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川卷)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高考资第卷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高考资源网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高考资源网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高考资源网7用心 爱心 专心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b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c奔赴/投奔 拾遗/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d悱恻/斐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3分) a绿树婆娑,琴声悠扬,整个岛上荡漾着优美的弦律,让人不能自己,仿佛置身世外桃园一般。 b在破案期限倒记时2天的时候,案件告破,公安人员粉碎了犯罪分子的黄梁美梦,并在其住处起获了大量赃款赃物。c为减少经济危机爆发给自身造成的损失,西方公司纷纷争取获得来中国的入场券,以便尽早入驻中国市场。d一诺千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对朋友做出的承诺,我们也会一如继往地实践下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在今后十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b2009年5月30日11时许,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教训十分深刻。c据调查分析,山西“518”特大透水事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矿在煤层作业时放炮震动破坏了与附近废井采空区的隔离带,导致采空区积水涌入造成的。d完善的规划、周密的方案、细致的预算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方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粱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分的部分,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5从原文看,下列对“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间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b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c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景观体现出古徽州居民消极的迷信思想。d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6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b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7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派建筑不仅给人审美上的愉悦,还能给人心灵的陶冶,使人率真超脱,因此,必将吸引众多的旅游者。b徽派建筑虽然风格独特,意蕴丰厚,但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活价值也将日渐丧失,而仅作观赏之用。c徽派建筑“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并研究它,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d徽派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开发上极具价值,合理科学地开发,必将推动黄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高考资源网王猛论(清)侯方域唐荆川曰:“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此可谓得猛之著矣。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乱世之臣识大义者,诸葛亮、王猛而已。亮始终心乎汉者也,猛始终心乎晋者也。然亮仕于汉而为汉,人之所知也;猛仕于秦而为晋,人之所不知也,吾故舍亮而论猛。当猛之隐于华阴也,姚氏、石氏多雄略之主,岂不能出而佐之?以为是氐、羌僭窃者,而非其志也。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 逮夫桓温入关,而后喜可知矣。被褐而谒,扪虱而谈,讵偶然哉!温见之而与论三秦之豪杰,既而曰:“江东无君比也。”盖温且心折于猛矣。乃温还而猛不从,何欤?呜呼!猛,英雄也;温,亦英雄也。天下英雄之与英雄,可一望而知。猛从温,则温必大用猛。然而温欲篡晋,其从之,则荀彧、郭嘉之下者也。不从,温又必杀猛。天下英雄之相爱而相用也,出于诚。然而英雄之杀英雄,与其见杀于英雄者,则必皆出于万不得已,苟有可以择之而可以全之,断不相强也。故此时猛不难于舍温;温亦不难于舍猛。温欲篡晋,猛之所知也;猛必不从温篡晋,亦温之所知也。然猛自是始无望于晋也欤! 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大军一还,彼崤、渑、函谷之间,岂复尚有奉正朔、袭冠带之日哉?其出而相苻坚者,猛之不得已也。一出而强兵富国,勋绩烂然,说者以为苻坚之管仲。是固猛之生平所裕如也,不足异也。垂没而告苻坚曰:“晋正统相承,上下辑睦,非所可图。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而后其本怀见矣。 故吾以为猛者非仅仅功名之人也。然则猛盍并不仕秦?曰:“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澹泊宁静不及。使亮不遇先主则必不仕吴魏者,亮之所能也。猛不遇晋则必不仕秦者,非猛之所能也。然而当猛之时,可以为晋难者,莫秦若也。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是则吾之所为识大义者也。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逮夫桓温入关 逮:趁着b其出而相苻坚者 相:辅佐c垂没而告苻坚 垂:临近d非所可图 图:图谋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王猛“识大义”的一组是(3分) 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 猛始终心乎晋者也 猛必不从温篡晋 其出而相苻坚者,猛之不得已也 一出而强兵富国,勋绩烂然 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a b c d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王猛的才能、操守和处世方式都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但他的经历比诸葛亮更为坎坷,故不为人知。