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 考查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为主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意亦亡他 亡:使动用法,使亡。b.钦宗诣金帅营 诣:到去。c.傅屡贻书请之 贻:送,赠送。d.绐金人曰 绐:欺诈,哄骗。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观年间的法度,批评崇、丰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来当天晚上被金人召去,最终死于北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寄黄几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8.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样具体运用的?请简要分析。(4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每错1空扣1分。)(1)荀子在劝学指出“ , 。”即君子的天赋本性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借助外物之力。(2)师说中,韩愈在将百工之人和士大夫进行对比之后发出了“ , , , !”的感叹。(3)苏轼夜游赤壁,在月出之后欣然放歌,其歌词是充满楚地民谣风格的:“ ,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末尾是两句无可奈何的排遣之辞:“ , 。”(5)蜀道难中“ , 。”两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描摹出蜀道上行人无奈、惶悚的神情。(6)登高的“ , 。”两句连缀六个意象来摹写三峡全景,不仅上下对仗,而且包含句中对。(7)在琵琶女戛然而止的乐声中,白居易通过描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琵琶曲强大感染力的两句是:“ ,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典故结构全词。辛弃疾在怀念第一个英雄时,以“ , 。”表明连反映该人物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都杳无踪迹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6分)温 暖张国平宾馆很小,隐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边缘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里,如同相貌平平的我,很不起眼。恰逢又是淡季,生意更显得冷清。门“吱呀”一声响,探出一个脑袋,面色灰黄,宽边眼镜后是中年男人不应有的胆怯的眼神。“有房间吗?”男人的声音很低,低得我几乎难以听清。“有。”我敷衍着。“多少钱一间?带卫生间的。”男人问。我没有抬头,语音里却带着刺:“那叫标准间,80元。”门又“吱呀”一声关上,夹着男人一句话的尾巴:“太贵了!”“贵?如果是旺季最低也要120元。”知道他也不是什么料,我的头埋在杂志里说。“吱呀”又一声,重新探出那颗圆圆的脑袋:“能便宜吗?”我有些不耐烦,拖着长腔说:“已经是最便宜了。”男人叹一口气问:“买一个床位行吗?”我有些好笑,抬头把目光盯在男人那神色紧张的脸上。“行吗?”男人重复着问。我说:“不行,现在住宾馆哪有定单张床位的。”男人的脸有些微红:“你看看,我我带的钱不多。照顾一下吧。”男人一脸的真诚,语气可怜兮兮的。我的心有些软,不置可否地望着他。“照顾一下吧,妹妹,我从县城来,这么晚了实在没法回去。”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我抬头望望大厅里挂的钟,已经是十点过五分了。我问:“六十块钱也拿不出来?”男人耷拉下头,嘟噜:“实在紧巴,看病花完了。”我无奈地摇头说:“好吧。”我知道自己背着老板自作主张的后果,日后查出来轻者罚款,重者辞退,但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刹那间男人那张酸楚的脸突然让我想起出外打工两年多没回家的哥哥。我问:“明天天亮前能离开吗?”男人的头如啄米小鸡:“能,能。”我说:“好吧!”准备带他上楼。男人孩子似地朝门外兴奋地招手,进来进来。门口出现一个少气无力病怏怏的女人。我吃惊:“这是?”男人嘿嘿地说:“媳妇,我媳妇。”“你们两个人?”我为难地问:“不是要一张床位吗?”男人忙解释:“就要一张床位。妹子,我们保证俩人只睡一张床,另一张不碰一指头。”女人也期期艾艾地乞求:“行吗,妹子?”其实我也是准备把男人安排在二楼只一张床的值班室的。二楼整层被改造成会议室后,那间值班室临时空着。既然这样,我就偷偷领他们上去。一进门男人东张西望,找什么东西似的。“没卫生间呀。”男人语气里有些不满。原本想男人会感激我的,却这么说。我拿眼狠狠地剜男人:“这还不够吗?想砸我的饭碗?”男人突然意识到他的话刺激了我,马上赔着笑脸说:“你不知道呀妹子,你嫂子晚上总上厕所,没有厕所很麻烦的。”我这才注意到女人那一直捂在肚子上的手。女人满脸的歉疚:“大妹子,都怪俺这不争气的肚子。”我心里突然一阵酸楚。我只好冒更大风险偷开了标准间。男人刚想开口谢我,我竖食指在嘴边,做了个别说话的手势,低声说:“别忘了天亮前离开。”男人抓住我的手使劲摇晃,眼睛里一片潮湿。天刚蒙蒙亮,我就蹑手蹑脚催他们离开,但人已经不在了,床铺却整齐如初。床柜上有一张很小的纸条:我们走了,床铺没动,我们睡在地毯上。谢谢你大妹子!第二年春天,娘突然病重,哥哥被迫从外地赶回来,也催我回家去看娘。半年多没回家,再见娘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我的泪涌满了脸。娘伸出枯枝般的手扯着我,嘴巴翕动着却没有说出话。哥哥说,娘最放心不下的是你的婚事,老大不小的也该成个家了。