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ppt_第1页
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ppt_第2页
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ppt_第3页
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ppt_第4页
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1温度与温度计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冷热 0 100 1 负3 5摄氏度 零下3 5摄氏度 37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续表 热胀冷缩 温度 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底部 侧壁 稳定 不能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2熔化和凝固 固 液 吸 液 固 放 温度计 停表 均匀 吸收 不变 吸收 升高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续表 熔点 吸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3汽化和液化 液 气 吸 气 液 放 加压 降温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温度计 高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续表 保持不变 沸点 吸热 高 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6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表面 表面 内部 任何 沸点 缓慢 剧烈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不变 汽化 吸热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7升华和凝华 固 气 吸热 气 固 放热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8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B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2 图4 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14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固体 凝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汽化 吸热 解析 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 发生了汽化现象 汽化吸热 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考向典例解读与技巧点拨 A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析 分析思路 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各点的物质状态 进而判断物态的变化 据 答题有据 A点是该物质的初始温度 随着时间的增加 温度降低 B点温度为50 且随着时间的增加 温度不再下降 直到C点为止 C点的温度和B点温度相同 但随着时间的增加 温度降低 直到D点为止 故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B点就是晶体的凝固点 B点是液态 C点是固态 B C之间是固液共存状态 整个变化过程都在放热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A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审 审题要点 阅读题干 抓住关键语句 气温一直持续在 10 以下 析 分析思路 根据温度的高低及冰雕作品的状态变化 进而判断物态的变化 据 答题有据 冰雕初始状态是固态 冰雕变小 如果是熔化现象 那么温度必须达到熔点 但气温一直保持在 10 以下 说明不可能发生熔化现象 变小了 一定是变成了水蒸气 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例32014 广安夏天 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 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 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 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 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和 审 审题要点 抓住题干中的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 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 析 分析思路 根据题干所述现象 联系实际 进而判断物态的变化 液化 汽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据 答题有据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温度较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会液化为小水珠 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 发生的是汽化现象 所以整个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题精炼与名师预测 一 选择题 C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C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3 多选 下列四个实例中 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 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B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D 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BD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C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解析 污水杯内的水是液态 塑料罩内之所以能够出现凝结的水滴 是因为罩内有大量的水蒸气 液态变为气态 故是汽化现象 水蒸气在罩内凝结成水滴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是液化现象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A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6 2014 福州深秋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华B 液化C 熔化D 凝固 A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二 填空题 0 1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8 2014 合肥模拟在北方 当气温降低到 50 的时候 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汽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 这些小雪花如果互相碰撞 还会发出声响 好像翻动书页的声音 探险家把这种奇妙的声响称之为 星的耳语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凝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9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 有的用水银 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 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 54 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 温度计 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 温度计 均选填 酒精 或 水银 酒精 水银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三 实验探究题 均匀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2 如图乙所示 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 A B 或 C 此时示数是 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B 3 液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 小明同学在做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 13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没有达到100 所以没有沸腾B 小明同学实验前 需要将烧杯内的水加满C 烧杯内的水一般都是从热水瓶里取的初始温度较高的水D 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 然后再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即可 C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图4 13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解析 没有达到100 可能是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也可能不是纯净的水 温度不变时 说明水已经沸腾 故选项A错误 烧杯内的水不能太满 否则加热时间过长 故选项B错误 为了观察实验现象 缩短实验时间 所取的水 初始温度不能过低 故选项C正确 实验中不仅要记录实验数据 还要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 烧杯内的气泡变化情况 故选项D错误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6 酒精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点20物质的结构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多原子 单原子 考点21分子热运动 分子 原子 分子热运动 剧烈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续表 接触 无规则运动 间隙 温度 快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续表 点拨 扩散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 气体 液体 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 引力 斥力 分子 原子 无规则运动 引力 斥力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拓展 了解固 液 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固态 分子间距离很小 作用力很大 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 分子间距离较大 作用力较大 较难被压缩 没有固定的形状 有一定的体积 具有流动性 气态 分子间距离很大 作用力很小 容易被压缩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点22内能热量 1 内能及其改变 动能 势能 无规则运动 零 转移 转化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续表 温度差 相同 增加 内能 减少 内能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热量 能量的多少 Q 焦耳 J 增加 减少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点23比热容及相关计算 1 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续表 吸收相同热量 比较升温多少 升高相同温度 比较吸热多少 相同 控制变量法 水 强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比热容 一定 吸收的热量 它的质量 升高的温度乘积 c 焦每千克摄氏度 J kg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续表 1kg 1 热量 Q吸 cm t t0 Q放 cm t0 t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点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质量大小 温度高低及变化 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同一种物质 比热容与状态有关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B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2014 苏州关于物质的组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原子组成的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B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D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30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向典例解读与技巧点拨 例12014 无锡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 液体体积小于1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 最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有空隙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D 分子总是在不停息地运动 A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审 审题要点 抓住关键词语 体积小于100mL 据 答题有据 A选项中 分子间有空隙 混合后总体积必然减小 B选项中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只是陈述事实 与体积变小无关 C选项中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依然与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无关 D选项中 分子总是在不停息地运动 但短时间还不至于让总体积变小 故正确选项是A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例22014 鄂州下列现象中 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 两手相互搓搓 手感到热B 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 用热水袋暖手 手感到热D 用砂轮磨刀 刀的温度升高 析 分析思路 分析各个选项 一看内能是否改变 二看改变内能的方式 C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据 答题有据 A选项中 两手相互搓搓 手感觉热 内能增加 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B选项中 打气筒打气 筒壁发热 内能增加 