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稷山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调研测试历 史 试 题(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 李世民 d.武则天2.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3.唐朝时,直接管理“六部”的机构是 a.皇帝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5.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6.唐朝时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是 a回鹘 b吐蕃 c契丹 d突厥7.下列遗址中最能体现国内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昭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abcd8.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9.1271年,建立了元朝的是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10.辽、西夏、金、元四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b.党项、契丹、蒙古、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满族 d.党项、契丹、满族、女真11.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 b.坊 c.影院 d.瓦子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 b.唐 c.元 d.隋13.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15.“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这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得分评卷人二、简答题(16题7分,17题8分,共15分)16.材料:隋朝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设备,可是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了全长2000多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的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上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隋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大运河以 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 ,分为永济渠、 , ,江南河四段。(4分)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深远的影响?(2分) 17.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请回答:用史实说明唐朝出现的治世、盛世的局面。(4分)唐朝会出现盛世的原因有哪些?(3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使得民族关系和睦?(1分)得分评卷人三、材料题(18题8分,19题10分,共18分)18.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遂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元朝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上,把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统一置于中央管辖之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当时,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三:在统一辽阔的疆域上,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融入,历经磨和,融为一体,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材料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两则事例。(4分)据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是怎样管理西藏和台湾的?(2分)各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19.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 : 图二:楼船图三:交子图一:宋景德镇青白釉瓷观音 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什么状况?(1分) 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1分)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变化?(3分)得分评卷人四、探究题(12分)20.唐、宋、元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任务一 梳理知识(1) 举出两个与唐朝交往比较频繁的国家,并用史实说明。(4分)(2)元朝时,一位意大利旅行家 (人物)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回国后把他在东方的见闻经历留在了东方见闻录一书中。(1分)任务二 解决问题材料: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反映出宋代的财政收入出现了什么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材料比较宋朝的对外交往与唐朝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任务三 思考感悟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悟。(2分)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bcabbdaadcbbd二、简答题(16题7分,17题8分,共15分)16.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1分) 洛阳 涿郡 通济渠 邗沟(4分)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分)17.治世局面:唐太宗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 “贞观之治”。 盛世局面:唐玄宗开元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意思对即可,各2分) 原因:唐玄宗实行有利的政策措施;唐初近百年的积累;人民的辛勤劳动。(3分)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1分)三、材料题(18题8分,19题10分,共18分)18.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2分) 元朝: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形成新民族回族。(2分)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2分) 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分)19.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意思对即可,1分) 水稻(1分)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意思对即可,2分) 变化原因:南方战乱少;北民南迁带去的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分) 农业、手工业、商业(或者答出具体的:粮食、制瓷业、造船业、商业)(3分)四、探究题(12分)20. 国家:天竺(或印度)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