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10.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10.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10.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10.doc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现代文阅读10.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10一.【题文】阅读下文,完成14题。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如果上帝还在怜恤失落在人间的迷途的羔羊,请他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岸边的诺曼底吧。那里有一片浩浩荡荡的白色墓葬,那下面掩埋着成千上万的年轻的士兵,虽然他们告别这个世界已经有六十年了,但他们的灵魂,仍然在大西洋的海浪中盘旋和呜咽。有谁还会在意这样的一片坟墓呢也许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墓葬太多太多了!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zh 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dudu 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n 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和平的来临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然而我们并不珍惜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这世界的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止息过,我们战胜了法西斯,可我们一直没有战胜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愚蠢! 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来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着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黑暗消失了吗? 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zh 立 dudu 逼人 n 淡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纵观全文,作者始终站在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视角,给那段特殊的历史进行了人性化的注释,并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深地融入文章。b本文通过对60年后重访诺曼底的描写,引发联想,对历史作出深刻思考,声讨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艾森豪威尔,表达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对未来和平世界的向往。c. 作者认为,为了维护和平而牺牲,生命的意义是伟大而崇高的。然而,真实的存在的生命更具诗意,更值得关怀。因而我们要彻底拒绝战争。d. 文章引用艾森豪威尔的就职演说,再次强调了人类没有远离战争,时时面临战争的威胁,表达了对和平的热切渴盼。e.第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深切怀念。3.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诺曼底海岸是“最苍凉的海岸”? 答案:【答案】1.伫 咄咄 黯2.b、e 3.当和平要以战争换取,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所以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4.诺曼底海岸也是一片墓地,埋葬着成千上万诺曼底登陆战中阵亡的年轻士兵。而这些战士壮烈牺牲的悲壮历史已渐渐被人遗忘。人们没有珍惜和平,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仍被践踏,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止息过。2.b项,作者没有声讨艾森豪威尔。e项,问话意在追问致使他们丧失生命的罪魁祸首。二.【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杨绛的魅力锺书先生离世后,到2010年春天,杨绛又在人世顽强地生活了12年。时间是最严酷的史官,这12年,杨绛纤弱的身体承担了人们无法想象的沉重和痛苦,她做了多少超负荷的工作。2010年元旦之后,她写的俭为共德(见3月10日“笔会”),证明了她还在为社会风气的奢糜而担忧。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位百岁学者的人格风范,是否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高尚作事,低调作人,毕生自强,终竟自律。咱们还是说钱先生辞世后的近事吧。杨绛说:“他们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她的责任太多、太重、太复杂了。