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决传递函数中零点的几个疑问传递函数有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同样,零点有开环零点和闭环零点。他们有什么不同,又各自起到什么作用呢?完全书本上的理论:闭环零点是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中分子多项式方程的根。闭环零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极点构成。对于单位反馈系统,闭环零点就是开环零点。这个从系统结构上是可以推导出来的结论。一想到零点,我们会想到比例微分环节,那么这个比例微分环节,放在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作用上会有什么不同吗?谈到零点,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微分环节,事实上,单纯的微分环节是不存在的。对一个信号取微分,也就是相当取这个信号的变化率。一个脉冲信号,上升沿变化率近似于无穷大,而运放的输出能量是有限的。能产生零点的基本环节有比例微分环节PD,比例积分环节PI。先来看,在一个传递函数的分子中,加入一个零点,而分母不变,会有什么影响呢?以欠阻尼二阶系统 G=4/(s2+2*s+4)(阻尼比=0.5)为例,与另一个系统G=4(s+1)/(s2+2*s+4)的单位阶跃响应比较。绿色是加入零点的,蓝色是没有零点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传递函数分母不变,分子中串入零点,瞬态响应变快,超调量增加。举个例子,还是以传递函数G=4/(s2+2*s+4)(阻尼比=0.5)作为控制对象,采用比例微分环节(1+0.5*s)去控制它。而根据比例微分环节加入整个系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在前向通道,一种是放在反馈通道。下面以采用这两种校正方式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1)、将校正环节串入系统的前向传递通道(绿色):sys=tf(4,1,2,0);sys2=tf(0.5,1,1);sys3=series(sys2,sys),sys4=feedback(sys3,1);step(sys4);hold on;(2)、将校正环节作为系统的反馈通道(蓝色):sys=tf(4,1,2,0);sys2=tf(0.5,1,1);sys3=feedback(sys,sys2);step(sys3);(3)、原系统的单位反馈(红色):sys0=tf(4,1,2,4);step(sys0);从上面的小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实用的结论:校正环节加入系统前向传递通道形成闭环,会在闭环传递函数中形成一个零点并增大阻尼比,故时域响应能够同时降低超调和提高瞬态响应。校正环节作为反馈通道,在闭环传递函数中没有形成零点,但增大了阻尼比,故时域响应能够明显降低超调,但对瞬态响应提高不明显。将上述三个系统的博德图放在同一张图上:从这三个bode图可以看出:比例-微分环节提高瞬态响应,是以降低高频抗干扰能力为代价的,在输入信号伴有较强噪声的系统中应该尽量避免采用串联比例-微分环节。上面是从频域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与职场沟通课件
- 建筑类培训课程
- 电芯真空烘烤培训
- 地震逃生安全指南
- 时间像小马车的课件
- 二零二五年购房离婚协议书规范范本
- 时代楷模王红旭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债权转让及项目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德邦物流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共有产权住宅买卖与租赁合同
- 中国吸管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4版
- (高清版)JTGT 3671-202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 场所安全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
- 刑事特情工作细则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院临床决策
- 政府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政策的成功案例分析
- 非煤矿山危险和有害因素之中毒和窒息
- 《口腔科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