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6).doc_第1页
我的教育故事 (6).doc_第2页
我的教育故事 (6).doc_第3页
我的教育故事 (6).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等一等,你做到了吗?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则故事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白色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呢?”我拉住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呀!”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的花,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问农夫说:“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的呀!”空心菜是“菜”成不了花,那是生活的需要。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儿童也常常处在“花的基因,菜的命运”的尴尬境地,未正常开花就有意无意地被任意采摘,或被任意缩短花期,成了“空心菜”!这是教学的失败,更是教育的悲哀。其实,每一个儿童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们应该期待他(她)的欣然绽放。等一等,纠错水到渠成一次帮一名生病的老师代课,我走进了一年级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认数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完成第34页上的练习五。书中的第2题是这样的:(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3)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数是( )。在处理第(3)小题时,我让学生先想想,再填填,然后交流结果。师:这一题可怎么填呢?生:随便。一般情况下,教师们是不会太注意这种回答的,大多一带而过(或不与理会,或指出错误,或让其他学生代答),但我意识到这种“花蕾”是需要细心浇灌、耐心守候的,因为它有着不寻常的教育价值。师:咦?“随便”是什么意思?其他同学明白吗?生:就是什么数都能填。师:噢!明白了,同学们真不简单,能看出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师:那最后一个括号里可以填多少个数呢?(即时生成问题,启迪学生思维的深入。)生:99个。师:怎么是99个呢?生:这里是两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9。师:哇!太厉害了,最大的两位数你都知道。但是(转身在黑板上划了两个框框表示两个数位),你们的意思就是这里面可以填任意一个数,是这样的吗?生:不能,前面的框不能填0。师:噢?不能填0?生:十位上的数不能是0。师:明白吗?那是不是99个呢?生:没有99个。师:考考你们,准确的数是多少?相信咱们班同学一定能想出来。可以讨论讨论。生:是90个。师:同意吗?师:那最后一个括号里填的数,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生:最小的是10,最大的是99。师:太好了,为我们的精彩回答鼓掌!本应匆匆而过的环节,本可忽略的细小错误,由于教师有着“等一等”的情怀,有着“等一等”后的智慧,才生成了如此的课堂精彩,在错误得以纠正的同时,数学思维得以深入,习惯得以培养。等一等,精彩就在眼前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他首先出示一张照片,让学生估一估这张照片的面积,然后设疑:这张照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你们有办法测量吗?在学生说出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度量的方法之后,教师又问,要知道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呢?学生说出可以用1平方米的模型来测量后,教师追问:要知道盐城机场跑道面积有多大,怎样测量呢?这时大多数学生表示缄默,一个学生说:“可以用长乘宽。”教师很不高兴,马上说:“这个等一下再说,现在先说你能量出它的面积吗?”学生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地坐下。接着,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学生的想法才有了出头之日。教师受教案的限制,对学生的先行一步毫无防备,只得委屈学生重新回到起点,与教师齐步走。其实,教师若能在此处顺坡下驴,等一等,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相信课堂会更精彩,师生会有更大的收获。可以这样引导:“长乘宽?长乘宽能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吗?”这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学生的直觉蒙出的结果,另一种是提前认知让他已经知道了结果。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教师都应该洞察其教育价值,留出时间让他自由表述想法,让他的想法开花、生长。如果是前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然后按原设计推进;如果是后者,教师可以说:“呀,不简单呢!你已经知道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了。同学们,他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想一种方法来证明吧。”这样引导后,还是回到教学预设的路子上来。课堂提问行为研究专家玛丽布蒂若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还不到1秒,但也有一些教师平均在3秒以上,她比较了这两种类型对学生反应的影响,发现等待时间在3秒以上的情况下,将产生出更富有思考的回答,更多的课堂讨论以及对问题更具批判性。 等一等,成功不会太远教学二年级(下册)的退位减法时,小琦几次练习一直这样计算:3 3 5 1 8 5 2 5 0课上,我以她的错例作评讲时,发现别的同学都在笑,而她一脸木然,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课余时间,我留下她补课,想想有10分钟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吧。可是道理翻来覆去讲了若干遍,她还是这样写,高位被借的“1”总是忘记减!既然这样,就不补了,反正还有时间,我这样想。我对她笑笑:“慢慢来,我相信你肯定会做的。”可是不久,我发现她做类似的题目,她已经写成了:3 3 5 1 8 5 1 5 0我欣喜万分,马上找她来谈话:“这段时间是不是找人辅导了?”“没有。”我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自然的“成熟”!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就像小朋友吃饭学抓筷子,一个月前怎么也不会,一个月后自己就会了。而教师的等待,则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因此,有些学习困难是暂时的,是由学生暂时的不成熟引起的。个体机能的成熟度真的是有差别的,由于这种差别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被反复强化时,就会真的令学生表现为“笨”,等一等,不要急于下结论,可能是个好办法。其实,知识的获得,经常是一个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