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飞驰 领跑世界.doc_第1页
高铁飞驰 领跑世界.doc_第2页
高铁飞驰 领跑世界.doc_第3页
高铁飞驰 领跑世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铁飞驰 领跑世界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一年多前,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津高速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而就在今年12月3日,“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再次大幅度刷新世界铁路最高运营时速,书写了中国高铁“速度传奇”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对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进行了专访。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记者:我国铁路以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使命,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装备水平为主线,在既有线提速、高速铁路、装备现代化、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跨越。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又一示范。请您谈一下目前我国高铁建设和运营总体情况如何?何华武: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全面推进高铁建设。截止2010年11月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7531公里(不包括台湾地区),在建高铁1万多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既有线路提速方面,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并与6000吨级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创造了客货共线铁路行车速度、列车速差、列车密度、牵引质量纪录。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时代。新建高铁相继投入运营。目前时速350公里高铁投入运营2154公里。京津高铁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实现了京津间30分钟直达。武广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全长1069公里,其中包括桥梁691座、隧道226座,桥隧占到总里程的66.7,实现了武汉广州两地间3小时直达。郑西高铁是世界首条在黄土、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的高铁;沪宁、沪杭高铁是在大范围软土、深厚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铁。先后建成运营了胶济、合宁、合武、石太、东南沿海等一批运行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2168公里。国产和谐号高速列车批量投入运营。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高速列车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运行试验中,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创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截至目前,投入运营的和谐号高速列车419组,累计已运行3.5亿多公里,运行安全平稳。目前在建高铁进展顺利,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建设正在全面展开,特别是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标准最高的高铁,预计京沪间将实现4小时内直达。四大领域技术创新记者: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在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铁路的自主创新之路。请你详细谈一下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有哪些特点?何华武:我国高铁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程建造技术。(1)路基技术,突破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线下构筑物刚度均匀化技术难题,实现了路基沉降变形收敛可控。(2)无砟轨道技术,突破与信号轨道电路适应性、大跨桥上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掌握了无砟轨道大规模应用设计、制造、施工、精调成套技术。(3)桥梁技术,突破900吨双线整孔箱梁制、运、架,大跨高墩等一批新结构特殊桥梁技术难题,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快速施工。(4)隧道技术,突破艰险山区、复杂地质、江河水下修建隧道技术难题,实现高速列车隧道内时速350公里安全运行和交会。(5)客运枢纽建设,突破过去交通方式分治,换乘不便难题;实现空间换平面,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乃至空港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立体现代客运综合交通枢纽。(6)牵引供电技术,研发应用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的接触线与承力索,建立接触网受电弓耦合仿真系统平台,掌握了3640千牛大张力接触网设计、施工技术,实现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重联双弓安全运行。(7)精密控制测量技术,突破轨道空间几何毫米级精度控制难题,构建了勘测、施工、线形维护的“三网合一”精密测量控制网,实现了轨道的精确定位和构筑物变形量控。二是动车组技术。我们掌握了动车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建立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和350公里以上动车组技术体系。研制了座、卧、16辆长编组动车组系列产品,适应不同运营条件。“和谐号”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低阻力流线型头型、高气密强度和气密性车体、振动模态系统匹配、安全可靠的高速转向架、先进的噪声控制、高性能的牵引系统、高速双弓受流性能、安全环保的制动系统和人性化的旅客界面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研发了不同等级列车控制系统,CTCS2级列控系统适用于既有线提速和新建时速250公里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适用于新建时速大于250公里高铁,最小追踪间隔可缩至3分钟,CTCS3级兼容CTCS2级列控系统,可实现时速250、35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高速列车的跨线运行。四是系统集成与运营管理技术。我们建立了集成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把联调联试及试运行等技术要素与建设及运营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了高铁各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制应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线路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进行动态综合检测;在动车组运用检修方面,建设了北京、上海等六个动车组检修基地和一批运用所,检修工艺、设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铁改变生活记者:高铁缩短了区域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您认为高铁为我国经济社会所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何华武:首先,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高铁建设和运营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着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其次,大幅提高了客运能力。目前,中国高铁日均发送旅客约100万人次,客流持续快速增长。京津、武广、沪宁最高日发送分别达到12.6万、12.7万、29万人次。第三,极大释放了既有线货运能力。高铁的开通运营,为实施客货分线运输创造了条件,运输能力得到极大释放。例如胶济高铁运营,既有线年增货运能力2920万吨;武广高铁运营,既有线年增货运能力8760万吨;沪宁高铁运营,既有线年增货运能力8395万吨。仅以上3条高铁释放的既有线货运能力,年合计达2.0亿吨。实践证明,中国建设高铁收益已经超过预期。200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8万6千公里;旅客发送量15.3亿人次,平均行程517公里;货物发送量33.2亿吨,平均运距751公里;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3118亿吨公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25的工作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总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指标居世界第一。未来10年高铁里程将达12万公里记者:您认为我国高铁建设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哪些举措?最后请您对我国未来的高铁建设做一个展望。何华武: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铁达到1.3万公里以上。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铁1.6万公里以上。以高铁、提速铁路等构建的快速客运网,将连接我国所有省会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我国铁路运营将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服务优质的目标。我国高铁建设标准高、质量优、速度快,运营安全稳定。中国铁路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得益于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我们有能力开展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