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义.doc_第1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义.doc_第2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义.doc_第3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义.doc_第4页
专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知识点梳理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二、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金题精讲题一: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该生态系统是开放的C.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 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题二: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 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 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题三: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B. 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 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题四: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分析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_。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_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 。(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课后拓展练习题一四川地震造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C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D部分生物种群的密度会发生变化题二下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 B牧草的根增加C分解者数量增加D牧草枯死量增加题三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级和4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题四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EB种群丙在a、b、d、e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C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题五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B据图2可知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C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25 kgD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相当于图3中的A题六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义参考答案金题精讲题一:答案:D题二:答案:C题三:答案:C题四:答案:(1)N2 0 N5/N2100% 各种生命活动(生长、发育或繁殖)(2)K 0 (3)负反馈调节 (4)1.96课后拓展练习题一答案:C解析: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部分生物死亡和无机环境变化,会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种群密度发生变化。但是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变化,还是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题二答案:B解析:牧草数量增加,地下根系的总量也增加,吸收硝酸盐的量增加,从而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下降。题三答案:A解析:由于消费者的总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的一部分,因此B、C项的说法都不正确。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能量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越长的生态系统中,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就越少。乙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量多于甲生态系统,因此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题四答案:A解析:通过图1可知,E是生产者,A是大气,F、D、B是各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故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植物相当于图1中的E。题五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1数据可知,16 000/1 500 9001%,A项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据能量金字塔(图2)的特点,可知为生产者、为初级消费者、为次级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图3中的A是生产者,D项正确;对于C项,抓住“至少消耗”去解题,当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全部来自于食物链AB猫头鹰,且传递效率为20%时,消耗的A最少,120%20%25(kg)。题六答案:D解析:题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