四麻袋手稿和读书笔记,收藏的文物,全家的东西,都得要她亲手处置。可是这时的杨绛早已身心交瘁,连走路都要扶着墙壁。这时她开始了“打扫现场”,她把钱锺书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所写的中外文笔记进行了分类处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钱锺书手稿集,同时,也能欣赏到那些劲秀有致的行书小楷,这是杨绛整理的,也是她奉献给我们对特殊遗产的艺术享受。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会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获得“好读书奖学金”的贫困青年,不断给杨先生写信致谢。这些获奖的青年看到杨先生家居陈设简朴没有装修,无不为之动容。这个小区的某邻居也说:“这老太太犯傻,好几百万能买多大的一座别墅啊!”钱、杨二老一生朴素,也证明了俭为共德的言行一致,从我做起。杨先生借此归结到她对清华校训独到的理解,她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理解自强不息是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求知识,学本领,永远上进。厚德载物是一个道德标志。我们努力求知识、学本领,为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敢于担当时代重任,那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价值?笔者敢问:在两个世纪的经历中,有谁见过钱、杨二老懈怠奢糜,自我膨胀吗?他们毕生自强,终竟自律,愚以为,这才是他们人格魅力的奥秘所在。杨绛晚年所写的我们仨、怀念陈衡哲走到人生边上,以及吴学昭写的听杨绛谈往事(三联版),还有我们的钱瑗,它们不仅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而且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这里,我还想讲一点钱瑗人性美的往事,从而折射出她母亲的人格魅力。杨绛在我们的钱瑗序中说:“文革期间钱瑗的学生张君仁强,忽从香港来,慨然向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捐赠百万元,设立钱瑗教育基金,奖励并培养优秀教师。”据笔者所知,现在这一教育基金更名为“尊师基金”,我想,或许是出于杨绛先生一贯的低调吧。钱瑗走时,北师大外语系师生们恳求杨先生留下部分钱瑗的骨灰。她们把她埋在陈垣校长铜像侧的一棵雪松下。外语系师生每年清明节可以去拜祭这棵雪松,表示他们对钱瑗的怀念。张仁强说:“回港之前,我们到钱瑗雪松拜祭。天亦有情,细雨蒙蒙,雨水吹拂到我们脸上,泪水交加,我们决定在这棵雪松前立一块碑:尊师重教。让钱瑗这棵雪松,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后来,杨绛曾经不无自豪地说:“我一生的杰作就是钱瑗!”在此,我想向钦仰杨绛人格的青年朋友提一点忠告:如果您真正爱护杨老,最好的景慕就是不干扰。至于出自各种动机向杨绛发难,挑起莫名其妙争斗的人,她早就借翻译兰德的诗,写下了她的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选自文汇报2010年6月6日,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以“杨绛的魅力”为题,主要是从高尚做事、低调做人、毕生自强、终竟自律四个方面体现她的人格魅力。b作者写钱先生辞世后杨绛亲手整理了他的中外文笔记,主要为了表现杨绛也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体现杨绛的魅力。c20世纪90年代初,钱、杨二老捐巨款成立了“好读书奖学金”,自己住在没有装修的家里,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俭为共德。d“钱瑗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清华贫寒学子,作者认为“钱瑗教育基金”更名为“尊师基金”,是出于杨绛的低调。e文中引述了杨绛对清华校训独到的理解的一段话,是分别从行动维度和道德维度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2文章以“杨绛的魅力”为题,为什么花了相当笔墨写关于钱瑗的事情? 答:_ 3文章收尾引述杨绛翻译兰德的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 答案:【答案】1.ae2.1、写钱瑗受到学生爱戴的事情,说明是受母亲杨绛的影响,侧面烘托杨绛的人格魅力;2、写“钱瑗教育基金”改名的事情,体现杨绛的低调风格,依然吻合题目“杨绛的魅力”。3.1、借翻译兰德的诗收尾,劝告出自各种动机向杨绛发难的人不要再挑起莫名其妙争斗,表现出作者对杨绛的爱戴与爱护;2、借诗句“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的含义,赞扬了杨绛人到晚年早已身心交瘁,依然尽自己的责任整理钱老书稿,出版著作,为我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3、借诗歌结尾,富有意蕴,增添文采,并起到画龙点睛作用。1.b主要为了突出杨绛的高尚做事,奉献给我们对特殊遗产的艺术享受;c20世纪90年代酝酿想法,2001年由杨绛以全家的名义一起捐出。d“钱瑗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并培养优秀教师。三.【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研究 居里夫妇在铀里的一种矿石铀沥青矿里找到这种“活动力很强的元素”,发现未经炼制的铀沥青矿里的放射性比其中所含纯氧化铀计算的放射性,强了四倍;但是这种矿石的成分是些什么,已经精确地知道了那么这种新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所以一直到现在学者们还没有注意到,极精密的化学分析也没有发现它! 