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单元质量评估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南通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c.性外激素只能向同种昆虫传递d.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2.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该保护区内发生了几起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a.加强对虎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3.(2012海南高考)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4. (2012海淀区高二检测)紫茎泽兰具有外来引进植物的许多特点: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光合效率高、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并能毒害动物。试判断引入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a.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b.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c.改变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性d.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2012浙江高考)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6.(2012中山高二检测)下列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b.生物种类越复杂,种群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都有利7.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9.下列关于图示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b.c.d.10.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b.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c.处于能量金字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小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11.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了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12.干旱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损害影响深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影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不具有抵抗干旱、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对干旱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不可能由其他生物来代替13.在葡萄种植园内,葡萄与毛豆、花生等矮生作物间作套种,并放养了以杂草和昆虫为食的土鸡。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与单一种植葡萄的园区相比,病虫害降低c.间作套种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d.葡萄园内常利用荧光灯来诱杀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14.如图是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15.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16.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 000只昆虫生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 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鹰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多少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 )a.2.1108b.2.8108c.1.05108d.无法统计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d.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过程的能量值为与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1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食物关系,在某一段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相对值)如表所示,这条食物链关系可表示为( )19.(2012海安高二检测)根据数学模型图回答关于种群和生态系统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b.根据图甲种群数量变化模型预测,出现环境阻力是在第五年之后c.如果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则表示分解者d.若图乙表示一个种群,可代表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0.(2012郑州模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1.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敌草隆”基本不变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22.(2012宿迁高二检测)如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用图2表示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2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循环。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a.两种元素在过程中转化的形式都主要是含相关元素的气体物质b.两种元素在过程转化时都只能呈气态c.图中过程在两种元素循环过程中均可发生,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d.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碳元素循环过程中24.(2012宁波八校联考)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b.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c.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5.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遭到破坏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4增加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2)图2中农作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_。(3)如果要提高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27.(15分)(2012烟台模拟)如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过程表示的是_。(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关系。28.(11分)(2012南通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 “稻鱼共生系统”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此系统中,鱼类,如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或使清晨水稻叶片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降低对水稻危害;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在给鱼类提供食物(昆虫和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元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此外,鱼还能以稻田底栖的动物、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材料二 科研人员对稻鱼系统、水稻单种系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的功能是_,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_。(2)请用箭头表示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图示成分之间的碳元素流动途径。(3)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_。(4)如图为能量流经稻田中鲤鱼种群的示意图,若图中c表示鲤鱼自身呼吸消耗量,则d中能量的去向是_。(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对该稻鱼系统进行了参观调查后,提出了在稻田中适当增加肉食性鱼数量,减少植食性鱼数量的建议。请分析,他们提出此建议的依据:_。29.(12分)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据此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的因素是_。(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表: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d水样在实验中起_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的吸收,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是_。答案解析1.【解析】选c。性外激素用于同种生物之间的性别吸引,具有特异性,即不能在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2.【解析】选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办法是就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方面的知识。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4.【解析】选d。外来物种入侵后,如果环境适宜,没有天敌,便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原有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发生改变,d正确。5.【解析】选d。此题考查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由植物、旅鼠及其天敌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 旅鼠 旅鼠的天敌,此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正确;三种生物都生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都存在环境容纳量(k值),并且种群数量都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食物和天敌的变化引起的,c正确;在这三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6.