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水中生活的动物.doc_第1页
学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水中生活的动物.doc_第2页
学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水中生活的动物.doc_第3页
学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水中生活的动物.doc_第4页
学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水中生活的动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水中生活的动物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退耕还林b使用无磷洗衣粉c使用一次性筷子d植树造林2世界生活的主题是“环保、低碳、节能”。以下做法中与之相符的是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学 教科书循环使用 节日寄送纸质贺卡 使用一次性购物袋a b c d32012年2月,我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迎接省运会,下列做法欠妥的是( )a.加大蒙阴云蒙湖的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b.在农民耕地上大肆开发高层住宅c.提高临沂人民公园、动植物园绿化率 d.对沂河河道进行全面截污与清淤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a.离开房间时关灯 b.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c.使用环保购物袋 d.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5保定成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更应该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6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将工业废水排人大海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 d.大量使用空调7“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 )a.节省办公经费 b.减少垃圾 c.实现现代化 d.保护森林8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 ) a. b. c. d.9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在草原上大量捕杀狼,保护牛羊c大量围湖造田d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10下面的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保护环境行为的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退耕还草 d使用一次性筷子11鱼离开水后会很快死亡,原因是( )。a.体表干燥 b.无法呼吸 c.体内缺水 d.停止摄食12鲫鱼在水中游泳,它的运动器官是( )a.鳃 b.鳔 c.鳍 d.侧线13鱼能在水中呼吸,它的呼吸器官是( )a.鳃 b.鳞片 c.心脏 d.胃14冬季,在我国北方常常利用冰孔进行捕鱼的原理是()a冰孔处水温高b冰孔处氧气多c冰孔处食物丰富d鱼类具趋光性15鱼流出鳃的水与流入鳃相比,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减少d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增多16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一特征来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17如果剪去鲫鱼的胸鳍和腹鳍,鲫鱼将发生下列哪个变化( )a不能向前游动 b不能保持身体平衡c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 d不能上浮下沉18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a甲鱼 b海蜇 c鱿鱼 d泥鳅1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的人民常常利用冰孔进行捕鱼,原理是 ()a.冰孔处水温高b.冰孔处氧气多c.冰孔处食物丰富 d.鱼具有趋光性20“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鱼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鳞片 b.鳃 c.鳍 d.肺二、判断题21两栖动物属于陆生动物,它们的生殖过程能够摆脱水的束缚。22两栖动物的成体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因此它们的生活范围比较大。23直接观察鱼鳍的各种动作,能准确判断鳍的作用。()24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 ( )25“四大家鱼”通常指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 )26(5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的。(2)真菌的个体有的由单细胞构成的,有的由多细胞构成。(3)海马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海马属于鱼类(4)仅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一个动作。(5)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27(5分)是非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 )(2)陆地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 ) (3)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 )(4)骨骼肌既能牵拉骨,又能推开骨,因而只要一块肌肉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5)对于不同种动物个体来说,如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相同,则学习的速度也就相同。( )28虽然海马身体外形奇特,但是海马有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由此可以判断海马是属于鱼类。( )29青蛙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30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用贝壳保护身体。三、连线题31连线题(4分)鲫鱼 尾翼乳酸菌 真菌酵母菌 细菌麻雀 尾鳍四、填空题32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_,一方面要防治_。33目前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益,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试写出减缓温室效应的二种措施。 和 。34观察鲫鱼时,鲫鱼的身体呈_,这种形体在游泳时可以起到_的作用。35鱼用呼吸,因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颜色呈,鳃丝 ,有利于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36鱼的各种鳍作用不同,胸鳍、腹鳍和背鳍能保持 ,能保持前进的方向,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37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够在水中。38鱼的呼吸器官是( ),是由又多又细的( )组成的,它的颜色是( )色,因为含有大量的( )39轻轻掀起活鲫鱼的鳃盖,发现鳃颜色鲜红,由此可见其内含有大量的 ,仔细观察鳃由又多又的 构成。40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在水中, 用 呼吸,靠 游泳。(2分)41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养鱼历史,其中比较著名的四种鱼被称为四大家鱼,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分别是草鱼, , 和 。(3分)五、综合题42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6分)43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使空气清新、湿润。现在,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1)“绿墙”吸收二氧化碳的窗口是 。其是由一对 细胞围成的空腔。(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作用。(3)本届世博会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你的行动是 。44观察鲫鱼形态图,思考分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共7分)(1)鲫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体型呈_型,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体表被覆_,在水中起保护作用;身体两侧有( )_,能感知水流的方向;运动器官是_,同时还起到平衡身体等作用。(2)若在鲫鱼口的前部滴红墨水,你会看到鳃盖后缘流出的是红色墨水的现象,这说明鲫鱼的呼吸路径是从_(填写呼吸器官名称)流向_(填写呼吸器官名称)。45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根据以下提示设计实验进行证明。(6分)提示: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46大鲵终生生活水中,但它属于两栖动物。这是为什么?(4分)47下图是鲫鱼的骨骼图片和外部形态图,请识图作答:(14分)(1)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称为 动物。(2)鱼的体型大多呈_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的_。鱼的体表被覆光滑的_,能分泌粘液,起到_的作用。(3)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_。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它的主要部分是。(4)鱼在水中通过_和_的摆动以及_的协调作用游泳。图中的是_;是_48(10分)下图是鲫鱼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称。 (2)起的作用是 (3)鲫鱼的身体呈 形,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 。六、探究题49(每空2分,共8分)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0某个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操作步骤之二是只用纱布捆扎乙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丙不作处理。