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学案1 人民版必修3(2).doc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学案1 人民版必修3(2).doc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学案1 人民版必修3(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学案1 人民版必修3【知识梳理】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领 域核 心思想学说政治思想“ ”和“ ”思想,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注重复习与反省、实事求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化贡献创办 ;整理文化典籍 (五经)孟子:“亚圣”,政治:提倡 学说(思想核心),提出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荀子:天人关系: “ ”、“制天命而用之”(尊天道、重民本);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主张重礼)。(2)道家:老子(李耳)哲学:“ ”是万物的本源,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政治:主张“顺应自然”、“ 而治”、建立“ ”社会;庄子:“ ”乃世界最高原则、“齐物”、“逍遥”。(3)墨家:墨子:“兼相爱、 ”、“ ”、“尚贤”、“尚同” “节葬”、节俭等;(4)法家:奖励耕战,实施 。韩非: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不法古(“事异则备变”)、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二、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孔子 了儒家学派,孟子 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学法指导】知识方法关键要点方法技巧“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百家争鸣”概括归纳法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孔子“仁”的思想;孟子、荀子的儒学思想联系比较法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道家和法家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历史比较法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概括归纳法【疑难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含义、形成原因、影响。(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形成的社会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建立起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制约,可以畅所欲言。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特别的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3)历史影响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起了影响深远的促进作用。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自我测试】1、春秋时期,提出“仁”与“义”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老子是下列那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主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4、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5、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 ( ) a“天行有常” b“有教无类” c“独尊儒术” d“民贵君轻”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阅 ( )a论语 b庄子 c法经 d道德经7、下列人物,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而事异。”回答下列问题:(1)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上述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 第一课 百家争鸣1-7 b b a b d a c 8、(1)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