b王猛的才能得到了桓温的赏识,然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最终并没有跟随桓温去晋为官。c王猛辅佐苻坚虽然是完全被迫的,但他在任上仍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秦国的强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把王猛和诸葛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王猛一片忠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对诸葛亮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第卷四、(23分)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4分)译文 (2)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3分)译文 (3)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3分)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唐)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分)(1)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2)臣生当陨首, 。 ,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17题。江南蓑衣胡明刚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江南的季节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地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地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14文章第段的景物有何特点?从全文看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_ 15从全文看,“江南蓑衣”有哪些值得作者怀念的地方?请分条概括。(6分)_ 16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_ 17文章的结尾说“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作为一个处于繁华红尘中的现代人,他失落了什么?他为什么等待“内心的救赎”?(6分)_六、(15分)l8 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的两个人物的对话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性格。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五十字。(4分)示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翻开史记,项羽说:“ 。” 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 。” 19建筑方面的专家方圆因病不能参加世博会园区设计研讨会,希望让自己的学生代替。下面是学生代他写给大会秘书处的回信,其中有些表述不够准确或得体,请予以修改。(5分)大会秘书处: 收到您们的邀请,我很高兴。因近来身体不适难以莅临,现让我的高足代替前去。不能亲自为大会做出应有贡献,深感惭愧。 特致歉意,敬请见谅。 方圆2010年3月3日答: 20热门网络词汇“给力”据说原本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带劲”“给劲”“很棒”“精彩”等意思。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大呼“标题给力”。在年末岁首的两个月中,“给力”一词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打开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中央、省市级媒体纷纷套用,有人夸张地说,就连大街上的老婆婆都在用“给力”这个词了。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简明通顺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6分) _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些眼泪,是有重量的它表达着坦诚、渺小抑或悲伤。一滴泪的怦然滑落,就是一个怀抱,一个与自己亲近与真实相拥的怀抱;也是一种宗教,纪念着那些只属于内心的清澈、柔软与真诚。请以“眼泪的重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川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 1(3分)c c项“奔赴/投奔”的“奔”分别读bn/bn,“拾遗拾级而上”的“拾”分别读shsh,“扛枪力能扛鼎”的“扛”分别读kng/gng;a项“搪塞塞车”的“塞”分别读 s/ si,“渐变/熏陶渐染”的“渐”分别读jin/jin,“给予/自给自足” 的“给”都读j;b项“禅院禅让”的“禅”分别读chn/ shn,“菲薄日薄西山” 的“薄”都读b,“蹊跷/独辟蹊径”的“蹊”分别读q/x;d项“悱恻/斐然” 的“悱”“斐”都读fi,“呼吁/长吁短叹” 的“吁”分别读y/x,“血泊/漂泊异乡”的“泊”分别读p/b。2(3分)c a项旋律、不能自已、世外桃源; b项倒计时、黄粱美梦;c项入住; d项一诺千金、即使、一如既往。3(3分)d 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别人请教。a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b风云际会:比喻贤臣与明君相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好机会。也指有才能的人遇到机会。c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而言中”,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感情色彩有误。4(3分)d a项重复累赘,删去“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b项成分残缺;c项句式杂糅。二、(9分,每小题3分)高5(3分)c 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不是迷信思想,而是体现古徽州居民对美好安康生活的期盼。6(3分)d a 项“古老的艺术”与“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之间无必要条件关系;b项“徽州建筑的价值” 不在于“古老”,而在于“人文意蕴”; c项“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错,两者之问无因果关系。