请问:(1)上述探究设计包括 组对照实验。(2)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 和 (3)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鱼在游泳时,靠 鳍保持平衡,靠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符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a【解析】试题分析:节日寄送纸质贺卡和使用一次性购物袋都会促进对树木的砍伐,不符合“环保、低碳、节能”的主题。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环保的理解。3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在农民耕地上大肆开发高层住宅,不符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考点: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4d【解析】试题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故d符合题意。考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点评:本题考查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5a【解析】试题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a、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等,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棵树,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b、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如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b、c、d都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6c【解析】试题分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合理使用资源,避免环境污染。a、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海水、河水等,否则会造成海水污染,故不符合题意;c、一次性塑料包鞋袋的使用,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符合题意;d、大量使用空调,空调靠氟利昂制冷,氟利昂有毒,一旦进入空气,对人有害,故不符合题意。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为基础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防止水污染、空气污染,限制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7d【解析】试题分析:“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可以节约用纸,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所以这样可以保护森林。考点:保护植被的意义。点评:此题为基础题,了解何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8a【解析】试题分析: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考点:低碳生活。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9a【解析】试题分析:大力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改善气候,还会使鸟类等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使生态系统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而捕杀狼虽然短时间内保护了牛羊,但也使一些草食性动物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结果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同样的道理,捕杀麻雀会使农业害虫大量繁殖,反而使农作物减产,围湖造田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考点: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需知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10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符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11b【解析】试题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完成气体交换,一旦鱼离开水后,鳃丝就相互黏结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鱼会缺氧窒息而死,鱼离开水后会很快死亡,原因是无法呼吸。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12c【解析】试题分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鳍,而鳔能调节身体比重,侧线能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所以选c考点:本题考查鱼的运动器官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呼吸器官是鳃。13a【解析】试题分析: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用鳃呼吸,选a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鱼的呼吸器官,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14b【解析】试题分析:冬季在结冰的水面上打个洞,洞口周围的水里氧气就会丰富,鱼类就会聚集在冰孔处,在这里就能捕到更多的鱼,选b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a【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在流经鱼的鳃时,鳃丝内的毛细血管和水进行气体交换,鱼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血液,鱼流出鳃的水与流入鳃相比,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选a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鱼类用鳃呼吸的原理。16b【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用鳃呼吸,正常生活的鱼在鳃内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刚死的鱼由于鳃内还有部分动脉血,所以鳃丝颜色鲜红;而死了较长时间的鱼,鳃内的血变成了静脉血或凝固,鳃丝颜色暗红,这样根据鱼鳃丝的颜色是鲜艳还是暗红就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选b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鱼的气体交换原理,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因果联系能力。17b【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的各种鳍具有不同的功能,胸鳍和腹鳍能保持鱼体平衡,尾鳍能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显然如果剪去鲫鱼的胸鳍和腹鳍,鲫鱼将不能保持身体平衡,选b考点:本题考查鱼类的运动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鱼类各种鳍的作用。18d【解析】试题分析:甲鱼虽然叫“鱼”,但它属于爬行动物;海蜇是腔肠动物;鱿鱼虽然叫“鱼”,但它属于软体动物;泥鳅属于鱼类,选d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类群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等动物类群知识,能分辨出常见的各类动物。19b【解析】试题分析: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体表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属于变温动物,鱼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鱼的鳃由鳃弓、鳃丝和鳃耙构成,其中鳃丝内密布着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严寒的冬季由于冰覆盖了水面,因此水下氧气少,当人们将冰面凿开时,冰孔处氧气多,鱼会聚集在此处呼吸,已获得更多的氧,而水温在零度以下才结成冰,冰口处接近大气温度要低于下部的水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类与水中生活的呼吸特点。20b【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的呼吸器官。21【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生殖离不开水,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因此两栖动物必须生活在潮湿或离水源较近的区域,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没有能够摆脱水的束缚,两栖类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22【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成体与幼体在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上有着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3错【解析】试题分析: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直接观察鱼鳍的各种动作,不能准确判断鳍的作用,当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两个及其以上的变量时,就不能判断某一变量对生物的影响,因此,科学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的原则,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考点: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点评:此题是道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熟记各种鳍的作用。