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与树神崇拜有关的风俗 反观人类文明现状一、树神崇拜金枝当中记叙了很多关于欧洲树神崇拜的例子。“所有欧洲雅利安人的各氏族都崇拜树神” 弗雷泽.金枝M.新世界出版社:166-170.2.靳之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风俗艺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3-257.,古老的日耳曼法律严厉惩处剥去活树树皮的行为,法律规定将剥树皮的犯人的肚脐挖出来钉在树上他剥去树皮的地方,然后赶他围着树身转圈,直到他的肚肠完全绕在树干上为止。这样惩罚的意图是要从犯人身上取下活的皮肉来补偿他剥去的树皮,也就是“一命抵一命”的思想,拿人命抵树命。芬兰-乌戈尔族人会专门到森林中心的树神那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有专门的祭司主持仪式,人们还会向树神献祭牺牲。立陶宛人崇拜橡树和其他有浓荫覆盖的高大树木,他们会祭拜树神并向树神祈求神谕,有些人在自己的房舍周围栽种神树,以求树神庇佑,还有的人认为砍折树枝是一种罪过,那些有此行为的人要么会暴毙,要么会遭到断胳膊断腿的报应。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崇拜着那慕路斯的神圣无花果树,即使是它的枝干凋枯,也足以震惊全城。在巴丁山坡上的一株山茱萸树,也被认为是古罗马最神圣的文物,任何人看到它的花枝枯萎了,都会高声呼叫,其他人听到了也会呼应,然后大家一起挑水去为那株山茱萸浇水。我国的崇拜的神树是桃树和柳树。旧时民俗遇天旱祈雨时,赤背裸足,头盘缠柳枝,就是民俗中的柳树崇拜。“柳与水、雨水、甘露合而为一,常与生命复活联系在一起。手持柳枝净瓶的南海观音菩萨,以柳枝沾圣水甘露洒到哪里,哪里的生命就死而复活,这在中国的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中是广为流传的。”2民宅落成削桃木为桃木剑,置于檐下以安宅。“棓,大杖,以桃木为之,由是以来鬼畏桃也。”都是我国民俗中的桃树崇拜,还有春节以“桃符”镇邪辟邪。湖南桃江以“桃符”安床。山东流传的虎头通天通阳通神的桃木剑。当然,树神崇拜,各民族也不同,如贵州的苗族就有枫树崇拜,而云南彝族密且人有春节栽松树的风俗。同时,金枝也分析说:“在宗教思想上,人们对树木的看法,由最初认为是树神的身体,到认为不过是树神可以随意来往居住的处所,这本身是一重大进步,即:由泛神论到多神论。换言之,过去人们把每株树看作活的有意识的生命,现在则看作仅仅是无生命无行动能力的物体,是一种可以在树木中自由来去、具有占有或支配树木权利的超自然的生命在一定时间内的寄居处所。这种超自然的生命已不再是树神,而成了森林之神。一旦树神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每株具体的树木,于是,按照人类早期思想给一切抽象的神都披上具体人形的总倾向,它就立即改换了形态而披上了人形。”我国古代崇拜的树神是句芒,他是树神和太阳神的合体神,有关文献中是这样记载的:句芒,主木之官,木初生之时,句屈而有芒角,故云句芒。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吕氏春秋孟春】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吕氏春秋孟春,高诱注】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淮南子天文篇】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榑桑之野,帝大昊神句芒司之。【尚书大传】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时则训】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犇。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赐女寿,十年又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墨子明鬼下】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句芒是已经披上人形的树神了,他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树木初生的时候会“句屈而有芒角”,句芒总是跟少皞帝一起被提出,是因为句芒是少皞帝的儿子,他辅佐少皞帝管理“万二千里”这样广阔的土地,主要的职能是“执规而治春”,他死后而成为了“木官之神”。而由郑穆公的那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树神句芒的神职已界定得比较清楚了,也就是他是司命之神,能够使人长寿,子孙繁衍,国家昌盛。现在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还保留着一些与古代树神崇拜有关的节日风俗。金枝中主要记载了关于五朔节的风俗:“今天欧洲许多地方,每到春天或初夏甚至仲夏,按民间风俗仍然要到森林中去野游,在那里砍一棵树,带回村中,在一片欢呼声里栽将起来;或者在树林中砍些树枝,回来插在家家户户的房上。这种风俗的意图是要把树神的赐福带回村里送给每户人家。许多地方五朔节时家家门前都要栽一棵山楂树,或者从树林中带回一株山楂树,这种做法就是要每户人家都分享这份赐福。” “在波尔多,每年五月一日每条街上的男孩子们都要在街上树立一棵五朔节花柱,花柱上装饰着许多花束和一个大花冠。整个五月每天晚间男女青年都聚集在花柱周围尽情歌舞。” “直到今天,每逢五一,欢乐的普罗旺斯的每个村庄每户人家都竖起用鲜花和彩带装饰起来的五朔节树,年轻的人们在树下寻欢作乐,老年人们则在树下休憩。”中国在寒食节禁火的风俗,也是源于祭祀树神的古俗,而介子推的故事是后来才有的,“在草木萌生之际禁止烧山开荒,即垂世立教之道的礼记月令所载的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之月,命祀山川林泽、禁止伐木的农俗,后来穿凿附会成为介子推的民间故事。”在寒食这天,陕北晋东黄河两岸一代的民俗是捏制各种“雀雀”、“燕燕”面花,蒸熟后把它们插在由山上折回家来的一棵酸枣树的栆刺上,插于门楣;秦晋陇东西北黄土高原的深山老林中,人们会将五彩纸带横连于树头枝丫;在甘南、青海以及内蒙古流行着祭敖包的风俗,在山村附近的山顶插上一丛树枝,在树枝上缠上五彩布条,树丛下边用石头呈圆锥形围成三层,层层向上堆起来,就做成了敖包,举行祭祀仪式时,人们在敖包上插满树枝,树枝上系五彩布条。所有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祭祀树神。二、崇拜的缘由1.原始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树木花草也和人类一样,是有灵魂的,它们会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他们认为人类应当像对待同类一样地对待这些植物。