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央浼(mi) 搠倒(s) 讥诮(qio) 安然无恙(yng)b. 荒芜(w) 出岫(xi) 泠然(ln) 怏怏不乐(yn)c. 潦水(lo) 氛围(fn) 付梓( z ) 恶乎待哉(w)d. 窸窣(s) 精髓(su) 埋怨(mn) 模棱两可(l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b.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c.“改革”,这个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并且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仍然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理念。d.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群众也觉悟起来。b.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c“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d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4. 下面是杜甫的律诗日暮,后六句语序已打乱,调整后的正确语序是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_。风月自清夜石泉流暗壁何须花烬繁头白灯明里江山非故园草露滴秋根ab cd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主观题3分;翻译题10分)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赈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予之谷,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夫施于人,而使其恒有愧耻为辱之心,犹不施也。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若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木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出自明朝杨士奇的万木图序) 【注】杨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年间进士,授编修。后擢为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大父:祖父。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昭:彰显,显扬b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赈之 廪:粮仓c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 相:帮助d卒亦不视其功 卒:终于6.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先生指以戒其子若孙曰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b而使其恒有愧耻为辱之心,犹不施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c而受施者必尽力焉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d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7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b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c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d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8 第三段引用杨先生告诫子孙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答:_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悉饭之,乃如所言。(3分)译文:_(2)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3分)译文:_(3)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4分)译文:_三、古诗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5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落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句诗,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4分)答:_ _ (2)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4分)答:_ _ 11. 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7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 (李密陈情表)(4)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 (屈原湘夫人) (5)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6)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4、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 (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自己,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c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d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5分)答: 五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第1518题。