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doc_第1页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doc_第3页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doc_第4页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教师版)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 重点掌握古代冶金、陶瓷、纺织业的发展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2. 难点在于探究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和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认识中国手工业的特征。认知背景: 1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直径33厘米,高27.5厘米)2007年在英国拍卖,佳士得公司估价为1000万美元。看好此罐的一位台湾买主出价到1000万英镑,最后被一位英国藏家以2.3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不仅创下了中国瓷器的市场最高,而且创造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2周杰伦唱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2008年北京奥运青花瓷颁奖服受热捧。认知核心: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探究点: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为什么一直保持世界的领先地位?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2.重要成就: (1)高超的冶金技术铸铜: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二里头青铜器、三星堆青铜礼器、越王勾践青铜剑等) 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技术不断进步(春秋末已能制造钢剑。两汉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青瓷成熟。北朝:白瓷成熟。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极为名贵,又称秘瓷。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至今被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探究点: 查找资料并观察家中器皿,归纳陶器与瓷器的主要区别,并说明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是否属于瓷器?陶器与瓷器的主要区别:(1)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最低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达到1400左右。(2)坚硬程度不同。陶器坯体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瓷器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3)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用一般黏土即可,瓷器则需以高岭土作坯。(4)透明度不同。陶器即使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5)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唐三彩是陶制冥器。(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养蚕丝织。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织室数千工人。包括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能织出绫、锦、罗、绢、 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唐朝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随经济重心南移,南 方丝品量与质渐超北方。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缎成为清 朝丝织品的代表。苏杭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民间手工业的种类:(1)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背景下,以纺织为代表,作为农产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一些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1)春秋战国:民营手工业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有的城镇手工业者前店后场,亦工亦商;出现一些能工巧匠如墨家弟子、木匠的祖师鲁班等。(2)秦汉:继续发展。(3)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4)隋唐:恢复和发展。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5)宋元: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6)明中叶: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丝品花纹。探究点: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制。官方手工业的垄断。商路的政府垄断。技术的垄断性。儒家学说的排商。政府的不提倡发展商业。3资本主义萌芽及缓慢发展(1)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丝织中心苏杭机户开设机房雇机工生产,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即 ),机工(即 )。棉纺织中心松江商人开暑袜店直接支配生产,使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2)清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探究点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表现:(1)西汉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欧洲从中世纪兴起收藏中国瓷器热,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群神宴把明朝青花瓷器放在突出位置显示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探究点:据材料,说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材料一:明代御器厂自洪武末年设立以来,瓷窑数量不断增加,初期仅有20座。至宣德年同时已增至58座。同时,民窑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产生了像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著名的民窑。这些瓷窑产量也极其惊人,御器厂建窑不久的宣德八年(1433年),就一次烧造各样瓷器443500件,官窑没落的万历年间,仍有一次烧造96624件、239000件等记载。至于民窑的产量,更是无以计数,不仅占据了遍及全国的国内市场,而且远销至亚、非、欧、美各洲。这些方面在全国制瓷业中均首屈一指。 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明代卷下编材料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工场主、雇工、瓷商等人数已达10万余人。明万历年间人王世懋所著二酉委谭中描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日四时雷电镇。 李希凡主编【答案】:(1)因宋景德年问承造进贡御用瓷器而得名。(2)制瓷原料(陶土)和燃料(松柴)丰富:水路运输便捷,有利于制瓷原料、燃料的输入和瓷器的外销;昌江之水便于瓷器陶洗和提供碎土动力:大批制瓷工匠源源加入。 (3)官窑、民窑数量多、产量大;民窑产品行销国内,远销世界各地;从业人员多,生产规模空前。 探究点:总结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 手工业技术先进。3、 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 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5、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在明朝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并占据主导。6、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7、 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探究点:据所学知识,归纳各个时期的手工业成就。时 间重 要 事 件距今四五千年在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中国掌握冶铜技术。夏商周官府垄断青铜铸造等手工业,商周青铜铸造繁荣(三星堆)。商朝有织机,西周产生斜纹提花技术。商朝烧制原始瓷器。西周晚期铁器出现。春秋战国向封建社会过渡,民营手工业兴起,鲁班为木匠祖师。已能制造钢剑。汉朝西汉武帝将盐铁、铸钱收归官办。丝绸之路开辟。东汉烧出青瓷,杜诗发明用水力冶铁的“水排”。两汉产生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南北朝民间手工业受摧残。发明灌钢法。北朝产生白瓷。隋唐形成南青北白制瓷系统,瓷器广销国外。丝织吸收波斯技术。南方丝织技术随经济重心南移超越北方。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织锦融入花鸟画风格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技术。明清宣德青花瓷奉为珍品,景德镇成瓷都。海上丝路行销瓷器,为国外客户制瓷,称“瓷器大国”。 制瓷工艺17世纪传到欧洲。苏杭、南京织造进入鼎盛期。明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发明结构复杂的花楼机,手工工场出现。认知拓展: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其他手工业行业举例造纸业: 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宣纸起于唐代,因原产于宣州府而得名,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誉“纸寿千年”。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造船业 :汉代发明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无疑是产生了消极影响。二、为什么西方国家称中国为China?中国的瓷器以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法国凡尔赛宫内列有专室收藏中国陶瓷;而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二、经典史料材料一 凡执技(以技术)以技术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