婚事也是我最头疼的,作为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处在两难境地。姐姐说她为我瞅了一个,只是年岁大了些,抓紧时间谈谈,了却娘的心愿吧。婚事竟成了娘临终前的包袱,我沮丧到了极点。谈就谈吧,把娘送终了再散。抱着这种心态,我跟姐姐去了她的家。姐姐跟男方约好,这天下午我们见面。刚刚吃过午饭,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第四次返回后兴冲冲地对我说:“来了来了,人家来了。”我却满不在乎地说:“来了就来了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推门进来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灰黄的脸,宽边的眼镜。“是你?”我们异口同声吐出两个字,脸上写满了惊讶。我满脸通红,转身躲进了里间。姐姐追进来羞愧地说,他结过婚,媳妇得病死了,怕你不愿意,事前瞒着你。我的眼前反复浮现着那天他在宾馆搀扶媳妇上楼的情景。明媚的春光透过格子窗洒在我的脸上,痒痒的。(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但“我”并没有自卑自贱,而是凭自己的双手顽强而艰难地为理想奋斗着。b.文中写到男人“胆怯的眼神”,并不说明男人真正胆怯,而是因为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局促和没有足够住宾馆的费用的窘迫。c.“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句子内涵丰富,既有祈求住下、盼望少收钱的心理,也有对不起生病妻子的自责。d.小说采用反衬的手法,开始时,用文中“我”的冷淡和嘲讽,衬托了那对夫妻的忍让,使读者增添了对这对不幸夫妻的同情。e.小说文笔质朴,生动的人物对话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从对话中领悟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2)文中“我”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试作简要概括。(3分)(3)小说题目“温暖”,在文中有什么具体体现?(4分)(4)小说最后一段,对相亲结果已有暗示,请结合全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依据。(5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1)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2)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_的佳作。(3)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短跑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_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a.独出心裁 自出机杼 独树一帜b.自出机杼 独树一帜 独出心裁c.独树一帜 自出机杼 独出心裁d.独树一帜 独出心裁 自出机杼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重点大学应该鼓励学科交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现实社会问题,鼓励师生创业,为人才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环境。b.即将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是中国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阅兵,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c.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节日将至,变相的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现象可能抬头,此类腐败现象将受到严厉查处。d.政府应不惜血本地反腐,这样就能避免小贪变大贪、小恶变大恶,从而把种种腐败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位于泰国南部攀牙府的攀牙湾被世人称作“小桂林”。_。_,_。_,_。_。客人必须平躺在舟上才能顺利通行。二人一组,由泰国小伙子摇舟,前往参观钻石洞及钟乳石这里山峰耸峙,雄浑壮丽;海景如画,柔和旖旎行至岩洞深处,钟乳石从洞顶垂下,几近水面在这里,很多游览者换乘橡皮舟淡绿色的海湾水面上,石灰岩峰星罗棋布有的岩岛看上去像驼峰,有的则像倒置栽种的白菜a. b. c. d.五、写作(4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56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一等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演出没有出任何差错,大家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语文试题答案考查时间:120分钟 考查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为主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答案:b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答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意亦亡他 亡:使动用法,使亡。