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浙科版.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浙科版.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浙科版.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浙科版.doc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浙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五)第25讲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12011佛山调研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acebfd babdecfcafbdec dabfdec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32011温州模拟图k251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图k251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 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42011海口模拟如图k252中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乙图k252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5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一图二图k253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6某同学探索向光性时,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结果如下表。表格数据说明()生长素浓度(mg/l)00.050.100.150.200.250.300.35 弯曲角度()0371215181510a.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他激素无关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 mg/l左右7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图k254:图k254据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 mgl1,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 mgl1d2,4d不仅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82011江门模拟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k255。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图k255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a bc d9.如图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1达尔文实验图k2562詹森实验(1)和(2)和拜尔实验(3)和(4)图k2573温特的实验图k258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面的第(1)(4)题:(1)依据达尔文实验,可以做出两点推论:该单子叶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_;这种刺激产生的刺激物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_。(2)詹森实验的结论是_。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詹森对单子叶植物幼苗胚芽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怎样?_。(3)拜尔实验的结论是_。(4)请你给温特实验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以确认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的物质来自胚芽鞘的尖端(以简图表示)。.棉花植株具有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顶端优势现象。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探究这一现象与生长素的关系。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材料用具:正常生长的棉花植株多株、102 mol/l生长素溶液足量,其他需要的用具自选。方法步骤:取10组等量且同样大小、健壮的棉花植株;_;将10组棉花的顶芽全部去掉;_;观察并记录_。预期结果:_。10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k259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k259(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酶催化mrna的合成。(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步骤2:给予甲组_光照,给予乙组_光照。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_,并测量_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_。课时作业(二十五)1c解析 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单侧光照射无关,但单侧光照射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分布较向光一侧多,致使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2a解析 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对生长素比茎更为敏感,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可判断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3b解析 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浓度为102 ppm时,对根起抑制作用,但对茎却是促进作用。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4b解析 根与茎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不可能抑制生长。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表现出向光性。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并促进生长,使根垂直向下生长。5a解析 该题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a应具有最小值。6d解析 从表格信息中不能获得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当然,也不能获得胚芽鞘弯曲与其他激素无关。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比较,在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仍然促进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7c解析 从题图中看出2,4d浓度20 mgl1左右时,无籽番茄最重,因此该浓度是促进果实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25 mgl1时,虽然生长有所减慢,但仍是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图中不能反映2,4d与生长素作用效果的关系,也不能反映2,4d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8d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还是背光侧生长抑制物少于向光侧?一个实验结果中,如果出现了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的现象,则不能区分生长素与生长抑制物在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时的原因。相反,如果背光侧与向光侧含量基本相等,可以确定胚芽鞘弯向光源是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所引起。项已经排除了生长素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可能性,所以能确定该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是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项a侧生长素含量高于b侧,此时不能确定幼苗弯曲生长是生长素还是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所致。9.(1)胚芽鞘尖端刺激物可能传到尖端下部,造成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慢 (2)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可以透过琼脂块传给尖端下部图(1)不生长,图(2)直立生长(3)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向下传递的刺激物在尖端的下面分布不均匀 (4).把102 mol/l生长素配制成从1010102 mol/l9种溶液(两相邻溶液浓度相差10倍)第1组,不做任何处理,第210组,在去掉芽顶端的每组棉花断面上,分别涂抹从1010102 mol/l的适量生长素每组棉花的侧芽生长状况第1组,棉花植株侧芽生长加快;第210组,随着涂抹液浓度的增加,侧芽生长渐弱,甚至不能生长解析 .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感光部位在幼苗的尖端,尖端感受单侧光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从而发生弯曲生长;没有尖端,幼苗不发生弯曲生长。单侧光能引起植物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故背光侧由于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快,从而导致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透过琼脂块向尖端以下部分运输,引起尖端以下部分的生长和弯曲。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该物质向下传递,引起尖端以下部分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两侧生长不一致。.考查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该题属于探究性实验,要证明生长素与顶端优势的关系,需要将顶芽去掉,然后在去掉顶芽的地方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为了增强实验说服力,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可以采用对原枝条去掉顶芽后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若是不做处理的一组侧芽生长快,生长素处理的几组侧芽随着生长素浓度变大,而生长减弱,甚至不生长,则说明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10(1)识别(信息传递)(2)主动运输液泡高尔基体(3)rna聚合(4)两重性(5)适宜的可见光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甲组植株生长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解析 生长素能识别相应细胞并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图中显示细胞内的h通过细胞膜运往细胞外需要消耗atp,所以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过程中主要是液泡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