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案.doc_第1页
项羽本纪教案.doc_第2页
项羽本纪教案.doc_第3页
项羽本纪教案.doc_第4页
项羽本纪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新坝中学高二语文选读教案 2012、11 教案 教案设计:陶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对命运的影响;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情感与态度: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教学重点: 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一)文中主要叙述了几个事件? 明确:本文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 (2)项羽成长小档案:四个阶段:吴中起兵-起点 ;巨鹿之战-顶点; 鸿门之宴-转折点; 垓下之战-终点 垓下之战分为三个部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二)结合讲义梳理文章字词。1、学书不成,去 文字;舍弃2、又不肯竟学 尽,完毕3、勿妄言,族矣 灭族,名作动4、梁以此奇籍 以为奇,认为 不一般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才气过人 才能,勇气6、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7、剑,一人敌,不足学(三)分析其中项羽的性格,鼓励学生看高祖本纪中刘邦对秦始皇出游的感触,比较项羽和刘邦性格。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髙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羮/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疏通文意,再次感受项羽性格:急躁易怒、头脑简单 刘邦性格:处乱不惊、老奸巨猾、冷酷(四)学习“巨鹿之战”浏览阅读第三 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活用词: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九战,绝其甬道楚兵冠诸侯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五)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破釜沉舟。 三、作业 1.复习文中相关字词。 2.找出文中的对项羽人物塑造起重要作用的细节描写。 3.阅读文章结合鸿门宴,简单的评析项羽这一人物。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二、 疏通“垓下悲歌”部分(一)终于,大势尽退,英雄末路。项王驻扎结营于垓下已人少粮尽,刘邦用张良之计,派人在楚军四围唱响楚地民歌,使楚军尽生思乡之情,再也无心恋战。曾经横扫天下、威震四方的英雄也只剩下无奈的叹息。看第四段“垓下悲歌”。1、 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 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二)但项羽还是凭借自己的天生神力突出重围,尽显英雄本色。看“突围”,梳理第五段,重点词句。 1、通假字 辟易数里 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汉军乃觉之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田父绐之曰 期山东为三处 汉军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三)他本已绝处逢生,为什么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呢?看“乌江自刎”,梳理第六段重点字词:驰走:使劲赶马逃跑地方:地域方圆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难道吗?”吾为若德:我给你一点好处。三、再次整体把握文本少怀壮志 1、学万人敌 2、彼可取而代之 3、起义反秦叱咤风云 1、挑战汉王 2、下外黄 3、汉军畏楚,尽走险阻垓下悲歌 1、慷慨悲歌 2、突围 3、乌江自刎四、找出文中刻画项羽的细节描写。 五、学生回忆常用的刻画人物方法,并讨论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的?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由高祖本纪中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引出本文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分析这两句话分别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 高祖尝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 从语气上看项羽:轻蔑 刘邦:羡慕 从性格上看项羽:个性张扬刘邦:个性内敛 “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羡。”【清】王鸣盛 分析“霸王别姬”场面 请学生找出文断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朗读、讨论的形式,对比分析项羽的垓下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体会两首诗歌分别表现出人物什么性格。 垓下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慷慨悲歌 大风歌:踌躇满志、心忧天下豪迈欢歌 分析“巨鹿之战”和“东城快战” 指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两个语断,说说它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巨鹿之战:侧面描写通过楚兵的勇猛来烘托项羽神勇过人的将帅形象。 东城快战:正面描写直接展现项羽“认输但不服气”的末路英雄形象。 第三课时一、对于项羽这一形象的评价 1.从文中找出项羽自己给自己的评价。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刘邦对项羽是怎样的评价?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高祖本纪 3.思考:以下三位诗人对项羽兵败自杀各持什么态度?l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民心向背)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定态度,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l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4.学生自己对项羽形象的评价。 二总结 总结司马迁刻画项羽人物的方法,总结项羽的人物形象。 项羽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面面观 胸怀大志(始皇巡游)、勇猛善战(巨鹿之战)、 儿女情长(项王别姬)、仁爱恻隐(思民苦)、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 残暴凶狠,好杀成性(坑杀降卒,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杀义帝) 刚愎自用,听信谗言(虽关心士卒,却抑制谋臣,猜忌贤能) 目光短浅(西楚霸王)、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优柔寡断(鸿门宴)、迷信武力、妇人之仁、沽名钓誉 透过一幕幕细节,就会清楚的发现,项羽性格中存在着多面性,它们矛盾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成就了项羽的霸业,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使得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显得真实自然。 影响人物命运的因素:外因,社会环境;内因,:勤奋、机遇、天赋、性格等。 项羽的悲剧命运是时代的必然,是性格使然.。时势既可以造就英雄,时势也可能埋没英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命运归根结蒂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设计要顺应历史潮流,要把自己的生命发展历程纳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英雄气概是人类发展永恒的动力。 客观因素,天时、地利,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可能埋没英雄。主观因素,性格支配行动,性格决定命运。批判项羽“天亡我”的宿命论。 三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栎阳狱掾刈骓绐檥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通 2、乃持项王头视鲁通 3、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通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怀王竟听郑袖() 2、项梁尝有栎阳逮()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 3、毋妄言,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5、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6、平伐其功()自矜功伐() 7、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8、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9、辟易数里() 10、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1、马童面之() 1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 1、以: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以故,事得已。()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梁以此奇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2、乃: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尔其毋忘乃父之志()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梁以此奇籍()2、皆沉船,破釜甑() 3、无不膝行而前()() 4、项王军壁垓下()5、遂霸有天下() 6、项王则夜起() 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8、乃令骑皆下马步行()9、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10、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