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伴性遗传》内容拓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伴性遗传》内容拓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伴性遗传》内容拓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伴性遗传》内容拓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内容拓展(人教版必修2)【教材内容全解】要点一 性别决定1.性别决定生物界中很多生物都有性别差异,雌雄异体的生物,其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根据生物体中性染色体差异,主要存在xy型和zw型两种性别决定类型。拓展:对性别决定的理解(1)只有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别分化。(2)性别决定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3)xy型、zw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仍遵循分离定律。(4)自然界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如卵细胞是否受精、环境决定性别、基因差异决定性别等。2.xy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规律(1)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了解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形态特点(以xy型为例),正常男、女染色体组成:男44xy、女44xx。(2)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在同源区段中,x和y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在非同源区段中,基因可能只存在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如只在y染色体上,则表现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只在x染色体上,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性别决定方式只在有性别的生物中才有;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除此之外,有些生物性别决定还与受精与否、基因的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有密切关系。例如蜜蜂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幼虫如以蜂王浆为食就发育成蜂王,如以花蜜为食就发育成工蜂,在这里营养条件对蜜蜂的性别分化起重要作用。3.性别分化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的影响。(1)温度影响性别分化,如蛙的发育,染色体组型为xx的蝌蚪,在温度为20 时发育为雌蛙,在温度为30 时发育为雄蛙。(2)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如大麻在短日照温室内,雌性逐渐转化为雄性。例1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解析:常见的哺乳动物(包括黑猩猩)其性别决定方式大都为xy型,即雄性有x、y两条异型染色体,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与性别决定有关,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答案:c要点二 伴性遗传一般用假设法来推断:假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其遗传特点(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全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全病为伴性)进行判断,如果符合可判断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不符合,则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2.其次判断显隐性(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图1)。(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的,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图2)。(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图3)。3.再次确定是否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1)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4、5)。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6、7)。(2)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8、9)。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10、11)。特别注意:(1)分析隐性遗传病时,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只能说明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不一定是,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2)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是患者,说明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例2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是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两个为携带者,一个是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解析:由题意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父亲的基因型为xby,由此可推断出后代中儿女的性状及基因型,完全正常的一定是儿子,携带者一定是女儿,但色盲患者可能是儿子也可能是女儿,如果是儿子,则应为两女两男;如果是女儿,则应为三女一男。答案:c要点三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x染色体、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分为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同源区段上也含有等位基因。(2)伴性遗传的特殊性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xx)和异型(xy)两种形式。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伴x染色体遗传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即位于x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伴y染色体遗传的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即位于y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雄性个体间遗传。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3.两种染色体上基因传递规律的比较(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母把每对基因中的一个随机传给子女,没有性别差异。(2)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女儿,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可以随机地传给儿子或女儿。(3)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y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儿子,代代相传不间断;而女性体内不存在这种基因,性状不会在女性中出现。例3 下图是某家族患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8号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b.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8号与9号婚配生了两个正常孩子,则第三个孩子的患病概率为1/9d.若10号与7号婚配,他们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该病的遗传类型。首先根据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即“无中生有为隐性”,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然后假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者5号的父亲2号一定患病,与题意不符,所以该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7号是患者,其父母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