起c认识到民族危亡促进了资产阶级救国运动d认识到日本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14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宣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15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161641年议会向国王呈送的大抗议书中说“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行为:已有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 b国王的行为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c反映出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要求 d君主立宪政体由此确立17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 )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 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a b c d1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9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英国当时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b英王在国家政治中没有实权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目标已基本实现d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制度2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解放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英国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21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a. 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c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d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2 法国大革命时期,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 )a17911792年 b17891792年c17921793年 d17931794年23马克思说:“历史传统在法国农民中造成了一种迷信,以为一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将会把一切失去的幸福送还给他们。”在这一状况下产生的新政权是( )a拿破仑第一帝国 b法兰西第二帝国 c七月王朝 d斯图亚特王朝24法国二月革命不久,路易波拿巴在总统选举中以压倒的优势当选,广大选民对他寄予的共同希望是( ) a巩固共和政体 b结束动荡,实现稳定 c渴望恢复帝制 d对外侵略扩张25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道:“过去我认为是男人单独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现代国家对男人和女人同样依赖。”这反映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降低了对财产资格的限制 b逐渐实现了性别平等c逐渐降低了对年龄的限制 d逐渐削弱了王权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29年至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召集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宗教改革的法案,被称为“宗教改革议会”。阅读下表,回答问题。时间会议通过的法令及主要内容1529年11月第一次会议通过了遗嘱验讫税修正案、死亡税修正案等三项法令,限制教会巧取豪夺。1531年1月第二次会议宣布英国教士“已在上帝法的许可范围内承认英王为英国教会的唯一保护者和最高首脑。”1532年15月第三次会议禁止英国主教将首年俸上交罗马教廷,迫使教士承认国王是他们的最高立法者。1533年2月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禁止向罗马教廷投诉议案,废除了教皇在英国残存的权力。1534年13月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案等四项法案,宣布亨利八世与前妻凯瑟琳的婚姻无效,确认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及这一婚姻的后嗣的继承权。1534年11月第六次会议通过了至尊法案等三项法案,宣布英国教会奉国王为最高首脑,不再承认罗马教廷和教皇的权威;主教首年俸和教徒什一税均有王室财库收缴;建立专门委员会对现任神职人员进行审查。1536年2月第七次会议通过解散修道院法,规定凡年收入不超过200英镑的修道院全部收归国王所有。摘编自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宗教改革议会”在政治、经济上是如何推动宗教改革的?(7分)(2)根据材料,归纳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宗教改革对英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酶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材料二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孑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田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6分)(2)依据材料二,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判断,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影响?(12分)28(15分)2012年2月12日,是清帝退位100周年,溥仪成为中国的末代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1912年中华民国参议院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留居故宫。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引起反响。孙中山:“复辟祸根既除,共和基础自固”。胡适:“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王东成(现代文史学者):(此事说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契约精神的流失,这种契约精神的流失,使中国历史形成了以“权谋”为特色的厚黑学。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三人对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一事的态度及其理由。(9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的历史背景。(6分) 昌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acddd 610bcacb 1115abcbd1620cbcdb 2125aabbb二、非选择题(50分)26(1)政治上:废除了教廷在英国的权力,确立了英王对国教的统治地位。(3分)经济上:截断了教廷对英国的经济盘剥;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产。(4分)(2)特点:依靠王权推动;利用议会立法手段;采取渐进方法。(6分)影响:确立了王权至上(强化君主权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4分,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法演讲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先进制造市场分析与经营
- 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在2025年公众参与评价与环境保护教育中的应用报告
- 供电试岗期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动控制 试题及答案
- 益智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flash动画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中药足浴课件
- 新解读《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T 247-2020》解读
- 超声科规培生入科教育大纲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家庭适老化改造案例研究及经验分享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
- 乡村调解员课件
- 中邮理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4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2025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 美术培训学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