【解析】选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没有起点和终点,a项错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项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主要方面,但并非碳循环的全部,碳循环还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过程等,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有些信息传递可使生态系统的被捕食者躲避猎捕,故信息传递对捕食者不一定有利,d项错误。7.【解析】选a。圈养家畜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家畜对环境的过度踩踏和取食,而散养家禽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家禽来除虫,该措施没有运用信息传递原理。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8.【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项中丙可以从甲、乙两种生物得到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最稳定。9.【解析】选b。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昆虫鸡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不占营养级,细菌与狐没有共同的捕食对象,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方法技巧】关于食物链、食物网的四点突破(1)食物链条数:关键是要分清起点和终点,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2)营养级: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永远是第二营养级。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3)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到食物链(网)中,不占据营养级。(4)生物量的变化:起点减,该食物链上生物数量都减。终点减,被吃生物数量先增后减再不变。中间减,如果营养结构不太复杂的食物网,应以中间环节少的食物链为依据。10.【解析】选b。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是没被消化或未被利用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属于草的同化量;能量金字塔描述的是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不能简单等同于个体;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11.【解析】选c。由b选项中的关键词“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想教材可知它应该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仅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就能断定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了碳循环过程。由c选项中的生物学术语“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联想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将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12.【解析】选c。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加深,其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由相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13.【解析】选a。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需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达到动态平衡,该生态系统还需人工输入物质才能维持稳定,a错误。14.【解析】选a。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并被生产者固定为化学能;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部分能量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因此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15.【解析】选b。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b项中的小龙虾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也是占优势而大量繁殖迅速扩散,也属于生物入侵;c项中的麋鹿是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而保护起来的,故属于易地保护;d项盐城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就地保护。16.【解析】选c。生物体的数量通常能够反映出生物体能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呈正相关的关系,故常可用生物体的数量来表示能量的多少。由题意可知,昆虫与食虫鸟之间、食虫鸟与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保证为20%,才能实现“至少”维持一只鹰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故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食虫鸟1 500只,由此可计算出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昆虫的量为1 50070000=1.05108只。17.【解析】选a。消费者捕食生产者的过程也就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获取能量的过程;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的;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由于过程固定的能量中一部分被生产者呼吸消耗()、一部分传递给消费者,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18.【解析】选d。甲和丙所含有机物的量接近,应处在同一个营养级上。乙和丁有机物的量相差较大,丁应该是以乙为食。19.【解析】选d。甲图中阴影部分是环境阻力淘汰的部分,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甲图中存在环境阻力应该是从第四年开始。能量金字塔代表的是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多少,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所以不能表示分解者。图乙还可以形象地表示一种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代表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0.【解析】选a。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中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是一个种群在空间上分布的情况。绿藻、黑藻只能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盐、水等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1.【解析】选a。本题考查实验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实验组为a组,对照组为b组,控制单一变量,故a项正确。b项中的a应该是不变,b可能会部分减少。c项不正确,因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最好。d项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对照组,和本实验无关。22.【解析】选d。图1中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d和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所以图2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1中的食物链是ade,所以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a的质量=155=25(kg)。23.【解析】选a、b、d。碳和硫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so2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和硫可以无机盐的形式被吸收。火山爆发既可产生co2,又可产生so2。24.【解析】选a、b、c、d。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蜘蛛是肉食动物,至少是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图中x是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消耗的,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蜘蛛的同化量除以猎物种群的同化量,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不是猎物种群同化量的全部,所以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5.【解析】选a、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其余用于自身生长繁殖,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前一营养级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b错误;高营养级个体不一定小,如虎,c错误;一定时间内,m2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捕食者数量增多,d正确。26.【解析】结合图1分析碳循环过程可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过多,而大气中co2过多是人类大量燃烧化学燃料造成的。图2中农作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固定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生物种类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1)生产者 细胞呼吸化学燃料过快过多的燃烧 直接(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3)生物种类 (4)食用菌、蚯蚓27.【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动植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岑溪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綦江中考考生数学试卷
- 去年中考江西数学试卷
- 内乡县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河北石家庄铁道大学选聘考试真题
- 培优100数学试卷
- 潘洛思维数学试卷
- 青羊区四年级上数学试卷
- 内江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 青山初中月考数学试卷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 ASTM E155标准图谱(数码照片—卷Ⅰ铝合金)(课堂PPT)
- 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本
-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 变电检修管理通用细则 第6分册 电流互感器检修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