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2,4,6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2,4,6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3、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b易导致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c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4、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5、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6、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8、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9、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0、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朝设置节度使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b c d1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12、“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礼乐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3、关于明清封建专制集权的表述,正确的是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 钳制社会思想,影响社会发展 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阻碍、压制了社会变革 a b c d14、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15、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属于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d祭祀礼器16、“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无需交纳赋税 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 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17、诗经中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指是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c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d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8、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19、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20、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 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21、在成语“一言九鼎”中的“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2、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齐)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 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 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23、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工艺品最能代表该时期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下面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唐宋一陶器 明清一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一瓷器 c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一造船 d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一丝织品24、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a. 大作坊 b. 规模大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25、(某一都市)“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以前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这个“都市”是指a秦朝成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汴京26、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有种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最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7、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30、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31、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 材料三: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2)分析材料二,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3)材料三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4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共20分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 汉书田千秋传 材料三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材料四: 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2) 材料二中有哪两种不同的意见?(4分)并指出御史大夫桑弘羊的理由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4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2分)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2分)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年级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2,4,6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2,4,6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3、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b易导致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c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4、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5、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6、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8、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9、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0、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朝设置节度使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b c d1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12、“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礼乐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3、关于明清封建专制集权的表述,正确的是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 钳制社会思想,影响社会发展 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阻碍、压制了社会变革 a b c d14、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15、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属于( )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d祭祀礼器16、“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需交纳赋税 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 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17、诗经中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指是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c.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d.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8、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19、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20、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 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21、在成语“一言九鼎”中的“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2、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齐)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 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 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23、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工艺品最能代表该时期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下面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唐宋一陶器 明清一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一瓷器 c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一造船 d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一丝织品24、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 大作坊b. 规模大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25、(某一都市)“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以前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这个“都市”是指a秦朝成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汴京26、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有种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最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7、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28、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其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b.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中国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9、关于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和加强统治实行的经济政策; b在中国古代始终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d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衰落30、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31、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 材料三: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责任与个人幸福
- 谈判心理学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2025标识标牌智能导视系统设计与集成合同范本
- 2025版互联网平台委托管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全新大包工程合同含绿色施工技术创新条款下载
- 2025年度创业团队合伙人竞业禁止合同范本
- 2025版办公楼墙面翻新美化与节能改造合同
- 2025年材料合同终止与供应链优化协议
- 2025年度智能环保节能建筑项目施工工程合同台账模板
- 2025版乳胶漆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协议书
- 房东租房合同免责协议书
- T/CECS 10400-2024固废基胶凝材料
- 劳动纪律管理培训
- 《文字之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精酿啤酒介绍
- 2023年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课件 第12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电竞青训合同协议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蔬菜配送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