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doc_第1页
新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doc_第2页
新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doc_第3页
新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doc_第4页
新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小学古诗鉴赏复习主备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批: 姓名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大意: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 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2.思想内容: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采莲人)的快乐心情。3.写作手法:运用诗经中的“赋”的手法,铺陈其事,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n)牛羊。1.大意: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思想内容: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诗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2.写作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语言简练质朴,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放的风格,音调雄壮,境界开阔。3.名句赏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写出了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它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是描写草原风光和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的千古绝唱。 3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大意:竹子咬定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历经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拨,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2.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的人生态度。3.写作手法: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那种不畏磨难、刚强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4.名句赏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表现了岩竹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面对现实,战胜困难的坚定顽强的精神,从而隐寓了作者风骨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抒发了诗人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的人生态度。4 风 (李峤)解(能够)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大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2.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 从动态上对风进行诠释和理解,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3.写作手法:(1)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直面陈说,极力铺陈,写风却不见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但句句都见风的力量。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2)运用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柔情与强悍。(3)讲究对仗或对偶。 5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大意: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绿色的柳条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细细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细细剪裁。2.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3.写作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和设问的修辞和借景抒情的手法。4.名句与赏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细细剪裁。(1)运用设问句,自问自答,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2)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6 所见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2.思想内容:在对牧童夏日捕蝉童趣横生,情趣盎然的描写中,体现了牧童的活泼顽皮、机敏专注,天真烂漫,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写作手法: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牧童夏日捕蝉童趣盎然的情趣。7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诗歌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1、思想内容: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2、写作特点:(1)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2)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8凉州词 王翰诗歌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歌大意:举起夜光杯,葡萄美酒多滋味;正当畅饮时,马上的琵琶把人催,将士说:即使醉卧沙场上,请君切莫笑痴狂;古往今来征战地,竟有几人回故乡?思想内容:此诗是咏边塞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出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 “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9出塞 (唐 王昌龄)诗歌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歌大意: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思想内容: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内容上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10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诗歌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大意:昨天晚上,带着寒意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高洁。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11鹿柴(唐 王维)诗歌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歌大意: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思想内容:(1)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2)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写作特色: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意味深长。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12村居 (清 高鼎)诗歌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歌大意: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思想内容、: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诗中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写作特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y)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大意: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二、内容情感:这是王维在渭城送别去西北边疆的朋友时作的诗。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大意:“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游居漂泊,每每一到好节日,我对家乡、对亲人,对老友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遥想,兄弟们一定正在登高山吧!一定都插上了茱萸,唯一可惜的就是少了“我”一人。二、内容情感: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1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大意: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二、内容情感: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16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一、大意: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二、内容情感: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17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二、内容情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18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大意: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二、内容情感: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意: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赏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20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意: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赏析: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21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赏析: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壮丽的河山,使气度超凡的诗人兴味盎然;迷人的风光,荡涤了才华横溢的谪仙在政治上的忧烦。本诗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碧水、青山、红日、白帆,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羡。22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赏析:诗人在诗作中起笔便采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渲染了一个荒凉、凄寒而又令人仿佛没有了着落的送别背景。诗的后两句于宽慰之中充满着激励,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朋友董大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自己的前途奋斗和抗争呢!此诗作一反唐人赠别诗的那种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一种超乎他人的昂扬和悲壮,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后人以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23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意: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春雨的描绘和歌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滋养大地的赞美。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把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几句把雨 万物融为一体,深刻表达了大自然的美。 2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歌大意: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诗歌主旨: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表达出爱花、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26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大意: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诗歌主旨: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7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歌大意: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诗歌主旨:歌颂伟大的母爱。诗歌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运用反问,比兴,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28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歌大意: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诗歌主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现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以及遭受迫害而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 诗歌赏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后两句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29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歌大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只见一位老翁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钓鱼,久久不愿离去。