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出师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能力目标 1、学习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写法。2、分析领会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诸葛亮忠诚和负责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 分析领会诸葛亮的三项建议。教学难点。 感受诸葛亮忠诚和负责的可贵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表”这一体裁,了解诸葛亮上这篇表文的背景和目的。2、熟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疏通文意。3、理清层次,分析分析领会诸葛亮的三项建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物,说出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记等)。二、检查预习1、由学生简介“表”这种文体以及作者上这篇表的背景和目的。“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和愿望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疏”或“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一种奏章。背景和目的:蜀汉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五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统一全国的大业,准备出师北伐。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事事无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因此上这篇“表”,希望国内政治清明,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三、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1、教师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读后正音。四、小组合作1、小组内每两人合作,对照注释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小组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播,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最后,请几个学生每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提问语句里的重点词语的释义。2、学生归纳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通假字、特殊文言句式)3、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明确:第一部分()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分清责任,表明决心五、板书设计 广开言路三条建议 严明赏罚 忠臣亲贤远佞六、课堂检测: (1)“卑鄙”的意思是(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见识浅陋。c 地位低下。 d 低微而鄙俗。(2)“尔来”的意思是(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c 将军宜往驾顾之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 先帝不以臣卑鄙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 今以蒋氏观之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作方法。 2、感受诸葛亮忠诚和负责的可贵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检测,背诵课文。二、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参与讨论)1、本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上的奏疏,但涉及北伐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对刘禅的劝告和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2、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其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二次之多,这是为什么?三、总结归纳写作特点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1)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文章语词朴实。(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四、全文总结本文是奏章,内容是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以议论为主。而作者为了使后主知道创业的艰难,勉励他以先帝为榜样,在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与追随先帝的原因和以身许国的经过。同时在议论和叙事中,处处流露出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