野店臧克家 饭店,旅社,这样的名词一提上口,立刻涌上心来的是新式的华贵,如果换个野店,便另是一种情趣被唤起来了。像山村老翁头上的发辫,像被潮流冲空的石岸,时代至今还把野店留个残败的影子。 虽然说是野店,它所依傍的却是大道。几间茅草小屋,炕占去了每间的大半,留下火镰宽的一点空隙好预备你上下。这儿是大同世界,不问山南的海北的都挤在一堆,各人向着同伴谈论着,说笑着,没有“莫谈国事”的禁条贴在头上,他们可以随便放浪的吐泄,东家的鸡西邻的狗是要谈的,日本鬼子也是一个题目,因为他们中间就有许多是从东三省被迫回来的,一个小被卷是财产的全部。 房间少了,得想个法安插客人,吊铺像都市的楼房便悬起半空了,在上面睡的人钱可以略省一点。照例,店里得有马棚,大门口竖一两根柱子,等到轿车,两把手车或小车,载着什么人从远处奔来,店家小伙计见车子近了像熟主顾似的几步抢上前去替人家卸牲口,把它们毛驴,或是骡马牵到马棚里去,它们一点不认生地随着他,用尾巴打打后身,哙哙几声表示疲倦。 晚上,任你一落太阳就躺下,敢保你不会一沾席就如愿的变成一块泥。夏天的蚊子、臭虫,冬天的虱子和跳蚤最喜欢和客人开玩笑。哼哼着叫你清醒地享受一个客夜,身上留点伤痕做一个追忆的记号。还有马棚的牲口也怕主人误了行程,半夜里叫一阵,用蹄子打地咚咚的一阵。当睡梦将要占有了你的临明的那一刻,店门唿隆一声,接着小伙计的脚步动静了,一睁眼,微白的曙色使你再也朦胧不得了。套上车子,披一身星光,冒着晨风,朝曦把人引上了征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回头望望这一副大红门联,意味够多长呢。 门口一个破席凉棚撑着夏天的太阳,为着什么东西奔跑的行人走在这串着天涯和故乡的热土的道上,望着这凉棚像沙漠中的人望见了绿洲。三步并成一步赶上来,卸下身上的负担,扪下沾着汗水的檐溜般的布眼罩,坐在一条长凳上用草帽或是手巾扇风。几碗半冷的残色的茶水浇下去,汗马上从身上涌出来,各人身上背着一身花疏的阴凉。设若有一个像蒲留仙一样的人物,夹在这杂色的队伍里,每个人你借给他一把蕉叶,那么一部聊斋会很快的集起来。 这些人,像“未有哇”(蝉之一种)一般,在这儿留一个脚印,便飞鸿似的去了,没有留恋,没有感伤,在未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想到会在这儿挂这一翅膀。水不是白喝,临走总得留下几个钱,百儿八十是他,三百二百也是他,主人不会嫌太少,伙计也不会说一声谢谢。但当你起身以后,“再来!”这一句淡淡的话,每回是不会忽疏的。 野店的常主顾是车伙子。他们到远一点的地方去运货贩卖。一走近了店口,把车子一插,用披手擦去了脸上的汗,弓着腰很自然的踏入了店门。因为太熟照例有称号,姓王的叫王大哥,姓李的叫李二哥。小伙计牵牲口倒水忙乱一起,住一会,叫一袋旱烟把粗气压下,饭上来了这些老主顾来到店里若是逢着佳节端阳、中秋、元宵,不用开口,半壶白干,四样小菜碟便送到眼前了。喝了不够,还可以再开一回口。不打钱,这算主人的一点小意思,不要看这是小节,主人的大量或吝啬往往作为客人去留的关键。谁不愿用百年不遇的一壶酒去做招徕的幌子? 秋天,连线的阴雨把一个远道的客人困在野店里,白天黑夜分不开界限。闷闷的用睡眠用烟打发日子。风挟着雨丝打进纸窗来,卧着,从眼缝里闪进来一片阴暗,粗人就算是不善于愁,一只孤鸿也难免于凄凉。等着,胸中灼火的等着,等到雨丝一断,他是第一个把脚印印在泥上的人。野店被撇在身后像撇了一个无情的女人。 时间把什么都变了。有了汽车转眼可以百里,“古道西风瘦马”的趣味算完了,有钱的人谁也不愿再受轿车的折磨,野店的客人因此稀少了。加以年头不对,关东客全成了穷鬼,向四方逃难的倒很多,然而他们走店来顶多不过喝一壶白干。野店是诗意的,然而今日的野店成了时代头顶残留的一条辫子了。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鉴赏(19181949),有删改)15文章开头说“时代至今还把野店留个残败的影子”,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残败”二字具体指什么?(4分)答:_ _16.画线句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在文中有何妙处?(5分)答:_ _17.简析文章结尾句“野店是诗意的,然而今日的野店成了时代头顶残留的一条辫子了”在文中的作用。(5分)答:_ _18.本篇文章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试结合全文作多元解读。(6分)答:_ _6、 选做题(10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读书俄拉夫索科洛夫夫斯基李冬梅译 梅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接受一次文化教育。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者。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可退。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读啊!”监狱官吩咐说:“你,不是文盲吧?”“我中学毕业,还有毕业证书呢!”梅勒洛夫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那就大声读吧。”“可这几个词不是俄语。”“是法语。”监狱官说:“从前俄罗斯的贵族子弟法语说得跟俄语一样好。”“可我不是贵族。”“可你的卷宗上写着你会三种语言:英语、德语和法语。”“我的学位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原来如此!如果我把这事告诉监狱长,他还会再给你加两本。”“监狱官先生,求求您了,您就别再为难我了。等我出去后,送您一辆奔驰车。”“算了吧,我才不稀罕你的奔驰呢。你看见没有?这儿有一个小星号,这个地方是脚注,有这几个词的俄语译文。”梅勒洛夫很勉强地总算把第一页读下来了。