24错【解析】试题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不是生物,因此也不是腔肠动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25错【解析】试题分析: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家鱼”。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四大家鱼及特点。26错 对 对 错 错【解析】试题分析:(1)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如鱼类,但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还有乌龟等爬行动物也是用肺呼吸的,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2)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所以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3)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保温和保护的作用,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所以海马属于鱼类。(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有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因此,只靠运动系统完不成一个动作。(5)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考点:水中生活的动物,真菌,鱼类,运动的完成,两栖动物。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不大,涉及的知识点多,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即可解题。27(1)(2)(3)(4)(5)【解析】试题分析:(1)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如鱼类;但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还有乌龟等爬行动物也是用肺呼吸的,大部分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兔的肺等,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2)由于陆地环境比较复杂,所以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3)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也不同等,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相互配合活动,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因此,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动物的呼吸,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两栖动物,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点评:此题是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涉及的知识点多,要能轻松解答此题,需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28对【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海马具有这些特征,所以海马属于鱼类。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熟记鱼类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是不是鱼类。29对【解析】试题分析: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特征。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30【解析】并不是所有软体动物的体表都有贝壳保护的,有些的贝壳已经退化,比如鱿鱼、章鱼等。31鲫鱼-尾鳍 乳酸菌-细菌 酵母菌-真菌 麻雀-尾翼【解析】试题分析:鲫鱼有五种鳍,背鳍、胸鳍、腹鳍、尾鳍、臀鳍;乳酸菌是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麻雀的前肢变成了翼,还有尾翼。考点:本题考查鱼类、细菌、真菌、鸟类的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这几种动物的基本知识。32动植物资源 环境污染【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动植物资源,一方面要防治环境污染,二者不可忽视。考点: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以及搜集其它资料才能做出解答,因此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拓展,多搜集相关的材料。33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绿色能源等)【解析】试题分析: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必须降低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废气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石油或煤等矿物能源,减少工业排放,减少空调与冰箱的使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的影响及其防治。点评:本题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出发,考查温室气体的来源,以及节能方法,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树立主人翁意识。34梭形 减小阻力【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为梭形,体表覆盖着大量的鳞片,能分泌粘液,比较粘滑,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35鳃 鲜红色 又多又细 【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颜色鲜红色,鳃丝又多又细,有利于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气体交换。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鱼鳃的结构,明白鱼的鳃和水中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36鱼体平衡 尾鳍 前进的动力【解析】试题分析:鱼一般有五种鳍,其中胸鳍、腹鳍和背鳍能保持鱼体平衡,尾鳍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考点:本题考查鱼鳍的功能和运动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37游泳 呼吸【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鱼有许多特点适于水中生活,身体呈梭形,体表被鳞,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等,这样鱼就能够在水中生活了。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用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思想解决问题。38鳃 鳃丝 鲜红 毛细血管【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的呼吸器官。39毛细血管 鳃丝【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40鳃 鳍【解析】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41青鱼 鲢鱼、鳙鱼【解析】我国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42(1)如果不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2)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日常中低碳生活;如纸张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等。【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如果不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2)有计划地逐步用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等代替普通燃油汽车,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气候问题,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常中低碳生活,如纸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用环保袋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点评:本题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出发,考查温室气体的来源,以及节能方法,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树立主人翁意识。43(1)气孔 保卫 (2)蒸腾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装、纸杯,或提倡乘坐公共汽车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的。(2)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温度,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使人感觉空气凉爽、湿润。(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点评: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低碳生活等的知识,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答题要灵活。44(1)流线 鳞片4侧线鳍 (2)口鳃【解析】试题分析:(1)鱼的体形成流线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用鳃呼吸,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2)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所以用吸管吸取一些红色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部时,由于鱼类不停地吞水,墨水会通过鳃盖后缘排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45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解析】试题分析: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