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岳麓版.doc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岳麓版.doc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岳麓版.doc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岳麓版.doc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高一历史试卷注: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各题答案均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1.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有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中央集权制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这样写道:“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封建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分封制3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a专制皇权加强 b三省相互牵制c皇帝受到牵制 d实行集体决策4.中国古代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b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6.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8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9.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10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1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影集团隆重推出电影建党伟业。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共成立这段时间的风云人物与历史故事。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正确说法是a.孙中山领导第一次国共合作,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b.李大钊先后领导了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c.陈独秀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12.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13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告别红军帽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14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151949年年初,毛泽东、周恩来在邀请宋庆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中称“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中山先生遗志”是指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国c消除两极分化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6.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a英国首相的产生 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c法国总统的产生 d中国居委会、村委会的产生17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方式是a政协委员投票表决b毛泽东主席批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d中央委员集体表决18.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19. 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丢掉五千年的文化”。这段话主要表明 a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b和平统一祖国的原则c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0.在古罗马法中渗透着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自由等。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证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b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c十二铜表法:“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d民法大全:“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21古代希腊、罗马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文明遗产。近代西方国家在建立资本主义政体的过程中从中主要借鉴的是a民主制度 b机构设置 c精神内涵 d法律条文2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基础是a.立宪制 b.总统制 c.代议制 d.政党制23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讨论过多种政治制度,最后被制宪会议肯定的有a.君主制和内阁b.邦联制和议会制c.共和制和联邦制d.内阁制和两党制24.具有1819世纪“多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25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a内阁 b宰相 c皇帝 d议会26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宪法或文献的内容相近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德国1871年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27.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是a领导巴黎公社运动 b发表共产党宣言c创立了空想社会主义 d创建了“新和谐公社”28十月革命被看作人类历史的新开端,是由于它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 c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29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纪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30“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义和团运动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史学观点的不同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政治运动的影响 d掌握史料的不同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共2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20分)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1) 说一说“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在这一口号的推动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2分)【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 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哪一重大运动?(2分)这一运动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4分)(4)某班同学围绕“社会是否需要口号”展开辩论。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口号,要的是淡定有为;有人说,社会需要口号,要的是激情涌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2(20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表现。(4分)【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向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3分)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3分)【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3)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文件是什么?(2分)简述英国民主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6分)(4)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民主制度发展的认识。(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上。)12345678910bdccbaaabc11121314151617181920dbcbbdcdad21222324252627282930cccbcdbcc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0分,其中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31(20分)(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列强侵华);清政府专制、腐朽;救国救民意识高涨;民族民主意识增强。(4分。每点2分,任意2点得4分。)最大成果:推翻帝制(君主专制、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每点1分,共2分。)(2)运动:五四运动。(2分)宝贵精神财富:爱国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文化启蒙、思想解放(4分。每点2分,任意2点得4分。) (试题上分值有误,请按答案更正。)(3)政治:新中国成立,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架构;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4)(4分)仅作简单判断给1分。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分析,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个以上的论据给23分;例如“口号流传快,有较强的宣传力和号召力,对公众影响大”。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两个以上的论据给34分。例如“口号属于意识的反映,带有主观性;不切实际的口号对公众有负面引导作用;社会发展需要务实、理性”;“口号反映社会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