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课件1.ppt_第1页
1.《新闻两则》课件1.ppt_第2页
1.《新闻两则》课件1.ppt_第3页
1.《新闻两则》课件1.ppt_第4页
1.《新闻两则》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两则 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新闻小结 定义 特点 1 报道及时 2 内容真实 3 语言简洁准确 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电头 标题 引标题 主标题 副标题 稿子来源 发稿时间地点 发稿记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 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芜湖 荻港 溃退 歼灭 绥靖 瑰宝 负隅顽抗 w d ku j n su j ng gu Y 检查预习 2 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负隅顽抗气势磅礴阻遏溃退悍然 垂死挣扎 顽固抵抗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止 败退 溃 溃败 蛮横的样子 请大家看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地点在九江 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 殷家汇 东流 至德 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 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 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 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 镇江 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 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 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 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南岸阵地 控制江阴要塞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占领长江南岸 经过和结果 结果 百万大军胜利渡江 议论句 分析原因 承上启下句 文章结构 看图 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的示意图吗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语言简明扼要 概括性强 及时 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 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 又领起了下文 从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到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一 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 并分析其作用 课文分析 1 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从 20日夜起 到 即已渡过30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 突破地点 渡过人数 第二层 从 21日下午5时起 到 不起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 从 汤恩伯认为 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2 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的 时间上 20日夜 21日下午5点 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渡江部队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内容上 第二层与第一层第三层与第二层 3 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4 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麽内容 是 电头 部分 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时间和地点 5 你能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吗 这篇新闻 气势磅礴 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 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这一历史 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 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结语 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标题 第1 2两句 剩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 导语 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面概括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首战告捷 所向无敌 战绩辉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战役全局 课文结构 重点 20日夜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 芜湖线 到达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地区 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越过 只表示经过 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破 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到达 只表示一般的 到了 抵达 之意 渡至 表现的是 从水路进军 来到了 且文字简洁有力 共 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 24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 且强调了时间之短 进军之神速 揣摩语言 上句只交代了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些区 下句用 整天激战 歼灭 击溃 等词突出战斗的艰巨 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 镇江 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 镇江 江阴诸县 封锁长江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句 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 句 则充满了嘲讽 汤恩伯本来是来 督战 的 结果不但无战可 督 且全军覆没 狼狈不堪 敌军的 不料 正显出我军的神勇 所以第 句好 质疑析疑 1 为什么按中 西 东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所以先说 四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 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 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 最后说东路激战 文势也涌起高潮 2 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 为什么先说西路军 再说东路军 在新闻的主体里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 中路一层开头是 二十日夜起 西路一层开头是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说了西路战况之后 又合起来有所议论 议论最后一句是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话题巧妙而自然地从 西面 转到 东面 3 主体分述三路情况 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 主体分述三路情况 三路三个层次 从上题的分析中可看到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 所以全文流转顺畅 一气呵成 拓展延伸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和主体 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 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 运行机制 保障制度等工作 标题 导语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主体 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保障制度等工作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 狭义新闻 它真实 及时 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 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 地点 战线 战况 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 这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 值得细心体味 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 铿锵有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 从1947年6月底起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 收复失地 战争第二年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 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 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1949年1月 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 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本文请大家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把握全文内容 需要划分层次 共5层 提出问题 讨论解决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导语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背景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体会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 不仅是树木 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茂盛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 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 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课文选用第一个句子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军根据地的扩大 我们党和军队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 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