“可以问一个问题吗?”休息的时候,梅勒洛夫对监狱官说。“可以,你说吧。”“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博士?这是您的外号还是您真的是博士?”“我真的是博士。”“那您怎么在这儿工作?”“我是文学博士,注定得跟书打交道。可现在外面那些自由的人,谁还读书啊?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1)简述本文叙述人称的好处。(4分)答:_ _(2)结合文章内容和当前社会现实,就文中划线句谈谈你的感想。200字左右。(6分) 答: 20、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200字以内。(10分) (1)2011年5月1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带着保卫处处长等人专门来到市公安局,对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 并赠送锦旗两面: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智勇神警,盗贼克星”。 (2)有网友从锦旗的图片中发现了一个错别字,“撼祖国强盛”中的“撼”应为“捍”字。 (3)5月14日,故宫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 使用 “撼”字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4)5月15日,记者致电故宫博物院询问此事。故宫博物院刘主任表示锦旗上没有错字,“我们制作锦旗时请教过这个字到底怎么用,所以字没有用错。”但是这位负责人并没有告知请教的专家具体是哪位。当记者表示在词典中“撼”是搬动、摇动的意思,用在这里是不是不合适时,该负责人再次强调“字没有错”。 (5)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汉语词汇学的杨吉春副教授表示,“撼”字用在这面锦旗上是不对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两句话连在一起是要表达出无论是祖国的强盛还是京都的泰安,都是需要捍卫、保护的,所以应该用“捍”字。 (6)微博热议 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答:_ _七、作文。(从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共60分)(一)请以“叩问永恒”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古江南水泽多植莲(芙蓉),历代文人多有吟咏,赞清水(兰泽)芙蓉而每有关乎人格、情感的寄寓。下列有关诗(文)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一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予独爱莲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请你以“兰泽芙蓉”或“清水芙蓉”为标题,设想情境,展开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13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 参考答案:d 解析: a、 搠倒(shu)讥诮(qio)b、荒芜w c、潦水(lo)氛围(fn)2、 参考答案:a 解析: a、“活灵活现”是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这里用来形容野兔,属于用错对象。b、弥漫:充满;到处都是。c、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各类事物之中。d、“薪尽火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3、 参考答案:c解析:a句中有一个介词短语“被束缚下的”,应改为“被束缚的”,或改为“在束缚下的”,交叉使用,则构成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b“不”移到“把”字前,注意:“把”字句中,否定副词“不”“没有”等应该放在“把”字之前。d不合逻辑,可将“中国的饺子诱惑”改为“就连外国人也难以抗拒中国饺子的诱惑”,也可在“对外国人”后加“来说”。4、 参考答案:b解析:诗歌按照由日暮到夜深的顺序,后六句则又按照先描写后抒情的顺序。句紧承首联,与内容紧密,后面两句抒发感慨。颈联和颔联写景并对偶。颔联翻译:晚风清凉,明月皎洁,山川在月光的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颈联翻译: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5、参考答案:d解析:卒:终了,完毕6、 参考答案:b 解析:助词,的。a.连词,“和”/“像”。c.兼词,“于此”/疑问代词,什么。d.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7、参考答案:c 解析: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8、 表明了杨先生种树救灾的用意在保护饥民的自尊而不在树;真实地表现了杨先生的善良、不自私且注重教育子孙;引发下文“天理之在人心”之说。(1点1分,共三分)9、 (1)(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以后,就像他所说的那样(给众人发放粮食)。(关键词:“饭”“所言”2分,句意1分) (2)没料想到今天(树木)长得如此繁茂!(关键词:“意”“盛”2分,句意1分)(3)否则的话,假如杨先生在太平盛世获得重任,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举不是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吗? (关键词: “使”“治平”、“为所欲为”3分,句意1分)10、 参考答案 (1) 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 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遭迁谪被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1点2分,共4分。)