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选项中 热水袋暖手 手感到热 内能增加 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 D选项中 砂轮磨刀 刀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故正确选项是C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内 比热容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析 分析思路 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水的比热容大 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的温度变化小 据 答题有据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题精炼与名师预测 一 选择题 1 2014 扬州烟花三月 瘦西湖的万花园 花香袭人 这是因为 A 分子是运动的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A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2014 株洲希格斯和恩格勒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因为他们成功预测了 A 电子B 中子C 质子D 上帝粒子 D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3 2014 山西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尘土飞扬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划燃火柴 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 人工湖能调节气温 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 夏天吃冰糕 看到冰糕周围冒 白气 是汽化现象 B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4 2014 无锡下列关于温度 内能和热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0 的冰没有内能B 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 物体温度越高 所含热量越多D 物体内能减少 一定对外做功 B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5 2014 益阳关于比热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0mL水比200mL水的比热容大B 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 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 质量相同的铁和铝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铝的温度升高较少 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D 热水变凉后其比热容变小 C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6 2014 泰安在 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得快慢 实验中 需要控制某些变量 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采用酒精灯加热时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B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二 填空题 7 2014 安庆模拟2014年3月 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病毒 一些公共场所加强了消毒 人能闻到消毒液气味 这一现象说明 8 2014 东营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 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 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 刹车片过热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 水喷到刹车片上时 看到热气腾腾 是利用水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过程吸热 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做功 汽化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做功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11 2014 芜湖模拟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原子组成的 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做 形成的 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无规则运动 空隙 相互作用的斥力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三 计算题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A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关于温度 热量 内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 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 一块0 的冰没有内能 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A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图5 7 BC 第5讲物质结构与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24热值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完全 焦每千克 1kg 点拨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燃烧特性 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的本领大小 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形态 质量 体积 是否完全燃烧等均无关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25热机及热机效率 1 热机 汽缸 汽油机 柴油机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续表 内能 机械能 机械能 内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热机效率 有用功 能量 燃烧 热量损失 润滑 摩擦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说明 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主要是由于燃料不能完全燃烧 废气带走一部分热量 克服摩擦做功 热传递损失能量等 没有将全部能量都利用起来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26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2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能源的分类 源源不断地得到 得到补充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 的出现 导致了以 作为主要能源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能源革命 的发明使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 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 20世纪40年代 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 拉开了以 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钻木取火 柴薪 蒸汽机 化石能源 核反应堆 核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 理想能源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1 必须足够丰富 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 必须足够便宜 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 相关技术必须成熟 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4 必须足够安全 清洁 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 核能 核力 裂变 聚变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 太阳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核电站发电流程如图6 1所示 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 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 核能 化学能 内能 电能B 核能 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C 核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D 核能 机械能 内能 电能 C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图6 1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风能B 水能C 煤炭D 太阳能 3 关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 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 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 0 5kg煤油和1 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C D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做功 内 机械 做功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光能 或太阳能 化学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向典例解读与技巧点拨 例12014 盐城我市建有全国沿海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 A 内能B 化学能C 电能D 机械能 析 分析思路 思考太阳能电站一定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 可是否是直接转化的 中间有没有其他转化过程 电能是从哪种形式的能直接转化来的 C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据 答题有据 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能储存 其间必须转化为另一种可储存的能量 题目中的太阳能电池说明了先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然后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现在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 知道能的转化过程 根据题意就可确定是电能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例22014 遂宁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 为了防止热机过热 通常用水来降温 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 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D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C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析 分析思路 回顾热机的工作过程 能量转化及效率问题 对照各选项判断 据 答题有据 热机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故A项正确 热机利用水来降温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B项正确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所做的机械功与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之比 增大功率与提高效率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C项说法错误 热机的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废气的排放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故D项说法正确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审 审题要点 题干中 烧到 和 完全燃烧 要看清 析 分析思路 注意题中温度的变化 t 80 30 50 然后利用公式Q cm t 算出水吸收的热量Q 总能量是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利用效率的表达式算出最后的结果 50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有关效率的试题 要明白是哪种能量转化为哪种能量 要知道有用能量 总能量 两者比值就是效率 本题中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总能量 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能量 有用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就是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题精炼与名师预测 一 选择题 1 2014 广州化石能源是当今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会造成危害B 使用化石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C 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D 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A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2014 武汉关于能量与能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移 都是有方向性的B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 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 化石能源 水能 核能 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D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C 第6讲热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 2014 连云港能源科技的发展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