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答案】A【解析】考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孔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仁”、“礼”和“仁政”等思想,这些都是研究人类社会问题、探讨人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故应选A。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 B、 C、 D、【答案】B【解析】考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所学,有利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主张明显是社会两级的分化,不利于社会和谐;是指教育方面的内容,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B。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用“德”教化百姓,符合题意,故应选A。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答案】A【解析】考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意思是说如果用强权手段和刑罚来压服民众,只是使民众暂时顺从和隐藏自己的羞耻之心。而如果以仁德、礼义来感化引导民众,那么民众会勇于知耻且长期保持不变。故此段论述强调“仁德礼仪”,依据所学可知属于儒家思想。故应选A。5、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答案】A【解析】考察对墨家思想的认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约。选项A属于儒家的思想;B、C、D均属于墨家的主张,所以应选A。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答案】A【解析】考察对诸子思想的认识。结合所学可知,A属于儒家的主张,符合题意;B属于道家的思想;C属于墨家的思想;D属于法家的思想。故应选A。7、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答案】B【解析】考察法家的思想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A是荀子的思想,;B是法家思想,强调法治;C是墨家的尚贤思想;D是儒家思想,强调爱惜民力,勿夺民时。故应选B。8、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答案】C【解析】考察对墨家思想的认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约。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体现的正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故应选C。9、 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答案】C【解析】考察对儒家思想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故应选C。10、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答案】A【解析】考察对法家思想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法家主张法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属于道家;孟子属于儒家;墨子属于墨家。故应选A。11、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乱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孙子 C、孟子 D、韩非子【答案】D【解析】考察对法家的认识。材料的意思是:主张严刑峻法。依据所学,法家主张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墨子属于墨家;孙子属于兵家;孟子属于儒家;韩非子属于法家。故应选D。1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B【解析】考察对孟子思想的认识。结合所学可知,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孟子。故应选B。1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答案】D【解析】考察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西汉时候,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分析选项,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明显错误。故应选D。14、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C【解析】考察对汉初统治思想的认识。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争破坏,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难。为此,以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正是到记得主张,故应选C。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答案】C【解析】考察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内容,将儒学发展为新儒学。新儒学符合汉武帝加强统治的需要,为其所接受,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故应选C。16、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答案】B【解析】考察董仲舒的新儒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王国问题。汉武帝的时候,为加强君权,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接受董仲舒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应选B。17、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答案】D【解析】考察董仲舒的新儒学。依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对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正符合汉武帝建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的需要。即董仲舒的观点迎合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故应选D。18、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家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仁和礼 B、主张仁政C、宣扬人性本善 D、提出“天人感应”【答案】D【解析】考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认识。西汉时候,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将儒学进一步改造,形成新儒学,其内容主要有: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后人总结)。联系所学,分析选项,可知D项是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故应选D。19、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 “经世致用”学说【答案】A【解析】考察学生对程朱理学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时候,一方面为复兴儒学,对佛道思想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他们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但没有融合法家的思想。故应选A。20、大力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观点的理学家是( )A、王守仁 B、朱熹 C、程颢 D、程颐【答案】A【解析】考察对陆王心学的认识。明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王守仁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他继承陆九渊的“宇宙即是无心,吾心即是真理”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故应选A。21、明末清初“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答案】B【解析】考察明清进步思潮。明朝后期,社会吏治腐败,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出污泥而不染,对道学家的虚伪进行批判,形成离经叛道的性格。但从本质上看,李贽的思想依然属于儒学的范畴,只是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主张发展个性,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应选B。22、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是指( ) (1)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2)封建制度衰落时代 (3)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4)封建时代高度发展时代 A(1)(2)(4) B(1)(2)(3)(4) C(1)(2) D(1)(2)(3)【答案】B【解析】考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3)(4)错误,(2)正确,可排除A、B、C三项。这一时期民主进步思想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故(1)正确。故应选B。23、“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然,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该思想的是( )A、 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答案】B【解析】考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认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的批判,尖锐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故应选B。24、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主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含义不同B、 改朝换代只与既得利益集团有关C、 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君臣与老百姓在民族兴亡问题上是对立的D、 顾炎武具有民主的思想【答案】C【解析】考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认识。顾炎武认为保国与保天下是不同的,保国是 “肉食者谋之”的事情;而保天下则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因此,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的责任。故应选C。25、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运行的规律,为人类服务。下列思想家与这一思想类似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D【解析】考察对古代中国唯物思想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这一思想与荀子的思想基本一致。故应选D。26、诸子百家的社会宗旨是( ) 发展学术 驳斥他人 传播文化 批评时政 A B C、 D 【答案】C【解析】考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社会宗旨。依据所学,是其政治目的,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受到统治的重视和应用。是其社会宗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学术的进步,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故应选C。27、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答案】A【解析】考察对诸子思想的认识。孔子、墨子、孟子的主张都体现出了“爱民”的思想。这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人民生活疾苦密切相关的。 B选项表述错误,不合史实;C项表述不准确;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故应选A。28、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A B C D 【答案】B【解析】考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有教无类”是其教育思想,与题意不符。故选B。故应选B。29、孔子认为“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因而在政治上主张(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节用而爱人” D.“克己复礼” 【答案】B【解析】考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意思是“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人”。分析选项,A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题意不合;B符合题意;C、D均与题意不符。故应选B。30、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答案】C【解析】考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意思是“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 反映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故应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4分)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8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3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3分)。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2分)(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4分)【解析】第(1)问学生对孔子与董仲舒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材料一“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可知孔子的主张:仁。依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两种主张的不同命运。第(2)问,结合材料三 “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可知,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变,孔子地位不可变,极力主张维护儒学及孔子的地位。而李贽则认为“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体现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挑战。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作用的作为,分析时要注意分阶段认识。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1: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争环境下的精益生产解决方案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Unit 1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主题阅读学案(含答案解析)
- 老年人培训知识内容课件
- 题型1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微型实验-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新高考)解析版
- 酸碱在水溶液电离课件
- 特殊平行四边形 章节(10知识点回顾+40题型练习)原卷版-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期预习(北师大版)
-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讲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 老年人住院护理培训课件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重点考点 专项练-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 热点话题04 体重管理年(解析版)-2026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热点话题练习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Office和WPS Office通-用)》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工作手册2023版》知识培训
- 疼痛评估表课件
- 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计算题天天练习带答案(共15天)
- 2025年业务接替交接协议书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患者照护用品的应用护理员培训
- DB32-T 4334-2022 薄壳山核桃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 规则之下方有自由课件-高一上学期行为常规主题班会
-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DB S63-0011-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