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b考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解决本题需要明确鸦片战争前世界的整体背景,结合背景来分析出正确的答案。鸦片战争前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工业文明,所以答案选择b项。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a四口开埠通商 b广州贸易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答案】c考点:片面最惠国待遇。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可以看出这是有关贸易的特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项特权应该是片面最惠国待遇;d项是司法特权;ab项是早已取得的。所以答案选c。3.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c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答案】a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图示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量还不如一个小国,因此英法等国要求扩大通商口岸的数量,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故选a.4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主张平等、土地的平均,言辞可谓崇高,许诺可谓平等,而天京变乱则足以证明其行为的凶暴,所以,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5右图是太平天国前后两个时期颁布的纲领,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 :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答案】d考点:太平天国运动。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b项错误,资政新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项错误,资政新篇只是因为不代表农民的需求和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因此并不是空想性的,故选d,二者都是体现了反封建的内容。6右下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答案】b考点: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符合图片里的“中国时局.中国被各国分割”。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程度。7.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考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是指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省略号是指日本商品在华享有种种优惠条件,这样造成的最大危害是挤压和恶化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8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c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材料“这一集体亮相”指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b。9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答案】d考点: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的色彩,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无法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外来的进步的文明,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选d。10“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清帝退位 武昌起义 成立中华民国 辛丑条约签订 黄花岗起义a b c d【答案】c考点: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10月;成立中华民国是在1912年元旦,是在清帝退位之前;辛丑条约是在1901年签订的;黄花岗起义是在1911年4月爆发的,故选c。11.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考点: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本题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体现了“以华制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太平天国运动中,英美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体现了“以夷制华”。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甲午战争的失败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体现了“以夷制夷”。所以选a 12.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答案】d考点: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的、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很显然均不是五四运动的特点,“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的隐含意思是说“五四运动是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才爆发的,即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13“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答案】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14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答案】d考点:巴黎公社。理解材料中的“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得出观点:特殊条件是自发性,一个城市是偶然性,并不是普遍和成熟的。故选d。a项错误,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不具备灭亡的条件; b项错误,材料说的特殊条件是指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而非说的是革命时机成熟; 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讲的原因,而非意义 。15.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答案】c 考点:抗日战争。考查学生对抗日革命根据地区域方位的掌握情况,根据考生对教材的掌握易得正确答案。图中材料显示阴影部分集中在我国的华北、华东一带,属于抗日根据地的范围;a项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位于南方,故a项排除;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势力并没有到达这块区域,故b项排除;三大战役后解放区远远不止以上那片区域,故d项排除。16.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答案】d考点:长征。1936年红军已经完成战略转移,顺利到达陕北,故选d。ab项是在1936年前;c项是在1937年后。17.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a b c d【答案】c考点:抗日战争。民主革命时期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性质始终没有变,项排除;国共两党因在建国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内战,因此排除。18. 中国近现代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a制定背景不同 b性质不同 c具体内容不同 d颁布机构不同【答案】b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两部宪法前者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后者是指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两者最大的差异是阶级属性的不同,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二者也有很大差别但不是根本差异。19.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答案】d 考点: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观点认为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没有看到人们参政的积极性是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而只认为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d符合题意。abc“只有”、“唯一途径”“正确揭示”等表述均不准确。20. 2015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答案】d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以上都是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1981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中提出的。故此题应选d项。21.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答案】c考点:日内瓦会议。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的信息说明子啊评价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表现,该会议主要作用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c符合题意。22.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下列对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c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境d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答案】b考点:题中关键词为建交高潮,而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是与已建交的国家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应选b项。24.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答案】c考点:日本某政治大国地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归纳即可,从材料中“共同分担国际责任”入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符合题意,故选c。25.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发现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b第三世界崛起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d考点: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俄罗斯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才出现的,两极格局解体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选d。其他与材料不符。二、材料解析题(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20分)2015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4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49周年的纪念。为此,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活动,予以庆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凤凰网(1)材料一中广州和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8分)材料二: 下面是新华网近期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2)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8分)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3)据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4分)【答案】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中共诞生等周年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提取、概括能力。(1)从广州、武汉曾经发生过的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大事角度思考回答第一小问;联系辛亥革命历程,找出革命中发生大事的城市回答第二小问。(2)仔细阅读材料三中文字内容可以看出两位历史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即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前者的观点;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后者的观点。(3)从国共两党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认同点角度分析回答。27.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请回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说明第一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4分)(3)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4分)【答案】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是指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的城市革命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自己的路”则是指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是指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仿建立起类似于斯大林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 “走自己的路”则是指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敌人都武装到了牙齿,更重要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另外,也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的客观原因。(3)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导附范文
- 电瓶车上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京通州流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Zotepine-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大物理卓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康熙元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 乐谱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保险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定初中中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 蚌埠市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净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岳阳楼记》课件
-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 智慧林业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中秋节猜灯谜良宵美景解灯谜中秋祝福课件
-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 初高中政治衔接-知识点讲义
-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中(多选题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