7(3分)b “仅作观赏之用”错,徽派建筑的人文意蕴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人类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三、(9分,每小题3分)8(3分)a 逮:等到。9(3分)c 是唐荆川对王猛的评价,突出的是他的谋略;意在说明王猛的才干。10.(3分)b a项注意文章最后一段“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澹泊宁静不及”这句话;c项“完全被迫”不对,应该说是出于“以秦存晋”的目的;d项作者并没有批评诸葛亮的意思。四、(23分)高.考.资.源.网11(10分)(1) (4分)等到他没有办法而被别的国家任用,仍然忠心耿耿不忘晋王朝,是真正识大义的人。(得分点:及、见用、惓惓、盖)(2) (3分)王猛坚守志向不肯轻易出仕,却又没有办法向晋王朝表达自己的志向,因此宁愿隐居。(得分点:志、出、达)(3) (3分)晋王朝偏安江东,仅仅有一个桓温就足以有所作为,(王猛)却又不能跟随他。(得分点:足以有为、而、从) 12(分) (1) (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分)。(2) (4分)示例“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2分)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2分)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13(分) (两题任选一题)(1)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乾坤日夜浮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令而行(2)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札札弄机杼 沧海月明珠有泪 患不知人也五、(22分)14(6分) 描写了苍翠山峦、层层叠叠的梯田、赶牛群的牧童、穿蓑衣的山地汉子等物象(2分)构成了一幅朦胧迷醉的烟雨江南图,透露平和而安详的气息。(2分)为后文写作者对蓑衣的怀念做好铺垫。(2分)与文末对比,揭示主题。(2分)(答对3点即满分)15(6分) 它体现劳作的艰辛和愉悦;它是自由狂放(潇洒逍遥)的。(或者它有诗意)它是坚守清寒贫穷生活的象征它是对失落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的渴望。(答对3点即满分)16(4分) 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蓑衣的角度写“主人”的心理,交代了“主人”离去的原因,写法新颖独特,反问句的运用引人深思,更具表现力 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主人”离去的情节。17(6分) 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往往为名利所累,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的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平和的生活。这里的“内心救赎”实际写出了现代人对自由、高远(清雅)、平淡的生活向往和渴望。六、(15分)18(4分)翻开史记,项羽说:“英雄要有柔情。虽然我勇猛善战,但当我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痛苦悲歌泪别虞姬之时,我就是英雄。 ”(2分)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英雄要有原则。虽然我惜才如金,但当我坚持原则,依法治军,挥泪斩杀马谡时,我就是英雄。” (2分)19(5分)将“您们”改成“大会”或“贵处”将“莅临”改为“出席”或“参加”“高足”改为“学生”将“不能亲自为大会做出应有贡献”改为“不能为大会做出应有贡献”。20(6分)示例一:语言是灵动、鲜活的,它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淘汰,这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2分)民间语言,网络语言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对传统语言进行补充、修正,使之更有活力,也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发展。(2分)主流官方语言,不能只是板着冷峻的面孔,也应从民间的语言中汲取滋养,使之更有亲和力、生命力。(2分)示例二: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约定俗成性,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明。(2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盲目追风赶潮,要让时间来过滤,去粗取精。(2 分)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是规范语言使用的典范,应慎重使用网络语言,而不能丢失了自己庄重、严肃的风格(2分)七、(60分)21(60分)略(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唐荆川说:“王猛,是苻坚的谋臣。”这可以说是说出了王猛最突出的地方。王猛生活在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他的志向一直在于中原(晋王朝)。等到他没有办法而被别的国家任用,仍然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振动对疲劳寿命预测的误差修正方法
- 技术迭代与市场滞后的矛盾如何破局
- 2025年5G网络的低延迟通信技术
- 循环农业视角下茴香种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径探索
- 建筑领域模块化前后支架的抗震性能与成本效益动态平衡
- 废弃锂离子电池凹土复合粘结剂重金属迁移防控技术
- 大三班绘本剧本老鼠嫁女
- 工业级产品代谢毒性评估体系构建对医药中间体开发的关键制约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风电项目的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案
- 信息检索技术讲义
- 商业银行基于华为OceanStor的关键业务同城切换方案
-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规程
- 第十章DNA、RNA的生物合成ppt课件
- 3250变压器综合测试仪(共85页)
- 中国联通VI手册完整版
- 昆虫分类检索表
- 贾谊《鵩鸟赋》课件,《鵩鸟赋》讲解
-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评审书
- HXN5型机车常见故障处理指导书
- 物理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