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朔。 c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d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d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从自己的责任心入手检讨一番呢?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b.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d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金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不管两岸关系出现什么情况, ,为维护和发展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大业继续努力a这个历史潮流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及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表示欢迎b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及开展各种交流活动c这个历史潮流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及开展各种交流活动d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及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表示欢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17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行:品行 b信往,不为具食 具:准备 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 若:如果 d于是信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6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人多厌之者 b上未之奇也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8翻译句子(8分,每小题4分)(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4分)(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911题。(13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9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司马迁“大须飘拂”的形象?(4分) 10“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指什么?(4分) 11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5分) 答: 四、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注:这首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12简答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80个字以内) 五、默写(6分,每空1分) 13(1)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 (3)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6、 表达题(6分,每小题3分)14(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和句式,在画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听到召唤,要能“即来”,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正确态度。如果召而不来,就丧失了“战”的前提。来到战场又要能战 ,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平时的苦练,功夫过硬。 。 战,就要克敌制胜,做到这一点,靠的是综合实力。如果战而不胜,也达不到最终目的。(2)以“祖国江山好”为上联,请拟写出下联。 祖国江山好, 7、 作文(40分)15、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50字。 语文参考答案 2013、11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c 2d3a4b(第一处填“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与“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从“历史”与“两岸人”的心理需求角度说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必然性;第二处填“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及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与后两句的陈述对象一致,都是“我们”,语脉畅通)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17分)5c6c7b(不一定想到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毫不犹豫”与原文“孰视”不符合。接受侮辱重点是表现韩信好汉不吃眼前亏、忍让之心)8翻译句子(8分,每小题4分)(1)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走了。(2)这样的话,那么将军(您)的仇报了,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911题。(13分)9一方面展现司马迁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另一方面强调司马迁永远是百姓心中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10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11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 四、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12 诗中的鸟执着地热爱土地,它同情这土地上被蹂躏的人民,痛恨日寇的暴行,深情地礼赞人民的抗日斗争,热切期盼胜利的到来。死后也要将自己的身躯奉献给土地。(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于此答案)五、默写(略)表达题(6分,每小题3分)7、14(1)如果来而不能战,就丧失了“胜”的条件。 (2)示例: 神州气象新 中华万事兴 中华日月新8、 作文(略)附:文言文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棉絮,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梁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却没有名声。项梁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