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关第4练.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关第4练.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关第4练.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关第4练.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关第4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5练一、选择题1(2012佛山高三质检)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2(2012浙江宁波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3(2012浙江杭州模拟)某部历史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某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4(2012辽宁沈阳一模)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2012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6(2012湛江调研)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7(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百姓如不回避,斩首不留。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a非常渴望建立封建等级制度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的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束缚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8(2012苏州模拟)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具有主观臆断性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说话9(2012辽宁大连模拟)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先后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10(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1(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b“西学”指的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西学为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d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12(2012广东汕头二模)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二、非选择题13(2012山东潍坊模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3)根据两次鸦片战争及影响分析,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和渗透”的。14(2012大连模拟)阅读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役主要来源于小农经济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材料二1861年曾国藩奏称:“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海防形势严峻。1875年丁宝桢于济南创建山东机器局,沿海驻军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1875年李鸿章任北洋大臣,督办北洋海防。北洋防线起自鸭绿江口,迄于胶州湾。李鸿章以为:“创练海军,以威海、旅顺为根据地。欲守津、沽,先守威、旅。”1879年日本凭借其海军拥有铁甲舰的优势,吞并了清朝的藩属国琉球,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大清朝野,海防建设加快。(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中原王朝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的背景。(3)列举洋务派在山东经营海防的活动,并对这一时期的海防建设作简要评价。答案及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长期以来,中国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逆差,英国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因此a应该是鸦片走私,d应该是出超。图表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信息,故排除a、b两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d项。【答案】d2【解析】b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c项错在“全面”;d项错在“政治制度”。【答案】a3【解析】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关键信息:1843年的上海。a、c、d三项分别是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和协定关税的内容体现。b项应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答案】b4【解析】材料描述的“奇迹”是指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所以说这个奇迹现已消失。【答案】b5【解析】19世纪中期,所谓“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使其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这里的挑战是指西方要求“修约”,扩大市场。在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d6【解析】资政新篇并非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没有适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排除a;资政新篇发表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c也不符合历史史实;资政新篇为农民领袖洪仁玕所写,其刊印也得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同意,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反映太平天国森严的等级制度,说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束缚。【答案】c8【解析】洪秀全、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后者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如果太平天国不失败洪秀全也会成为封建君主。实行君主专制,仍然会阻碍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洪秀全所代表的阶级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9【解析】考查洋务运动民用企业。从材料看,两家外商航运企业之所以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是为了避免“自杀性竞争”,也就是说招商局已经具备了与外商企业“两败俱伤”的实力,选择b项。【答案】b10【解析】材料所述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都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不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故答案是d。【答案】d11【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失败,故d不正确。【答案】d12【解析】考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从材料信息“素未经见”“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可推断a、b、d错误。从“喜色”“喝彩”可推断出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答案】c13【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归纳答案要点。第(2)问,回顾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第(3)问,列强的渗透从其侵略的方式和对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作答,中国农业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关联主要从为西方工业文明提供原料和市场进行作答。【答案】(1)变化:棉纱和棉布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原因: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等特权,开放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允许外国人到内地通商;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3)文明关联和渗透: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14【解析】本题运用现代史观,创设新情境,考查洋务运动的活动及影响。第(1)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概括出;第二小问可结合我国经济的特点,以及材料一中“政府的赋役主要来源于小农经济”“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等信息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信息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第(3)问注意地域要求,是在山东的海防活动,评价时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答案】(1)思想:重视农业,轻视海洋的开发、利用。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赋税主要来自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