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1、课前导学课程标准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有强烈的从政愿望。2初投魏国:不受_重用。3弃魏投秦: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的主张,得到重用。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_,允许_。2重农抑商,奖励_。3统一_。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_的主动,取得优势。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_制。(2)废除“_”,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_。(4)普遍推行_。由_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_,制订了秦律。(6)在_等领域进行改革,推行_政策。2、课堂识真知识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2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实现理想,其原因不包括()a出身贵族家庭 b在魏国不受重用c秦孝公求贤若渴 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知识点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3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新兴地主阶级自耕农阶级奴隶主阶级商人阶层a b c d4下图为秦国在商鞅变法中统一的商鞅铜方升,这与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c统一度量衡 d改革社会风俗5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知识点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6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a b c d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8九岁的男孩金阳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3、课后见功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材料二(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请回答:(1)两则材料的措施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3)概括两则材料所述改革的结果,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5、拓展空间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三则材料中哪一则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3)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参考答案(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1、课前导学一、1.法家学说 2魏惠王 3秦孝公治国平天下二、1.土地私有土地买卖 2耕织 3度量衡三、1.兼并战争 2(1)二十等爵(2)世卿世禄制(3)连坐法(4)县制 国君(5)法经(6)社会风尚习俗一夫一妻小家庭2、课堂识真 1-8 b a a c b b d d3、课后见功9(1)削弱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在战国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政权与军队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2)富国强兵。措施:用什伍等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奖赏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赏田,削弱贵族的势力。(3)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和破坏,要顶住阻力,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达到目的。解析解题关键要抓住两次改革的目的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要能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5、拓展空间10(1)材料一完全肯定商鞅变法。(2)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商鞅个人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变法的历史进步性。(3)重视农业生产。解析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即富国强兵,对外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材料一中“民以殷盛”不符合历史事实,即使在商鞅变法时期,人民的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