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过关读下图,完成12题。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aabc bdef cace dbdf2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正确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汉平原的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渍化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56题。5图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增强、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6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7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该作用造成的结果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改变了物质存在位置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a bc d8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甲、乙两幅区域图(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面框图中。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aab bbc ccd dad10该图反映了()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向良性发展的关键d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ab bbc ccd dbd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1112题。11判断方框i、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 bc d1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13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14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是指_。(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15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1b2.d3a4.d5b6.b7d8(1)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9c10.d11c12.a13a14(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越发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生活的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15(1)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少。(2)植被遭到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