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试题2.doc_第1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2.doc_第2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2.doc_第3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2.doc_第4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 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10月考试卷高 二 历 史 命题人: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儒家 B 法家 C道家 D墨家3、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4、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5、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6、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7、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8、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10、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11、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佛教 D道教12、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3、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14、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批判了专制制度宣扬民主法制倡导民主共和A B C D15、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丽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B“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C“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D“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16、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18、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19、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20、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21、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22、“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2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24、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2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26、“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27、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28、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29、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30、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写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 B C D2、 材料解析题(31题10分,32题13分,33题17分,共40分)31、(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最终是否被统治者采纳并分析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3分)。32、(共13分)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分)(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5分)(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2分)33.(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思想家们流传下了的著名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希腊泰勒斯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研究内容有何异同。(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中西思想的异同之处。(7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与西方的启蒙思想不同?(6分)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 二 历 史 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 2 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CBBCCCDCAABB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CCBCDCCDABBCC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共10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1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1分)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1分)董仲舒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1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1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1分)。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1分)(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