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广东省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广东省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广东省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广东省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 1、本试卷8页,七大题。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把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并保持卷面整洁。第卷(20分)一、本大题4小题,共8分。答题提示:第卷的第1-4题读一遍,第卷的第11题读两遍,答案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录音只播放一次,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1.听读词语,请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 )。(2分) a.蹒跚 b.憧憬 c.含辛茹苦 d.销声匿迹2.请听一段话,选出幽默而得体的回答( )。(2分)听读一篇文章,完成3-4题。3.不是文中提及的茶叶作用的一项是( )。(2分)a.喝茶可陶冶身心,减缓老化作用,提神醒脑。b.只要一杯淡茶水,就能使人俗念俱消。c.茶叶除了饮用外,还可用茶粉、茶汁制作菜肴。 d.茶叶是很好的礼品,可以用来送客交友。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母亲泡的茶不浓不淡不苦不涩,芳香可口。b.在饮茶时常发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c.一杯茶能使思绪清晰,文思泉涌。d.人生如同品茶,需慢慢品尝才能领悟个中真味。二、本大题2小题,共4分。5.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b.一个成年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真让人不可理喻。c.茂名森林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广州亚组委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c.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三、本大题4小题,共8分。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太医以王命聚之 b.则弛然而卧 人不知而不愠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河伯始旋其面目 帝感其诚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8-10题。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8.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望:远远地看 b.居十日 居:居住c.不治将益深 益:更加 d.使人索扁鹊 索:寻找9.下列句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立有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司命之所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c.桓候故使人问之 君问其故 d.使人索扁鹊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0.下列对原文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选文出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因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b.扁鹊四次进见蔡桓公,并指出其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但桓候却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讳疾忌医,导致病情越发严重,不可救药,并最终不治而死。c.扁鹊作为一代名医,当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鹊却“望桓候而还走”,说明扁鹊医术高明,在很远就能看出人有没有病,但他却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没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望而“还走”是为了逃避,方法生硬简单。d.扁鹊见蔡桓公说明了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必伤自身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劝告。第卷(100分)四、本大题4小题,共13分。11.听朗读,回答问题。(1)听读一则寓言,然后写出寓意。(2分) (2)另外,你知道有关小鸟与石子的故事吗?请写出一个来。(2分) 12.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音乐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整个夏季,蝉声也没少了中音或低音,依旧是完美无缺的和音。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 a.雨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唐诗。 b.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c.雷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宋词。 d.蛙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情歌。13.根据提示,回答问题。(5分)班级要组织一场“孔乙已悲剧是不是他性格造成的”辩论赛,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下面问题,需要你来解决。(1) 关于孔乙已这个小人物,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你认为孔乙已是怎样的人?(至少两点)孔乙已: (2分)(2) 争论最激烈的是,孔乙已悲剧是不是他性格造成的,一方认为是,另一方认为不是。请你选择一方观点,发表你的辩词。(50字左右) (3分)14.名著填空。(2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15.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1)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5)晏殊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 ,_。16.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句2分)(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六、本大题7小题,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0分)(二)说“勤” 俗语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字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的陈正之,小时反应迟钝,一篇小文章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惟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3分)答: 18.请有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本文作者的论证思路。(4分)答: 。19.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什么结论?(3分)答:(1)方法: (2)结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7分) 想讨一本书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组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小姐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收,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 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做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仰了过来,将支票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书做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20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是以什么为线索贯穿起来的?(4分) 21“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说说理由。试分析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5分) 23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这篇小说主要采用语言对话和行为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b文中的方先生财大气粗,目空一切,认为有钱就能办到任何事情。没有想到因为不读书而连续碰壁。c乞丐的形象表明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文章表明了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e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知道了那个乞丐原来就是书店的经理,使这篇小说的构思显得很巧妙。七、作文(5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中、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了什么?例如生活中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你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可以叙写你个人的经历,抒发你的感想,发表你的见解等;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班别 学号 姓名 茂名市第十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题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合计(一)(二)得分第卷(20分)题序12345678910答案第卷(100分)四、共13分11.(1) (2分)(2)_ (2分)12.( )(2分)13. (1) (2分)(2)_ (50字左右)(3分)14. (2分)五、共10分15. 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1) ,夜泊秦淮近酒家。(2)大漠孤烟直,_。(3)春蚕到死丝方尽,_。(4) ,千里共婵娟。(5)_ _ ,_ _。16.(1) (2分)(2) (2分)六、共27分 (一)传统文化须敬畏17. (3分)18. (4分)19.(1)方法: (2分) (2)结论: (1分)(二)想讨一本书20. (4分)21. (4分)22. (5分)23.( )( )(4分)七、本大题1小题,共50分。26. 不该丢失的 100 200 300 400装订线内请勿作答 500600 700 800 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d 6.b 7.d 8.b 9.d 10.c11.(1)智慧往往胜过力气。(2)精卫填海12.b(上文一直在写蝉,结合文意衔接该选此项)13. (1)孔乙已是一个深受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