(2) 尾联看似指责“东风”嫉恨梅花孤高,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实际上是用比喻手法,把“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1点2分,共4分。)11、 参考答案:(1)奚惆怅而独悲 (2)云销雨霁 (3)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目眇眇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 (5)吞声踯躅不敢言 (6)长使英雄泪满襟12、参考答案:a 解析:b项的判断依据在第段,原句为“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与选项“观察事物的外表”相矛盾。c项的依据在第段,文中举例说明“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就应该“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这与选项“放弃自己”项矛盾。d项的判断依据在第段,“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题干说“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这里把人与学说、议论混为一谈。 13、参考答案:c 解析:从第段“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可以推断c项不符合文意。14、 参考答案: (1)特点相同: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2)目的相同:追求一种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3)要求相同:必须扫除偶然性的事实。(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15、 参考答案 残败:残破、衰败之意。残破指野店硬件之差。如空间逼仄、设施简陋、环境恶劣、服务不全等。衰败则指野店在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生意清淡,日渐颓败。(要求思路清晰,层次井然。1点2分,共4分)16、 参考答案:巧妙引用经典名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意味。结构上承上启下,让上下文衔接自然。由店门口的这副对联,上承旅客清晨出行的描写,下启对旅客投店的描写。内容上总上领下,让全文思路前后贯通。用诗句总结上文情状,含蓄地点出早行者的孤独凄凉,辛苦劳顿;并领起下文内容,描写野店给羁旅之人以短暂安顿与精神慰藉,同时也为下文表现客人的豁达乐观作反面烘托。(不求表达一致,要求要点齐备。第1点2分;第2点2分;第3点1分。共5分)17、 参考答案:与开头“像山村老翁头上的发辫”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卒章显志,升华主旨。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店在现实中的尴尬没落的处境;强化了作者对野店美好过去的缅怀和向往及对而今残败的惆怅和惋惜。(着眼内容形式,不可空泛表达,力求具体说明。第1点2分;第2点3分。) 18、 参考答案:对淳朴民风的喜爱:店主豪爽大方,店员真诚热情,旅人随性乐观,人际关系和谐。对艰难时局的忧虑:忧野店没落,伤国运多舛。内忧外困,民不聊生,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对漂泊旅人的悲悯:因旅人的思乡之痛,羁旅之愁而悲,为民生艰难,前程茫然而悯。对野店诗意的缅怀:古典车马渐少,羁旅诗词失味,不再有战争阻雨之苦中作乐,难重现加餐聚谈之轻松快乐。对积极生活的赞许:窘困的时局和艰难的生活并未使国民丧失信心,而是依然豁达面对,乐观生活。(答对3点给6分。)19、参考答案: (1)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同时便于介绍事件全貌。(1点2分,共4分。) (2)感想示例:这句话讽刺了俄国人普遍不读书的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自由人是不会读书的,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只有在监狱里强制,人们才会读书。读书竟然沦落为一种惩罚犯人的手段,可见人们是多么厌恶读书。文学博士在监狱外没有用武之地,只有监狱里因为有被判读书的人,还能派上一点用场,这是多么悲哀啊!由于人们普遍不读书,所以学位造假。中学毕业竟连读一页书都勉为其难,文学素养低下。其实,不读书,不读经典名著只读快餐书,不深层次阅读,学术造假等现象在我国也很普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个社会问题,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爱读书、深入阅读的人。(分析划线意思1分,概评文章内容2分,结合当前社会分析3分,共6分。)20、答案示例: 标题:故宫送锦旗用字引争议 故宫博物院否认向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有错字,但网友和语言学家认为“撼”字用错。“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这是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上面的感谢语。短短十个字,却被网友挑出了错别字:“撼”应为“捍”。继14日对媒体回应“锦旗上的字和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的撼字同义”后,15日故宫再次表示,做锦旗前请教过专家,用字没错。但语言学专家认为“撼”字用错了。(拟写标题2分,导语3分,主体5分,共10分。)21、作文 60分 (一)【写作提示】 审题的关键在于“叩问”的表现,如果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