b.钦宗诣金帅营 诣:到去。c.傅屡贻书请之 贻:送,赠送。d.绐金人曰 绐:欺诈,哄骗。答案:a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答案: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观年间的法度,批评崇、丰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来当天晚上被金人召去,最终死于北廷。答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解析:“帝”:名词作动词,做皇帝,称帝;“苟”,如果;“死”:为动用法,为之而死;三点各分,句意1分。(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解析:“俱”:同,一起;“面”:名次作状语,当面;“庶或”:或许;三点各分,句意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寄黄几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8.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样具体运用的?请简要分析。(4分)对比。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评分标准:手法1分,能说出三处对比即可得3分。说明:学生没有答出“对比”,但在分析中含着对比的意思也要给分,如“过去相聚的欢乐,与现在离别的痛苦”。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与友人分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同情。说明:参照答案评分,只要有关键词,伤感、无奈、挂念等,或对友人的钦佩与赞美都可得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每错1空扣1分。)(1)荀子在劝学指出“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即君子的天赋本性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借助外物之力。(2)师说中,韩愈在将百工之人和士大夫进行对比之后发出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其可怪也欤 !”的感叹。(3)苏轼夜游赤壁,在月出之后欣然放歌,其歌词是充满楚地民谣风格的:“ 桂棹兮兰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 。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4)念奴娇赤壁怀古末尾是两句无可奈何的排遣之辞:“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5)蜀道难中“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两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描摹出蜀道上行人无奈、惶悚的神情。(6)登高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两句连缀六个意象来摹写三峡全景,不仅上下对仗,而且包含句中对。(7)在琵琶女戛然而止的乐声中,白居易通过描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琵琶曲强大感染力的两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典故结构全词。辛弃疾在怀念第一个英雄时,以“ 舞榭歌台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明连反映该人物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都杳无踪迹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6分)温 暖张国平宾馆很小,隐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边缘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里,如同相貌平平的我,很不起眼。恰逢又是淡季,生意更显得冷清。门“吱呀”一声响,探出一个脑袋,面色灰黄,宽边眼镜后是中年男人不应有的胆怯的眼神。“有房间吗?”男人的声音很低,低得我几乎难以听清。“有。”我敷衍着。“多少钱一间?带卫生间的。”男人问。我没有抬头,语音里却带着刺:“那叫标准间,80元。”门又“吱呀”一声关上,夹着男人一句话的尾巴:“太贵了!”“贵?如果是旺季最低也要120元。”知道他也不是什么料,我的头埋在杂志里说。“吱呀”又一声,重新探出那颗圆圆的脑袋:“能便宜吗?”我有些不耐烦,拖着长腔说:“已经是最便宜了。”男人叹一口气问:“买一个床位行吗?”我有些好笑,抬头把目光盯在男人那神色紧张的脸上。“行吗?”男人重复着问。我说:“不行,现在住宾馆哪有定单张床位的。”男人的脸有些微红:“你看看,我我带的钱不多。照顾一下吧。”男人一脸的真诚,语气可怜兮兮的。我的心有些软,不置可否地望着他。“照顾一下吧,妹妹,我从县城来,这么晚了实在没法回去。”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我抬头望望大厅里挂的钟,已经是十点过五分了。我问:“六十块钱也拿不出来?”男人耷拉下头,嘟噜:“实在紧巴,看病花完了。”我无奈地摇头说:“好吧。”我知道自己背着老板自作主张的后果,日后查出来轻者罚款,重者辞退,但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刹那间男人那张酸楚的脸突然让我想起出外打工两年多没回家的哥哥。