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电动移动式喷雾机设计【9张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224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7.9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4-03
上传人:上***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35
积分
- 关 键 词:
-
小型
电动
移动式
喷雾机
设计
图纸
电动喷雾机
移动式喷雾机
- 资源描述:
-
中小型高效电动移动式喷雾机设计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1
1 前言3
11 研究意义3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4
121 产品结构单一3
122 高新技术应用少3
123 行业技术标准不健全3
124 施药技术落后4
125 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4
13 设计要求及目标6
131 设计要求5
131 设计目标5
2 总体设计7
21 整机结构7
22 工作原理7
23 技术设计8
231 机械安全性设计7
232 液泵的选型8
24 电气安全性设计10
241 电气装置9
242 蓄电池9
25 整机和主要部件的设计9
251 总质量9
252 喷雾性能9
253 连续工作时间10
254 耳旁噪声10
255 过滤装装置10
256 药液箱11
257 喷头喷雾量11
258 装配质量12
259 链轮传动部分计算12
2510 轴的计算13
2511 可靠性14
3 注意事项15
4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小型电动移动式喷雾机设计
摘 要:用于植保的中小型喷雾机,其发展趋势是由电动型取代机动型,由可移动式取代便携式,由机载喷杆取代手持喷杆。目前,机动型喷雾机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给操作者带来危害,同时要消耗价格昂贵的燃料,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电动型喷雾机不仅省力、经济,而且更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其取代机动型喷雾机也是必然趋势。该移动式电动喷雾机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叶片泵为液泵,并配有两个弧形喷杆。充电一次可连续喷雾作业5小时,喷雾效率可达到3~4亩/小时,完全满足农艺和植保防治要求。
关键词:电动;喷雾;移动;喷雾机 1.3 设计要求及目标
1.3.1 设计要求
该设计执行标准Q/TYBF01-2007
表1 技术参数
Table 1 Technical parameter
1喷雾液泵形式叶片泵
2喷头形式8个切向进液式扇形金属喷头
3外形尺寸(长×宽×高)865×391×1034mm
4整体质量40kg
5常用工作压力1~1.6MPa
6最高工作压力2MPa
7药箱容量20L
8喷雾量1.2~1.8L/min
9配套动力型式、型号电池 DC24V
电机额定功率40W
10充电器输入AC 100~240V\50Hz
输出DC 24V\1A
1.3.2 设计目标
该喷雾机以蓄电池为能源,电动机为动力源,叶片泵为抽液加压装置。蓄电池装在喷雾机内,按下电源开关 ,电动机驱动液泵压液,打开手动开关即可喷洒药液。
(1) 密封性能
将药液箱装入额定容量的清水,盖好药液箱盖,将药液箱分别向前、后、左、右方向倾斜45,药液箱内的液体无渗漏现象
电动喷雾机在工作压力范围内喷雾时,除喷孔外,个部件及其连接处均没有渗漏现象。在喷雾开关或截流阀处于“断”或“关闭”位置时,各件部件及其连接处均无渗漏现象。
(2) 药业箱盖连接可靠性
药业箱盖与药业箱口连接牢固,密封可靠。戴手套时不用工具能方便打开并能牢固的拧紧。
2 总体设计
2.1 整机结构
该喷雾机,由机架、贮液桶、滤网、联接头、抽吸器(小型电动泵)、连接管、喷杆、喷头等构成,抽吸是一个电动叶片泵,它经开关与电池电联接,蓄电池装于贮液桶底部。电动机的使用,相对机动式喷雾机而言,大大降低了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加之机载喷杆的设置,有效地消除了农药外滤伤害操作者的弊病,并且省力,高效。雾化效果好,喷雾效率高。
- 内容简介: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论证审批表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及班级20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及职称开题时间2010年12月25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小型高效电动移动式喷雾机文献综述(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1.意义:移动式电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机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电喷属于微水喷雾,压力大而匀,喷雾性能稳定可靠,药液利用率高,节省劳动力,且为机载喷杆,有效避免施药时“冒泡滴漏”导致中毒的现象,保护了劳动者的安全。2.现状: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现已在发达国家植保机械产品中广泛地应用心,并朝着智能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以实现病虫害防治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然而,目前我国植保机械产品结构简单、技术陈旧、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植保机械研制开发中广泛采用的低容量宽喷幅喷洒、全密封自动混药、宽喷幅风送防飘移、机器视觉技术、静电喷雾技术、自动对靶喷雾技术、GPS和GI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国内植保机械中很少得到应用,由此导致了国内植保机械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只有达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也仅有少数产品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3.主要参考文献:1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33-352罗锡文.农业机械化生产学M.北京:这个农业出版社.2002.25-26.105-1063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2.115-1264戴奋奋.袁会珠.何雄奎.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规范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2002.132-1335弋晓康.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6(04).238-2426羊林.吴春笃.汪建.绿色设计在植保机械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8(03).332-3337郑文钟.应霞芳.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8(05).12-138何雄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4,第20卷(1)9杨学军.严荷荣.徐赛章.刘仲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学报,2002(6).15-1610袁会珠.何雄奎.王忠群.FAO农药施用机具的最低准则.第一、二、三卷(英译中),2002.25-26注:此表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研究方案(研究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条件保障等)研究目的:提高植保喷雾器工作效率研究内容:喷雾器喷雾工作原理研究方法:确定喷雾对象,体会设计原理,掌握其工作原理,掌握最近的发展趋势要对此有深刻理解。根据所有原始资料数据,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综合各专业知识,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再根据设计方案逐步进行设计。时间进程安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等)2010.9.10前选题2010.9.10-9.15下达任务书2010.9.16-9.30开题2010.10.1-2011.4.15设计2011.4.16-4.20中期考核2011.4.20-4.30完善与总结课题2011.4.30前提交正稿与预审20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