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仁”和“礼”的学说 b.“小国寡民”的思想c.“齐物”的自由精神 d.“节用”、“兼爱”的主张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下列主张与材料思想一致的是a.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d.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4“民本”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 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c.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 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5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6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7“仁政”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9.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所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朱熹表达的本意是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人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10.“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1.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3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的作者钱乘旦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钱乘旦认为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14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15一位理学家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下列哪一种理论观点?.理在气先.发明本心.格物致知 .经世致用16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7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陆九渊 b.顾炎武 c.王守仁 d.黄宗羲18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9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皮肤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20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22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2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24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25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 “自强不息”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下为公”“ 慎言力行” a. b. c. d.26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故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相为表里”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礼 b.出礼则入刑c.以刑代礼 d.道之以政,齐之以刑27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市坊融为一体 活字印刷首创 儒家信仰重建 世俗文学兴盛a. b. c. d.28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五牙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a. b. c. d.29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底座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30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纸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31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32.唐律名例疏议释义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中华”的主要内涵是 a地域 b文化 c法律 d种族二、材料分析题:33.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12分)材料一材料二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佛、道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被广为摄取入内。何国松中国文化简史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4分)(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分析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影响。(4分)34.(15分)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止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评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二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材料三 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9分)(2)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6分)(3)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得以继承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4分)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8月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bbbab 610:cdbbd 1115:bbdbc 1620:bdddd2125:caccb 2630:bdbdc 3132:bb二、材料分析题:33.(12分)(1)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1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1分)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1分)宋词出现。(1分)(2)儒、佛、道三教合一;(1分)商品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坪建植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氧体材料制备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纶纤维纤维复合应用开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硝酸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遵守社会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 含微课视频
- 研发技术类考试题及答案
- 飞机电气系统及运行限制测试卷附答案
- 英文电商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校招试题及答案
- 注册结构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矿矿长考试题库
- 《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课件-任务一:项目施工图深化前期准备工作
- 合同诈骗罪-课件
- SL+258-2017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电动机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空调维保项目进度保障计划
- 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放射科室风险评估报告
- T-GDPIA 21-2020 高转速高转矩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 各类组织架构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