我问:“明天天亮前能离开吗?”男人的头如啄米小鸡:“能,能。”我说:“好吧!”准备带他上楼。男人孩子似地朝门外兴奋地招手,进来进来。门口出现一个少气无力病怏怏的女人。我吃惊:“这是?”男人嘿嘿地说:“媳妇,我媳妇。”“你们两个人?”我为难地问:“不是要一张床位吗?”男人忙解释:“就要一张床位。妹子,我们保证俩人只睡一张床,另一张不碰一指头。”女人也期期艾艾地乞求:“行吗,妹子?”其实我也是准备把男人安排在二楼只一张床的值班室的。二楼整层被改造成会议室后,那间值班室临时空着。既然这样,我就偷偷领他们上去。一进门男人东张西望,找什么东西似的。“没卫生间呀。”男人语气里有些不满。原本想男人会感激我的,却这么说。我拿眼狠狠地剜男人:“这还不够吗?想砸我的饭碗?”男人突然意识到他的话刺激了我,马上赔着笑脸说:“你不知道呀妹子,你嫂子晚上总上厕所,没有厕所很麻烦的。”我这才注意到女人那一直捂在肚子上的手。女人满脸的歉疚:“大妹子,都怪俺这不争气的肚子。”我心里突然一阵酸楚。我只好冒更大风险偷开了标准间。男人刚想开口谢我,我竖食指在嘴边,做了个别说话的手势,低声说:“别忘了天亮前离开。”男人抓住我的手使劲摇晃,眼睛里一片潮湿。天刚蒙蒙亮,我就蹑手蹑脚催他们离开,但人已经不在了,床铺却整齐如初。床柜上有一张很小的纸条:我们走了,床铺没动,我们睡在地毯上。谢谢你大妹子!第二年春天,娘突然病重,哥哥被迫从外地赶回来,也催我回家去看娘。半年多没回家,再见娘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我的泪涌满了脸。娘伸出枯枝般的手扯着我,嘴巴翕动着却没有说出话。哥哥说,娘最放心不下的是你的婚事,老大不小的也该成个家了。婚事也是我最头疼的,作为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处在两难境地。姐姐说她为我瞅了一个,只是年岁大了些,抓紧时间谈谈,了却娘的心愿吧。婚事竟成了娘临终前的包袱,我沮丧到了极点。谈就谈吧,把娘送终了再散。抱着这种心态,我跟姐姐去了她的家。姐姐跟男方约好,这天下午我们见面。刚刚吃过午饭,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第四次返回后兴冲冲地对我说:“来了来了,人家来了。”我却满不在乎地说:“来了就来了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推门进来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灰黄的脸,宽边的眼镜。“是你?”我们异口同声吐出两个字,脸上写满了惊讶。我满脸通红,转身躲进了里间。姐姐追进来羞愧地说,他结过婚,媳妇得病死了,怕你不愿意,事前瞒着你。我的眼前反复浮现着那天他在宾馆搀扶媳妇上楼的情景。明媚的春光透过格子窗洒在我的脸上,痒痒的。(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但“我”并没有自卑自贱,而是凭自己的双手顽强而艰难地为理想奋斗着。b.文中写到男人“胆怯的眼神”,并不说明男人真正胆怯,而是因为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局促和没有足够住宾馆的费用的窘迫。c.“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句子内涵丰富,既有祈求住下、盼望少收钱的心理,也有对不起生病妻子的自责。d.小说采用反衬的手法,开始时,用文中“我”的冷淡和嘲讽,衬托了那对夫妻的忍让,使读者增添了对这对不幸夫妻的同情。e.小说文笔质朴,生动的人物对话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从对话中领悟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2)文中“我”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试作简要概括。(3分)答案:直率;有爱心;孝顺。(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3)小说题目“温暖”,在文中有什么具体体现?(4分)答案:“他”对妻子的照顾,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7《储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 Unit 9 Reusing thing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牛津沪教版(三起)
- 蔬菜储藏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第11课 公益小导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
- 任务二 运用函数计算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桂科版八年级上册-桂科版
- 7.2《重力 力的示意图》(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药物制剂专项考核试题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初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2025年蛇年年会汇报年终总结大会模板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五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DB3301T 0374-2022 疗休养基地评价规范
- 3.3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历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