诗歌主旨: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赏析: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风景,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30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一、诗文翻译:湖光秋月相互映照多和谐,湖面平静好像铜镜没打磨。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青螺。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诗所表现的画面。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多么秀丽的景色和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啊,使人感到十分清心怡神。三、本诗所表达的情感: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虽遭贬谪,但他并不失意伤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四、写作特色:诗篇写景细致优美,比喻形象新奇。31浪淘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一、诗文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二、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三、本诗所表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浪漫主义的情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一种伟大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力量。四、写作特色: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展开幻想的翅膀,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溯流而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做客。想象绮丽,气魄雄伟,胸襟宏阔。3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本诗所表达的情感:诗人把野草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一岁一枯荣”,写出草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二、名句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三、写作特色: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33池上小娃撑小艇 (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一、诗文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这首小诗讲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故事。可能是白莲太美丽了,于是他划着船去采摘,可是却不懂得如何隐藏,水面的浮萍被船冲开了一条路。】 二、赏析诗歌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是一首表现孩子纯真无邪的小诗。34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诗文翻译: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了?二、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用“红”与“蓝”,“绿”与“蓝”对照,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三、写作特色:总之,这首词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不同,很有山水派诗歌的特色。在词中,诗人借助于点染手法,运用色彩的和谐分配,描绘了江南春色之美。同时,在活泼、明快的语言中,表现出自己对美丽江山的喜爱之情。35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1.译文: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用丝线钓鱼, 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2.内容中心: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的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36悯农二首 李绅(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译文一:春天种下一粒粟的种子,秋天将会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的田地都种满了庄稼,可是农夫仍免不了饿死。译文二:烈日炎炎的中午在地里除草,汗水不住的滴在禾苗下的土地上,城中的人有谁知道盘中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来的不容易啊。2. 内容中心:(一)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二)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两首诗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3.写作特点: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37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山里人家的小屋裹在洁白的云雾中。停下车子。是因为我非常喜爱着傍晚的枫林树,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2. 内容中心:这首诗描写了晚秋时节美丽的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3.写作特点: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是咏物言志。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38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1.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之人尽是扫墓人,好一片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景象。人生何必这样悲观?我倒游兴正浓。向路人借问哪里有酒家,哪里有人理睬我呢?只有远处的牧童善解人意,示意我酒家就在前面不远的杏花村。2. 内容中心: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3.写作特点:这首诗情景交融,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第三句回答,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3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1.译文: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2. 内容中心: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3.写作特点: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40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二、思想内容:江南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明朗绚丽,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既写出了江南的生机盎然,又写出了江南的历史沧桑。江南春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三、写作手法:1.映衬: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后两句画面的阴雨迷离,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互映衬,使“江南春”这幅图色彩丰富,又为眼前的江南美景增添历史悠远的色彩。2.“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极言江南处处是莺歌燕语,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41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二、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42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二、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43元 日(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二、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44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译文: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二、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三、品味“绿”字的妙处:“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画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45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青。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闲居时恬淡的心境和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2、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示例:推开门,两座郁郁青青的山峦殷勤而急切地扑人眼帘,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3、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4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把山遮住,白雨如同跳动的珍珠,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雨,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1、这首诗,由云讲到雨,又由雨讲到晴,记叙了大夏季里西湖景色的变幻,流露出诗人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写法上,充满了奇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乌云像打翻的黑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一阵疾雨就倾盆而至,湖面上白色的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跳着落入船里。3、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个“未”字,突出了西湖景色变化之快。“黑云”与“白雨”强烈对比,加强了诗境中的色彩效果,使雨中湖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以“翻墨”比喻乌云,逼真生动,形象鲜明;用“跳珠”形容雨点,有颜色,有声音,有动态。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奇妙,想象丰富,突现了夏天阵雨来势之猛的特点。 47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1、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2、“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48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1、。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2、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49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理解: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50示儿 (南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译文:我本来也知道人死了就成事皆空了,可是唯一让我感到悲伤和难过的,是没有看到中国九州的统一。等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日子,一定不要忘了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们死去的父亲。示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他至死都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心愿和真挚的爱国热情。首句衬托了第二句,更加突出了诗人的爱国之心。后两句是遗嘱,可看出诗人对收复失地充满了信心。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既沉痛悲壮,又充满了乐观。从语言看,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他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含和蓄积的感情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盼望宋朝能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相处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的表达效果。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山的高峻。 2.诗人能把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描写之中。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3.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从“泪尽,胡尘”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南望,又一年”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52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5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54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5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