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传播学中的许多传统理论受到质疑,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定,通过辨析,从“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能够论证“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由此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概括起来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自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以来,引起学界极大的关注,不少学者和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用这个概念解释出现在传播当中的一些现象。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坚持“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二是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三是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仍然发挥作用,只是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以上学者的三种意见概括起来分为两派:一派学者认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这个具有交互性、匿名性、及时性的平台中,网民可以各抒己见,其心理状态更趋近于心理学上所讲的“本我”,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恐惧被“无所谓”的心态代替。因此,在网络中避免了传统媒体对舆论气候的故意营造,“多元”舆论会逐渐消解主流传媒的中心化、一元化。而另一些意见却认为,互联网中依旧存在“沉默的螺旋”,虽然个人在网络中会表现的比现实生活更大胆,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因此,一旦个人对这个孤立条件缺失的判断被打破或者没有充分理由支持自己不可能被孤立,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孤立感一样会在网络中出现,“沉默的螺旋”一样会沉默。关于这两种争论到目前为止学界并没有定论。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争论,对于网络这种尚在发展中的新媒体而言,构成其传播的各种要件都还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的事件可以看出。因此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依旧存在,而且,在网络中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强势声音会以一种比现实中更强势、更非理性的表现形式遮蔽另外的不同意见,以更加燎原之势加强己方意见,甚至不惜以谩骂、诋毁的方式使不同声音闭声,从而在网络中形成一种主导声音。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笔者想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角度增加一些论据: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尤其是在交流之初,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各个固定的社区、论坛以及icq上一部分人会相对固定下来,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性别、职业、相貌等相关情况),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这一点与阿希的从众实验、诺依曼的火车调查具有相似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火电运行值班员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 2025年仓库保管员岗位应聘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级财务会计实操教程与模拟试题库指南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冲刺题
- 布病防控知识培训
- 2025年漆包线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特种作业类特种设备作业-压力管道巡检维护D1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发热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南三区八上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计算机网络技术-物理(工)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课件
- 货物运输合作协议范本
- 美团骑手2025年度骑手权益保障与法律法规遵守合同4篇
- 2025年中州水务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彩钢瓦屋面施工材料选用方案
- 场地代运营托管合同范例
- 《信用证课堂用》课件
- 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七年级上册硬笔行楷字帖
- 《纵隔病变的ct诊断》课件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