真正的物理学家,在两种可能性中,总是采取比较不甚有利的一种;彼埃尔和玛丽也是一样,据他们计算“悲观的”计算,这种新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至多不过百分之一。他们想这是太少了若是他们知道这种未知的有放射作用的元素在铀沥青矿里的含量,只不过是万分之一,他们会如何地惊愕啊!他们忍耐地开始检查矿苗,所有的方法,是他们根据放射性发明的:先依照化学分析的普通程序,把组成铀沥青矿的各种元素分开,然后测量所得诸元素的放射性,继续淘汰几次之后,他们渐渐能够看出来那种“反常的”放射性,是藏在这种矿石的某几部分中的。他们的工作越进步,研究的园地就越有了限制。这正是警察用的方法,警察们总是把某区中所有各家逐一搜查,以期找到一个犯人的踪迹,而加以逮捕。但是,这里不只是一个犯人:放射性主要集中于铀沥青的两个化学部分里面,居里先生和夫人认为这是有两种不同的新元素存在的象征。到1898年7月,他们已经可以宣布发现了这两种元素之一。彼埃尔对他的年轻的夫人说:“你应该给它一个新名字!”这一个原叫斯可罗多夫斯卡女士的物理学家,安静地想了一会;她的心转向那个已经由世界地图上消失的祖国,并且渺茫地想到这件科学上的大事将会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压迫者国家发表。后来她羞怯地回答说:“我们可否叫它钋?”在1898年7月的理科博士学院的“报告书”里,我们读到下面这一段:“我们相信我们由铀沥青矿里提出的物质,含有一种尚未经人注意的金属,它的分解特性与铋相近。若是这种新金属的存在确定了,我们提议把它叫做钋,纪念我们中之一的祖国。”这个名字的选拟,可以证明虽然玛丽此时是法国人,并且是物理学家,她并没有背弃她青年时期的热心。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她交给理科博士学院的文章“论铀沥青矿中所含的有放射性的新物质”还没有在“报告书”上发表之前,玛丽已经把原稿寄回祖国一份,交给她从前作初步试验的实业及农业博物馆的实验室主任约瑟柏古斯基;这篇文章,差不多和在巴黎同时,在华沙的一个叫做“斯维阿特罗”的摄影月报上发表了。1文章将居里夫妇从铀沥青矿中提炼新元素比喻为警察找犯人,合适吗?答:_2如何理解“她的心转向那个已经由世界地图上消失的祖国,并且渺茫地想到这件科学上的大事将会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压迫者国家发表”的含意?答:_3居里夫人为什么在交给理科博士学院“报告书”之前将原稿寄回祖国,以使之“差不多和在巴黎同时”发表?答:_答案:【答案】1.合适。二者都是运用筛选法,而二者的寻找目标也都是数量极少而隐藏较深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居里夫妇工作的艰难。2.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当时被“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瓜分,居里夫人虽身在法国,但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她想通过将新元素用“波兰”命名来纪念祖国,并以此引起国际社会对波兰命运的关心。这体现了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3.这是居里夫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她希望祖国以她的成就为傲,也希望这个纪念祖国的“钋”能让祖国的人民感到荣耀。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解答时从文中寻找二者的相似性即可。四.【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梅贻琦二三事 1931年,梅贻琦42岁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自此连任清华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其中包括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他上任后住在当时的法定校长住宅,按旧例,连卫生纸都是公家供给,由公务人员按时送到。他却主动放弃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权”,自己付家里工人工资;自己付电话费;不要学校每月免费供应的两吨煤;从不让他的家里人乘坐小轿车来办私事,他的夫人也只是在和他一起进城时才可以顺便搭他的小轿车。他在生活上的要求很简单,从不讲究吃饭,处处精打细算。梅贻琦用一些废纸头起草的一些报告提纲、公函等,现在仍保存在清华大学的档案馆里,见证着他廉洁、持身以俭的工作作风。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国统区的经济日益凋敝,民众生活极其贫困。作为教师阶层的教授的生活,也是困苦不堪。他们中的许多人放弃了出国生活的舒适而甘于清贫,从教不辍,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崇高精神气节的体现。梅贻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许多教师一样,抱定了“科教救国”的信念。他的弟弟梅贻宝后来回忆说:“抗日战争期间,身为大学校长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梅贻琦,经常吃白饭拌辣椒,有时吃上一顿菠菜豆腐汤,全家人就很满意了。”在西南联合大学还流传着一段梅夫人自制米糕的佳话。西南联大教授们的月薪在1938到1939年间还能维持一家人三个星期的生活,后来物价飙升就不能撑到下半个月了。