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31.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的生存空间,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从高到低依次为乔木、灌木、草本,从生态工程角度分析,这体现了什么原理()a物种共生b生态位c食物链 d物种多样性解析:选b。要求深入了解生态工程的四个原理,题干中生态系统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的生存空间,体现的是生态位原理。2.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在改善电力和灌溉条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解析:选b。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经济效益明显,而对水库和下游的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3.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所依据的物种共生原理是食物链原理的基础c森林比农田具有更高的光合生产力可用生态位原理来解释d设计生态工程时还要考虑物种生长、生存或繁殖的适宜环境因子解析:选b。生态工程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共生原理;森林具有分层现象,各种植物分别占有不同生态位,提高了对光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设计生态工程要考虑物种生长、生存或繁殖的适宜环境因子。故a、c、d三项对。b项错,食物链原理是物种共生原理的基础。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设计的依据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b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采用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网)的“相接”法c生物氧化塘是生态工程设计的一个实例d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处理污水解析:选b。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采用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网)的“加环”法;生物氧化塘内的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处理污水的生物循环过程,是生态工程设计的一个实例;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的,藻类产生的o2有利于好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各种菌产生的co2等无机物又能被藻类充分利用。5.江苏研制开发出一种生物浮床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项目通过选择一些水生、湿生植物物种,以浮床为载体,构建具有生物多样化、景观观赏性、经济有效性的复合型生物去污系统,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吸收水中的no、po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a bc d解析:选c。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no、po等,降低了水中的氮、磷含量;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从而净化水体。6.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个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稳定塘一般会出现藻类增多现象,影响出水水质。在稳定塘中种植水葫芦可使藻类密度下降,底栖动物如褶纹冠蚌通过滤食污染物也可以改善水质。请根据下面的净化功能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1)稳定塘内的生物进行着_和_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前两个过程分别由_和_为主进行;后者主要由_进行。(2)稳定塘中藻类增多的原因是_。(3)稳定塘内的水葫芦与藻类的关系是_,褶纹冠蚌与藻类的关系是_。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氧化塘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及原理。该方法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以达到净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然该方法中还包括了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等过程。答案: (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好氧细菌及动植物(或好氧菌、藻类、水葫芦、褶纹冠蚌等)厌氧细菌绿色植物(或藻类、水葫芦等)(2)污水中有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也产生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为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3)竞争捕食1.生态工程中哪一原理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a物种共生原理b生态位原理c食物链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渠道,所以食物链原理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2.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生态位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种共生原理 d食物链原理解析:选a。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体现了生态位原理。3.(2012南京高二检测)生态工程技术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相接”:连接平行的原本不相连接的种类,形成互利共生网络,这样的好处有()提高效益提高了物种多样性促进了物质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能量循环a bc d解析:选b。食物链(网)“相接”这样既可提高效益,又促进了物质的良性循环。4.(2012无锡高二检测)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a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b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d退耕还草,植树造林解析:选a。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5.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 bc d解析:选d。土壤中的这些有机物质作为土壤微生物的营养成分培育了土壤微生物,作为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而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6.在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使松毛虫肆虐一时,这体现了_原理在生态工程中的重要性()a物种共生 b生态位c食物链 d物种多样性解析:选c。由于樟子松林中缺少制约松毛虫的食物链存在,所以才造成松毛虫成灾。7.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解析:选c。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8.(2012盐城高二月考)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某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建议是()a把秸秆作为饲料,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b建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再取出肥田c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 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解析:选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没有体现对秸秆中有机物的利用。9.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延续能力,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解析:选a。物种多样性原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我延续能力,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10.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解析:选c。选项a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选项b对物质循环再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选项c与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利用率矛盾;选项d在物质循环再生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物是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的含义。11.在我国闽东南地区实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解析:选b。能量不能多级循环利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需外部能量投入。12.(2012扬州高二质检)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多选)()a作物“轮种”不仅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解析:选acd。“轮种”体现了物种共生和生态位原理;各种固氮生物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和食物链原理。13.(2012广州高二检测)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的数量,原因是_。(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解析:(1)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中有化学能,水生植物利用的是太阳能。风车草、圆田螺、细菌分别代表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和核酸,核酸中含有p元素。氧化塘后部有机物含量减少,几乎没有,耗氧就减少。(3)稀释就是降低浓度,减少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4)挺水植物遮光。(5)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2)核酸高(多)(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14.如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多级利用,请据图回答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_。(2)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_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4)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他认为级数应该越多越好,您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等知识及识图能力。(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使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分解者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2)菌床和动物排泄物回田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须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农作物利用,其中co2的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食用菌和蚯蚓。(4)由图示可看出,农作物秸秆进行了三级利用,秸秆中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秸秆中的能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利用级数越多越好。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 (2)物质循环再生co2(3)食用菌和蚯蚓(4)不赞成,因为秸秆中所含的能量有限15.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如上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_。仅从质量考虑,若要生产2 kg 鸡肉,最多需要消耗农作物共计_kg。(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根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它的代谢类型为_。(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_。(5)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如图所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增产原因:_ _。解析:本题涉及生态工程的原理、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细胞结构及代谢类型。(1)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鸡是初级消费者,要想使初级消费者消耗最多的生产者,能量的流动效率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