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课堂.doc_第1页
情满课堂.doc_第2页
情满课堂.doc_第3页
情满课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 满 课 堂 散步教学案例背景:新课标中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得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在阅读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现在我们面对的这些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体贴、关心家人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当然,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散步一文,正是让学生体会情感的佳作,于是我想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实施一次情感教育。但是,面对文本,我发现:散步虽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但本文是以成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叙述的,展现的是家庭中的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祖孙之情。学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体会。好文章与好课之间存在着差距,那怎样上好这堂课呢?如果找不到令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地方,学生则可能无动于衷,那么这可能就是一堂失败的课。案例描述:上学期我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制定了这样两个学习目标:1.感悟散文中的亲情2.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课堂上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便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找出文章中你最欣赏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便找到第四自然段,欣赏的理由很简单:文字优美。简洁明了,但课堂气氛沉闷死板,感觉比较平淡。师生之间看似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各项教学任务,但课上缺乏体验文章的语言之美,亲情之美的氛围。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反思:是教学定位不对,还是另有原因?其实教学目标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提问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角度出发。接下来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我换了另一种方式提问,“你经常和家人散步吗?”“有”。几乎是全班同学都在回答。“那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感受又是什么?”一瞬间,许多只小手举起来了,学生好表现的特点显露了出来。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课堂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 一名学生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散步。当时是个冬天,妈妈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让我感到柔柔的、软软的、暖烘烘的。那天,她还讲了我小时候的许多有趣的事,我们很高兴。至今,我还经常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我高兴地给他的发言进行评价:“你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这样的评价激起了许多学生的积极性。一位个子高高的同学说:“小时候在乡下,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带我到田埂边散步,我高兴地踩着路边的小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觉得非常舒服。走到难走的地方,爷爷都会蹲下来背我,奶奶在一旁扶着。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幸福。可是,他们现在都老了,我应该好好孝敬他们。”“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的讲话刚结束,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让我意识到许多同学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于是感受交流继续进行着。“拆迁了。我们都住进了城里,父母经常要上夜班。我们一家人散步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有时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一家三口还是会出去走走的。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明亮的路灯两旁热闹的夜市,禁不住会停下脚步感受一下这里的热闹和繁华。”“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现代都市气息的画面啊!同学们对散步感受如此真实、细腻,当然肯定还有很多,时间关系我们留到课后把它写下来,好吗?现在,我们带着这份感情一起走到文中去,看看那家人散步的情景,首先请大家速读课文,谈一谈你从文中感受到什么?”“尊老爱幼”“孝顺” 、“温馨”、“和睦”由于有了事先的散步感受作铺垫,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再是应付老师,而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样可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自然地便进入研读文本,研讨问题之中。趁着学生的兴趣正浓,我又提出了本课需讨论的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语段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学生们颇有兴趣拿起笔在文中勾划。 课代表首先举手发言:“我喜欢第四自然段。因为这段是景物描写,渲染了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生命力,也暗示了老人对生命的向往。”接着,她便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刚一结束,另一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我要选第七自然段,因为这段母亲眼中看见的景色很美,油菜花,桑树,鱼塘,表明了母亲对生命的向往。”我及时地加以评价:“你俩的分析真的很好,是大家的榜样。大家继续努力。”“还有一个字用的好,我非常喜欢。摸,表现了老人疼爱孙子的感情。”刚说完,同学又给他以掌声,表示赞同。大家的讨论,使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也有些耐不住了,他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也发现了一个字?熬。因为熬字写出母亲身体不好,得到了家人的悉心照顾,又过了一年,可见儿子对母亲的孝顺。”“你们讲得真好,能结合课文的情感来理解文中的词,达到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我想给大家读的是最后一段。”一位语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同学举手说。在我的首肯后,他有感情地朗读着,特别是读到关键词时更是认真,接着他分析说:“这里写我和妻子分别背着母亲和儿子,走得慢慢地、稳稳地。它们写出了我们特别的小心,生怕母亲和儿子受到伤害,可以看出我们的尊老爱幼。” 面对学生的表现,我感动地说:“大家对文章的理解真很准确、到位。能够对文中我的情感理解,非常了不起。同时,我们也应看出我和妻子代表的中年人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课后反思:从我设计的两次散步教学到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我不断反思何为一节好课,一节成功的课。是能应付考试就行,还是提高学生语文各项素养?以前的我像个救世主,给学生知识,给他们力量,在学生面前,我永远是正确的、正义的、乐观的、豁达的,我因学生的崇拜和尊敬而满足。但我有时也会深深地自责,因为这样的课堂太枯燥无味,学生迫于老师的威严,被动学习配合。所以这份骄傲是不真实的。前一节散步也许会达到一定的考试教学目的。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责任感领悟可能都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同样的教学目的,同样的文本,只是课前的教学设计不同,最后得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一篇散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学,带着兴趣去读,无论是从课堂气氛来讲,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都较前一节课有很大的进步。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其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改中,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地唤起学生的主体的意识。现在有时会被自己感动,也常常被学生感动,每上一堂课,对我的心灵就是一次巨大的震撼。现在我和学生一同哭,一同笑,一起想办法,一起渡难关。虽然有时我变得非常“无知”,难免脸红尴尬,但富有真情实感的课堂,会让我感到真实而轻松。语文课上如果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那么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语文课是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