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 人民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 人民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 人民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 人民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考查范围:模块一、二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针对“察举不胜其弊”隋朝实施了什么制度()a推恩令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2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下列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a政权更迭 b国际地位的变化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3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台湾当局出现了“台独”的倾向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a bc d4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5傅衣凌在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中这样评价明清商品经济:“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下各项与文中评述相符的是()工商业城镇进一步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大量的农副产品商品化海外贸易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a bc d6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是()品种生产量(单位:千吨)百分比关内东北关内东北煤25 93525 39850.549.5生铁2391 70212.387.7钢材39519793水泥7741 5033466a.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b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c在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东北工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d因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日渐显露7下图ef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8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项目年代 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 学历10.611.712.625.3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9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首先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0.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思想,它们()a通过制定指令性计划发展经济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对干预经济在认识上看法不同d看似互相矛盾但目的一致11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根除了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危险和隐患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21991年12月910日,欧共体的成员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第46次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了很大的进展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欧洲实现了货币一体化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中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戈尔巴乔夫仍然认为,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的革命热情当作经济发展的合力”,“工业化一下子把国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这是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人民网全球工业化模式材料二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总结英美工业化模式与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不同。(6分)(2)材料二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和材料一中的哪种模式类似?材料二图片说明我国工业化建设中的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10分)(3)对比材料二、三,概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4分)14(20分)货币流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281833年英国散商从广州输出白银数量(单位:两)年份182818291830183118321833白银数量3 386 1604 792 3203 372 4802 048 4002 761 2004 735 440对于英国人,对华鸦片输出使他们平衡了50多年以来持续的对华贸易逆差,再也无需运送白银到中国。相反的是鸦片贸易的收入不但扭转了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还有大量盈余可换成白银运出中国。中国经济史研究(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大量从中国输出白银的原因及中国由此采取的措施。(6分)材料二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输出品多为工业成品,如棉织品,1850年输出总值2 800万镑,1870年输出7 100万镑,占英国对外输出品数额的第一位。毛织品的出口也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钢铁和煤的输出额增长更大。在机器制造业方面,英国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它的机器出口额也居世界第一位。1850年,英国输出的机器总值约100万镑,到1870年时增加到530万镑。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19世纪中期所处的世界经济地位,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材料三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81,至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连续五个交易日创下汇改以来新高纪录。不过,美方仍嫌人民币升值太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6日就人民币汇率问题重申,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不了中美贸易逆差和美国国内失业的问题。姜瑜说,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对于两国经贸关系中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加以妥善解决。姜瑜还表示:“我想施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参考消息2010年9月18日(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从中美贸易逆差到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矛盾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6分)45分钟模块滚动测试卷(二)1d解析 本题考查对概念的把握程度。结合材料中的“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说明这种制度是指察举制,这种制度后来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把“察举”之权收归中央,很多人只好去京城参加推选。易错选b项,原因在于阅读材料信息不仔细,看到“唐朝”字样误以为是科举制。2d解析 本题属于最佳型选择题,要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从清朝黄龙旗到中华民国五色旗无法看出国际地位的变化和国家领土的变化;表面上反映了政权更迭,然实质上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性质的变化。3b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材料中“美国进攻黎巴嫩”可以体现;结合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可知符合题意;“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可以体现出;通过台湾当局提出反攻大陆,可知不正确。4b解析 从四个选项看,d项最容易排除,只要具备基本常识就可以断定这一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结盟运动的三个首倡国是南斯拉夫、印度、埃及,而埃及与以色列,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有过多次冲突,可见c项表述也不能成立。a、b两项都是原因,a项从属于b项,也就是说,造成这种威胁的根源还在于美苏两国出于冷战需要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争夺。5a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说法错误,在明清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海外贸易不会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d解析 本题属于表格型材料题,在结合表格信息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1943年”和“实质”。结合时间排除b、c两项,当时东北已经被日本占领;结合实质排除a项。7d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注意ef段对应的时间是1975年以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因此选择d项。8d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隔断了同西方的联系,因此d项不符合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其他选项符合题意和事实。9c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材料中时间“1870年以后”和“仪器和科学家”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强调了科学技术的作用。10d解析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解。a项说的是计划经济;b项是凯恩斯主义;c项错误,自由主义不强调对经济的干预;二者属于不同的经济手段,但都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c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过去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c项符合题意。12c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1991年时的欧洲并未实现军事一体化;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故不正确,因此选c项。13答案 (1)工业化动力:英美:市场方式自发推进,苏联:国家主导开展五年计划。工业化道路:英美: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两次工业革命。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2)苏联工业化模式。1958年“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党和全国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重要表现。(3)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或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或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解析 本题以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中苏美英工业化的发展。第(1)问属于比较题,关键是依据材料找比出较点,结合材料可知二者在工业化动力和道路上不同。第(2)问中第一小问,结合“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与苏联模式一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不难回答;第三小问考查对该运动评价,主要是教训。 第(3)问在理解材料三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比较点。14答案 (1)原因: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措施: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2)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原因:政治上,英国于17世纪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经济上,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倾销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