于是,教授夫人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绣围巾,有的做帽子,也有的做食品。梅夫人视力不好,就与人合作,以七成大米、三成糯米,加上白糖做成米糕,取名为“定胜糕”,隐含“一定胜利”之意。梅夫人每天挎着篮子步行45分钟到“冠生园”寄卖,碍于梅贻琦校长的面子,卖糕时梅夫人遮遮掩掩,但还是被人知道了。于是,梅夫人挎篮卖“定胜糕”的事流传得很远。梅贻琦一生两袖清风没有积蓄,病后住院费和死后的殡葬费都是校友们捐助的。据韩咏华回忆:在病床旁边有一只他从不离手的手提包,他去世后打开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在场人无不为之动容。梅贻琦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各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普遍的敬重,这种不因其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观点而赢得人们的普遍尊重和较高的历史评价,实属不易,应该归功于其廉洁奉公、守静谦逊的品格。他虽几次出任当时教育部高层领导职务,又长期独司数十万美元的清华基金,却能一生紧守原则,出淤泥而不染,逝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正像林公侠所说:“他在母校十几年,虽然清华基金雄厚,竟不苟取分文,在贪污成风的社会竟能高洁、清廉到这样的地步,真是圣人的行为。只这一点,已是可以为万世师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梅贻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主动放弃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权”,自己付家里工人工资,自己付电话费等行为见证着他廉洁、持身以俭的工作作风。b梅贻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许多教师一样完全可以出国过上舒适的生活,作为大学校长绝不能带头离开祖国,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崇高精神气节的体现。c在19381939年间物价飙升,在梅贻琦的授意下,他的夫人与其他教授夫人一样卖起了“定胜糕”,隐含“一定胜利”之意。d梅贻琦一生紧守原则,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清廉超过古代的任何一位圣人,可以为万世师表。2从文章内容看,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梅贻琦的“清廉”,请分条概括。答:_3“梅贻琦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各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普遍的敬重”的原因有哪些?答:_答案:【答案】1. a2.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主动放弃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权”,生活上的要求很简单,从不讲究吃饭,处处精打细算。在西南联大工作期间,身为校长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以至于梅夫人挎篮卖“定胜糕”来补贴家用。梅贻琦没有积蓄,没有遗产,病后住院费和死后的殡葬费都是校友们捐助的。3廉洁奉公、持身以俭的工作作风;甘于清贫,从教不辍,具有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崇高精神气节;具有守静谦逊,紧守原则,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1. b.文中无“作为大学校长绝不能带头离开祖国”的信息;c.错在梅贻琦的授意下,他的夫人与其他教授夫人一样卖起了“定胜糕”;d.错在高洁、清廉超过古代的任何一位圣人。2.阅读第13自然段,从放弃“特权”、夫人挎篮卖“定胜糕”补贴家用、没有积蓄等三个方面归纳。3.本文刻画了一位廉洁、节俭的清华校长形象。首段通过具体的事例,提出了他持身以俭和廉洁的特点。第2自然段主要通过记叙他在动荡年代节俭生活的具体表现,进一步赞扬了他的这种优秀品质。最后通过别人对他的评价,再次颂扬了他廉洁奉公、守静谦逊的品格。五.【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董解元王刚董解元这位在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至今连名字也不为人知晓,所谓“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未必就是科举中的乡试第一名。元代戏曲家钟嗣成的戏剧史料专著录鬼簿中记载:“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这是现今关于董解元生平的几乎唯一可靠的资料。 历史资料如此匮乏,我们不得不从西厢记诸宫调的本身来寻找作者生活和思想的某些痕迹。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中说:“携一壶儿酒,戴一枝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整金冠)。“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今古,圣朝难遇”(般涉调耍孩儿)。当然,这些曲子也不能作为信史看待,因为诸宫调作品的开端,大约都有一些劝人及时行乐的片断,用以招徕观众西厢记诸宫调的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