“由于原始社会人类处于蒙昧阶段,还根本不能认识和控制自然世界,因而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是受自然力支配的,从而形成原始人的自然崇拜观念。进入原始氏族时期以后,原始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氏族集团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与植物,或其他物体与现象,这种动物与植物,其他物体与现象就成为他们的图腾。”也就是说,原始人认为我们人类的灵魂是自然所赋予的,既然我们都生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那么尊重和崇敬它们,就是尊重我们人类生命的本源。2.认为树神具有造福于人类的非凡的神力 原始人相信:树或树的精灵能行云降雨,能使阳光普照;树神能保佑庄稼丰收;树神能保佑六畜兴旺、妇人多子。“人类的植物崇拜是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对于植物的依赖密切关联的,它应该萌芽于以植物采集和狩猎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采猎阶段。” “大地、森林是人类的母亲。采猎阶段早期的童年时代的人类栖息在森林的怀抱里,吃着她赐予的乳汁-果实、根茎-赖以生存。”所以,在原始人看来,植物就像母亲一样,无偿地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生活材料,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这样伟大而无私的品质,难道不正是神所具有的吗?所以人类会把所有造福于人类而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都加在植物身上。3.树木长寿的特点使其在人类看来具有了神的特点山海经海内西经中的记载:33.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M.武文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5-259.4.徐志摩选集M.徐志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367.昆仑开明山北有不死之树,食之长寿。山海经海内经中的记载:寿木,盖即灵寿。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的记载: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刘安淮南子地形篇中的记载:不死树在其(昆仑)西。我们都知道,树木具有长寿的特点,也许一棵树会经历几代人的风雨沧桑,它就像一位年迈的老者,默默地洞视着朝代的兴衰更替,人世的风云变幻,明了了生与死、爱与恨的真义。而这些正是人类终其一生在领悟的东西,因此树木应当和祖先一样,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三、由古俗中的树神崇拜反观人类现状金枝中有一段是这样记述的:在摩加鹿群岛,当丁香树开花的时候,人们像对待孕妇一样对待它们,不许在它们附近吵嚷,夜晚经过时不许携带火光,任何人不许戴着帽子走近它们,在丁香树前必须脱帽致敬。这一切必须遵守,否则丁香树就会受惊,不结果实,或果实过早掉落,好像妇女怀孕期间受惊早产一样。我深深地被这种关怀感动了,我觉得原始人是多么得可爱,我们当下的文明人甚至不会以这样的爱心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同类,更何况是对在我们人类看来低级得多的植物呢?我不禁要反问,我们人类的文明是发展了吗?我们虽然获得了科学的进步,我们对动植物的解构到了分子、原子的层次,我们可以清楚地以各种生化原理来解释生命现象,可我们丧失了我们人类文明中最基础,最应当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如果丧失了天地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个特性,我们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失去了价值,因为如果不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我们的研究结果就只是一堆冰冷的,不具有任何感情的图表和数据,而我们之所以探索自然的奥秘,探索奇妙的生物界,就在于我们想要让这个世界上不同的生命形式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大自然以更加美丽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而使人类能有更健康地生活方式,使人类文明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徐志摩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4 “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 “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 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不一定与鹿豕游,不一定回洞府去;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普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作物制种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物业管理人员考核合同
- 机电维修班考试题及答案
- 招募管理师考试题及答案
- 工会职工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协组织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近代史事件历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城乡发展差异地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pvc采购合同(标准版)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店员绩效考核制度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遥控车辆模型课件
- 企业销售业务标准作业手册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押题试卷
- 中国南方航空数字化和双中台方案
- 2025至2030乙烯丙烯酸(EAA)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通信技术认证考试-应急通信认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