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6 人民版.doc_第1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6 人民版.doc_第2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6 人民版.doc_第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6 人民版.doc_第4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性测试16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十六(必修三专题五专题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淘宝”“网购”“秒杀”等购物名词,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视听。这些名词的出现主要说明了()a电子计算机的出现b汉语词汇不断丰富和更新c人们时间观念增强d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淘宝”“网购”“秒杀”等属于网上购物名词,这体现了互联网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又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政治上与经济上的自立自强,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文化选择影响经济选择和政治选择的方向和性质经济选择是文化选择的基础,政治选择则是文化选择的保障三个选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印证,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abc d【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经济决定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后两者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发展。它们不能互为因果,错。3(2012安丘)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是()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 bc d【答案】c【解析】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于1964年,“文革”发生于1966年,排除;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于2003年,“文革”结束于1976年,排除。4(2012漳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记录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光辉历程。其中宋祖英演唱的大漠深处歌颂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是()a“两弹一星”成就 b杂交水稻成就c改革开放成就 d西部开发成就【答案】a【解析】新中国在大漠中实验成功了“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不是在大漠中取得的成就,c、d两项不是科技方面的成就。5(2012漳平)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下列各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各种思想学说b在宪法范围内允许任何意见争鸣c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d社会科学的争鸣在宪法范围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体现了a项所述。6(2012永安)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a bc d【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建国初期,排除含的选项即可。7(2012浙江四校联考)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a【解析】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始于建国初期,故这一教育方针只能出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1968年,毛泽东作了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排除b项;“三个面向”提出于1983年,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排除d项。8小明爷爷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教育()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d实施“211工程”计划【答案】c【解析】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参照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大学对人才的培养适应了这一形势。9(2011潍坊二模)1970年4月28曰,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乐曲随着卫星响彻宇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联系材料,本题选d项。10(2011淄博一模)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答案】d【解析】翻译的书籍多为工程技术,a.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主要是西方书籍、b.戊戌变法时期也并非多工程技术书籍、c.新文化时期主要是翻译政治理论著作,据此排除abc项。从材料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知识有关。从“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由此判断出正确答案为d项。11(2012连成)“百家争鸣”走过春秋战国时代的繁荣,接下来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对该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需求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d不同时代“百家争鸣”的内容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对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起一定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12(2012莱芜)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由此,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高等学校开始大量招收“工农兵学员”国家在教育战线实行拨乱反正国家开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211工程”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a bc d【答案】b【解析】高等学校开始大量招收“工农兵学员”是在1970年,且该项不符合材料,故排除含的选项。国家开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211工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13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评述最为恰当的是()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的政策”c“中国开始奉行亲西方政策”d“中国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答案】a【解析】西方长期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不是中国敌视西方,排除b项;中国长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奉行亲西方的政策,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通过分析材料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14(2012丰台)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答案】a【解析】“笔墨官司,有比无好”体现了允许发表不同意见的“百家争鸣”方针。15.(2012德州)上图是1977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某生的准考证,该图片反映了()a新时期文化上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b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c“文革”尚未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在文化领域延续d文理分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答案】d【解析】新时期开始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排除a、b两项;1976年,“文革”结束,排除c项;结合图片中的“北京市”“文科”等信息可确定d项正确。16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是()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b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c将信息化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部重点d实行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并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故b项错误;信息化可以作为重点但不能是全部,c项也错误;先发展后治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d项错误。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 bc d【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党和人民政府的鼓励、支持,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都属于其中的原因。18(2012湖南浏阳)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答案】b【解析】解题时抓住“新中国教、科、文”方面取得的成就即可选出b项。19(2012河北衡水)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a bc d【答案】c【解析】都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发生在1973年。故选c项。20(2011日照)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答案】c【解析】“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双百”方针于1956年;“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三个面向”方针于1983年;再结合题干可以知道考查的是教育战略。21(2011潍坊三县质检)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l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指是()a专红结合的人才推荐制度b恢复高校招生高考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为国选拨人才”可以看出应该是高考制度,此制度在文革时期中断了。22(改编题)“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内涵。23(2011南昌市一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答案】d【解析】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遭到挫折,主要是因为受到文革时期“左”倾错误的影响,把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24(2011北京朝阳)以下四幅题词,属于毛泽东为科学文化工作的题词是()【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文艺方针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56年毛泽东在全国文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25(2011广东六校联考)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三个面向【答案】c【解析】文化的发展指的是文学、艺术、学术方面的自由发展,指的是中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政策。所以c符合题意。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4分,共50分)26(2011宁波)(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1)依据“贺电”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2003年10月15日,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成功返回地面。(2)这艘飞船上的宇航员是谁?(1分)这次飞行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1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三项成就反映的事件分别把人类推进到怎样的时代?(3分)(4)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经常上网吗?谈谈你对上网的认识。(4分)【答案】(1)加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2分)(2)杨利伟。(1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分)(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3分)(4)利: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朋友交流、娱乐、方便生活等。(2分)弊: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影响生活等。(2分)27(12分)(2012合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学成果项目基础研究年份(a)应用研究年份(b)生产推广年份(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85247498电话18201876188156561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晶体管194719511953426激光195819601961213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2003年,“神州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摘编自互联网材料三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了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移动用户规模呈爆发性增长,基于3g网络的行业信息化业务也不断涌现,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公共服务的手段和平台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2011年8月18日,人民网评英国骚乱折射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收其弊。”脸谱网总裁扎克伯格这种看似武断的宣称,却在近期西方社会的一系列动荡事件中成为现实。挪威惨案发生后,一些团体频繁通过网络聊天室、视频网站等宣传极右翼思想;在英国骚乱中,暴徒和一些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大肆串联,网络“闪客”风卷残云,短时间内就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信息?(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3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我们该如何应对?(1分)【答案】(1)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2分)(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4分)(3)影响: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世界联系,推动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行犯罪活动,宣传极右翼思想,甚至引起社会混乱等。(4分)应对:趋利避害。(2分)28(12分)(2011安宜)科技的发展对改变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折射着世界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三幅图片(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人民日报号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李约瑟这段言论的理解。(4分)(2)据材料二,指出图二与图一科学家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扼要阐述。(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原因。(3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科学是如何“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的?(2分)【答案】(1)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而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从而影响了科技的发展。(4分)(2)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2分)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充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任答3点即可)(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核危胁等问题。(2分)29(14分)(2012宁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职业(职务)人数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3人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28人经营商业8人注: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