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新课标生物配套月考试题五a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1浙江卷改编】 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年)012345678910111213存活数(只)1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529663死亡数(只)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a. 可用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存活数画出其存活曲线b. 该种群的幼龄个体死亡率很高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2012徐州三模】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2012延庆一模】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逻辑斯蒂型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4【2012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5.【2012北京卷】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6.【2012广东卷】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7.【2012青岛一模】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8.【2012石家庄一模】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阶段开始时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b. 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 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9.【2012安庆二模】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 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c. 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10.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1.【2012西城区期末】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12.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13.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w1d1d214. 【2012江门一模】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16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ab c d17.【2012宝鸡质检】生态工作者对我国北方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三种类型草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甲b调查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即在种群密度较大的地方选取合理大小的5个样方,取平均值c调查显示,丙草原单位面积内物种的丰富度最小d导致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水18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19.【2012江南十校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b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c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20.【2012海南压轴卷】最近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21.【2012课标全国卷】(10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22.【2012唐山市期末】(10分)下图甲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l、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表示 ,m2表示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f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i、ii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23. 【2012山西四校联考】(20分)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和图回答问题: 被食者捕食者绿藻螺蛳水草鲫鱼轮虫螺狮鲫鱼轮虫(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 个营养级。(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 kg需消耗绿色植物 kg。(4)上面右图是对某地引进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 。(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6)据研究表明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24. 【2012唐山一模】(20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变化影响较大。(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 曲线增长,原因是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 。(4)经研究发观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田野菟丝子不会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丝子对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 性。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五(a卷)课标生物答案和解析1.b 【解析】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可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坐标图画出其存活曲线,a项正确。据表不难发现,低龄阶段个体的存活数高,如1年的存活数为801只,2年的存活数为789只,3年的存活数为776只,而11年的存活数为96只,12年的存活数为6只,说明高龄阶段个体的存活率低,死亡率高,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大量死亡,由此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c 【解析】s3点对应于k/2,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1/2k之后,a选项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b选项错误。在渔业生产中,捕捞后的数量应维持在k/2,c选项正确。s3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k-n)/k值为0.50,d选项错误。3.d 【解析】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d1d2。14.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由图可知,类群甲为生产者(绿色植物),类群乙是初级消费者,类群丙是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类群丁是分解者,a选项正确。“”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选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丁为分解者,其所含的能量不能列入该范畴,c选项错误。15.b 【解析】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是化学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群繁衍与信息传递都有关。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是利用了化学信息;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及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都是利用了物理信息;而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是人类直接进行的调节。16.a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富营养化的因素。17.b 【解析】由表格可知,单位面积甲的物种数量最多,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单位面积丙物种数量最少,所以丙草原单位面积内物种的丰富度最小。选取样方时,要随机选取,所以b错。18.d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目前人口数量还没达到环境容纳量;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不能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人口增长情况还受到社会因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固然可以缓解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却不能完全解决,例如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能因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的。19.b 【解析】题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物质的量,两条曲线呈波动变化,曲线变化的含义为:随着时间的推移,a逐渐增多,并导致b的增多,而b的增多却导致a的减少,而a减少又导致b减少,b减少又导致a增多,依题意分析各供选项,可找出只有b项将a、b曲线的含义说反了。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a选项正确。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对呼吸中枢刺激增强,从而使呼吸频率增加,c 选项正确。20.c 【解析】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严重干旱使当地物种多样性下降,每一个物种都具有本身特有的遗传特性,当多样性下降时一定影响基因多样性;长期干旱,当地物种多样性会持续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故a、b两项错,c项正确。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d项错。21【答案】(10分,每空2分)(1)同一(2)群落(3)小于 相同雌鹿或雄鹿【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的概念和实验,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1)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雌鹿和雄鹿是同一种群。(2)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草原中草、鹿、兔和土壤中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3)根据题中“同性聚群”信息可知,项圈和木棍相当于草原上同性聚群的雌鹿或雄鹿;若“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假说成立,则丙组项圈和木棍(相当于雌鹿和雄鹿混合)被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平均时间应该比甲组和乙组(相当于同性聚群的雌鹿或雄鹿)用时较少;抛出的项圈和木棍的距离在此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所以要保持相同。22.【答案】(10分,每空2分)(1)太阳能 热能 (2)同化量 次级消费者(iii)摄入的能量 或【解析】 (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光能。m2是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有一部分未被利用(如粪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阳江市阳东区合山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6届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重庆市潼南区群力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6届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消费金融公司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策略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应用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电子竞技俱乐部运营管理创新与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报告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
- 中建测评2024二测题库及答案
- 精准施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 肺结核的个案护理
- 乒乓球裁判培训课件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真心痛的护理常规课件
-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 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实际控制人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