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试卷高 二 历 史 第卷客观卷(共50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1管子明法解说:“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a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捍卫臣民的合法权益2董仲舒说:“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王者应“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这表明他a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将“刑”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c强调德政,反对严刑峻法d尊重天道,强调以德治国3张岱年认为:(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下列能证明儒家思想维新、开明的是 孔子主张“仁”;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d4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b程颐c朱熹 d王阳明5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过,盖大房子,雕琢美玉且要找专门工匠来做,更何况是治理国家这种大事,君王不应要求贤能者“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孟子的这番言论主要是为了a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b激励齐宣王选贤能者来治国c希望齐国能统一天下d帮助齐国早日实现富国强兵6中国古代的墨经曾用实际的方法讨论了衡器一类的杠杆平衡,墨家比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更早注意到距离和平衡的关系,可惜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因此没有得出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b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c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7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为官之要,“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有该思想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梁启超 d陈天华8孙中山说,“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材料反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管制经济资源以实现政治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解决中国社会进步带来的政治问题d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9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的时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典力学成就了17世纪牛顿的时代b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c相对论的提出彻底否定了经典力学d相对论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10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普通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a电影b报纸 c电视 d互联网11当英国国王参观博尔顿和瓦特的工厂时问博尔顿正在制造什么,博尔顿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产生的直接作用是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1217世纪的科学革命,促使(欧洲)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也因此日渐衰落,而世俗的价值观得到发展。”下列属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是a薄伽丘b拜伦 c牛顿 d爱因斯担13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有校园标语(口号)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b“向科学进军”c“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4先秦诸子中的某位思想家曾大声疾呼:“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 c墨子 d荀子15赵孟頫曾在秀石疏林图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强调的是a绘画应该精通多种技法b应该把书法融入绘画中c艺术应形象地反映生活d绘画与书法具有相通性16全祖望说:“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曰天下郡国利病书。”全祖望评价的是a李贽的反道学思想b黄宗羲的民主言论c顾炎武的治学精神d王夫之的唯物学说1720世纪20年代,有人说:“自从主义二字来到中国以后,中国人无日不在主义中颠倒。开口是主义,闭口是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里的主义应指三民主义b此人对信仰“主义”者持批判态度c说明了“主义”社会影响力很大d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181979年,傻子瓜子经营者年广九因为生意兴隆 雇了十多个工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邓小平却说:“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第二年又有人将年案上报到邓小平那里,他只批了六个字:放一放,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a非常看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b用迂战术解决国内的重大分歧c思考问题充分考虑群众的想法d希望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 、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这说明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体现b旧的教育制度得到彻底纠正c社会主义教育仍然没有确立d三大改造时期需要各种人才20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时期理学家陆九渊与王阳明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d人的客观存在重要性21黑格尔说,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是人人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一切差别,都和行政连带发生,任何人都能够在政府中取得高位,只要他具有才能。这里的“平等”是由于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考试22王国维在1911年曾说:“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虑二者之不能并立者,真不知世间有学问事者矣!”这表明他a否认中西学的差异b倡导中西学兼收并蓄c主张“中体西用”d理性反思新文化运动23恩格斯在论述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时指出:“另一类的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的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法官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律b公民与自由民的区别消失c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统治的基础d法学家确立了万民法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不是新的,在他以前,这思想已被提出并应用于科学的各领域。”这里“已被提出并应用科学的各领域”的思想是a天演论 b人猿同祖 c获得性遗传 d细胞学说25在古代,“国学”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近代以来,国学的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 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立者也。”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国学的兴起与大盛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华夷观念的固化b“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c近代化道路受到质疑d对向西方学习的反思第ii卷主观卷(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女传母仪传又记述,卫定公(公元前588前577年在位)的夫人定姜,为儿子娶妇后,儿子不幸早亡,媳妇 又没有生孩子,所以在她服丧三年后,便劝儿媳妇改嫁,还“自送之,至于野”。 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材料二 正史中所载烈女数(见右下图)材料三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子,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李贽答以女人学道见短书请回答:(1) 材料一反遇了何种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5分)(2) 依据材料二,指出正史中所载烈女人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3) 依据材料三,根据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余里航海来京阐扬天主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理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 摘编自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汤若望上清廷奏疏(1644年)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1664年)材料二 辛亥鼎革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一以新国人之耳目,意至善也。 陈振先送旧历文材料三 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干。况蜒人之于潮水,农夫之于耕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忘也。 1930年1月7日盛京时报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5分) (2) 辛亥革命后,阳历成为法定历法。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6分) (3) 材料三对改行阳历持何态度?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民间仍然使用旧历(农历)的合理性。(4分)28(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梦”是一个伴随美国这个国家开始的梦想。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宗教迫害的“天堂”。从那时起,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片几乎是未开垦的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随着美国的独立和不断地拓展国土,美国梦也在不断地向前拓展。虽然美国梦的精神贯穿着美国的历史,但“美国梦”一词单独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家喻户晓则是20世纪的事。1931年5月詹姆斯亚当斯完成美国史诗一书,该书对美国梦的定义是: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 摘编自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材料二 中国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的伟大梦想,是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这就不难理解一个曾经落后挨打、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热切愿望,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重温革命理想、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以及勇于承担、不谋私利、富于牺牲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因此,中国梦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激励全国人民释放磅礴正能量,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