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期末文言文练习(一)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二)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方驾,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注:驽骥:劣马和良马。 刍:喂马的草。 引:拉。 夷路:平坦的道路。 辽乎:远远地。 骐骥与驽骀别矣:良马与劣马就区别开了。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2)执策而临之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韩愈用“千里马”比喻,用“食马者”比喻 ,表达 的思想感情。(32分)4怎样才能让“食马者”“知马”?请把文段(二)中王安石讲的办法,用简洁的语言告诉“食马者”。(2分) 二、甲马说略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虽有千里之能(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2.翻译下列句子。(3分)(1)策之不以其道。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4.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 5.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 融然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适:满足。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有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亦雅咏不辍 素琴一张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乙)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n)帛,谓之帛书。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肤、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而文籍资,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锓梓(qnz)之法,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注释: 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 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 资凭借,用。 写本手抄的书本。 判指兼职。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九经儒家经典。 锓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 印造印刷制作。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c.从民欲也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1)瞬息可就就: (2)谓之竹简.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纸帖之 (2)天下书籍遂广 4.选文(甲)中的“活板”有(1) 、制版活、(2) 、拆版活等优点。选文(乙)进一步阐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书写在竹或缣帛上,但“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文章典籍可以用纸书写后装订成卷轴,但“(3) ”;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天下书籍遂广,但“(4)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1填空。(4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编选的笔记小说_。甲文段以“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会宾客大宴 会:_ 罔不因势象形 罔: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4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 六、【甲】口技 清 林嗣环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鹘(g):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媪(o):老妇人。阕:止息,终了。款扉:款,敲;扉,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13【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八下期末文言文练习(一)参考答案一、1(1)等同,一样(1分) (2)面对(到跟前)(1分)(共2分)2(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2)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3人才 不了解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批判统治者埋没人才)(一空1分,共3分)4让良马和劣马拉同样重的车,跑同样的路。 (意思对即可,2分)二、1.(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都2.(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 (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3.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4.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5.: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1灵验,使乱,停止,不加装饰的 2d 3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四、1.c(2分)2. 1)完成 (1分)(2)称为(叫,叫做)(1分)3.(1)用纸条给它做标记。 (2分)(2)天下的书籍(于是)就多了起来。(2分)4.(1)字印活(字活,字模活)(1分)(2)印刷活(备版活、字印数目活)(1分)(3)学者艰于传录(1分)(4)人皆惮其工费 (板木工匠,所费甚多;功力不及,数载难成)(1分)五、1张潮 虞初新志善奇巧 2(适逢,正赶上 无,没有)3(1)全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